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新时代的舆论场域、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新闻生产传播模式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培养新型传媒人才。随着“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发布,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愈加明晰。勾勒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重塑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建构新闻传播教育实施的新途径,是实现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三个必要环节,也是推进传播人才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

  • 标签: 新闻传播教育 发展方向 培养目标 实施途径
  • 简介:新闻评论中,转折连词的使用在保证文本意义通达、逻辑缜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借鉴语言学中有关转折连词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转折连词在新闻评论中的表达特征,以加深对转折连词对评论文本作用与意义的理解。

  • 标签: 新闻评论 转折连词 表达特征
  • 简介:目前我国对区块链技术的研讨方兴未艾,借助其技术优势以及新闻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区块链新闻平台应运而生。区块链新闻平台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理念,是分布式网络架构、去中心化数据库、网络中立性理念共同发展的产物。在区块链新闻平台上新闻真实性审查成为众包项目,媒体或作者获取资本、结算稿酬、取得知识产权更易操作,新闻品牌、原创自媒体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但也促使新闻生产再次走向内聚。从全球区块链新闻平台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区块链底层技术在新闻平台的应用尚不成熟,在新闻生产各面向暴露出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此,我国法律需从平台代币和网络运营者两方面对平台进行监管,同时鼓励平台自治,指引其在法治框架下合规发展。

  • 标签: 新闻生产 区块链新闻平台 去中心化 法律规制
  • 简介:作为新锐融媒体客户端,封面新闻1.0版本自2016年5月4日面世以来,始终以技术驱动转型,以产品快速迭代助推用户体验升级,全方位架构人工智能泛内容生态平台,通过对自媒体直播功能、小封机器人、视听读聊全场景应用、用户积分体系的全方位重构,完成了从“1.0版本”到“4.0版本”的进阶之路,打造了“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实现了视、听、读、聊的全场景沉浸式互动模式,在媒体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标签: 人工智能 自媒体 新闻 封面 智库 智慧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

  • 标签: 新闻史研究 政治无意识 文化去殖民化
  • 简介: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变革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生态,为了应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和媒体的转型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新闻专业开始重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相对于新闻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四大关键问题,探讨在新传播环境下国内高校完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

  • 标签: 新传播环境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新闻教育
  • 简介:在高风险的时代大观中,无人机航拍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影像处理等程序,正在新闻传播领域勾勒出一个'无人机新闻'的新景观,为管控突发性公共灾难风险事件提供了新面向的决策机制。在'上帝之眼'的观视视阈下,无人机新闻的信息采集能够在'灾难监狱'外实现对灾难现场的'全景观视',从而开启了人类有限神经系统的感官想象。在数字化的采编实践中,无人机新闻以海量的时空数据信息为叙事素材,以多模态的影像处理程序为技术先决,以文字和图像信息为意义的符号显现,在机械装置的视觉怡情中完成对风险信息的传播与建构。综而观之,无人机新闻的制空优势包蕴了其'超越性'特质,具体体现在其对传统观视形式的颠覆、对传统新闻模式的弥合、对传统数据空间的重置。然而,置身于由技术革新与融合带来的狂欢浪潮与欣喜盛宴之余,技术时代的人却愈来愈沉溺于异化、遮蔽、假象与迷失的困境当中,重新审视人类生存世界的技术命题依然是不容忽视的相面。

  • 标签: 上帝之眼 无人机航拍 无人机新闻 突发性公共灾难 风险传播
  • 简介: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外部历史条件变化给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将新闻传播学放置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中加以考察,分析主流知识界现代化方案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表现,可以发现,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转型,特别是中国发展模式合法性的显著提升和西方社会政治境遇的转变,中国知识界从外部理想政治蓝图出发的转型方案遇到了明显困境。面对新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一轮调整,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面临着价值定位和理论框架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新闻传播学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后金融危机时代
  • 简介: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极为关注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宣传、舆论、网络工作的讲话,论证了党的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要点即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一个落脚点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两个要点,是习近平1989年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他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总结。他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曾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连续发表232篇时事小言论,这些言论体现了他'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的诉求。根据习近平的一系列论述,只要媒体人坚持经常身处基层和社区,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就能发现问题,就能做到报道的主题既坚持党性,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标签: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坚持党性原则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事业紧跟时代,始终发挥着双重职能:一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宣传、阐释党的大政方针,二是坚持人民立场,反映普通百姓的心声。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形态完成从'文革'话语向改革开放共识的转换,一些西方新闻传播理念引进中国,新闻形态走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新闻受众调查的量化方法重新定义了政治性的群众、人民概念;20世纪90年代新闻领域开始市场化改革,小报化、都市报兴起,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新闻行业的新规范,新闻媒体也承担着社会公共讨论的职能;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挑战,新闻生产模式面临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在这种资本逻辑主导的传媒业变革与秩序重构中,新闻专业主义被边缘化,需要重建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社会有机性,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新闻改革 公共领域 专业主义 社会有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