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作为新兴社交媒体,它的信息传播与流动机制迥异于传统媒体,对于拓展网络社会关系大有探索意义。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动和分享成为新的传播文化,人们通过社交媒体来创造共享资源和扩大公共参与,松散的网络社区和"陌生人社交"的建立,扩大了社会交往,也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基于此判断,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该问题:微信中的信息传播特征与病毒式扩散路径;社交网络的无尺度性特征与蒲公英式传播;微信点赞的社交互动与"圈子"文化;以及微信红包中的馈赠经济与共享文化。其分析旨在说明,社交媒体的崛起、人际传播的复兴,都是源于并最终着眼于社会关系的重建和再生产。未来社交媒体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 标签: 微信 信息流动 社会关系 弱连带 强社交
  • 简介:为了解天津和重庆居民健康信息素养(HIL)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为开展信息行为干预提供健康传播的参考依据。本文采取滚雪球抽样调查法,问卷内容设计系依据五项HIL指标。调研结果,天津居民之HIL水平高于重庆居民,两直辖市居民在医药安全图文(警示)信息认知方面明显偏低;在媒介接触倾向方面,两直辖市居民皆以电视为主要的健康信息来源渠道,透过电脑和手机上网查询健康信息的行为俨然已成为一股新兴的趋势。

  • 标签: 健康信息素养 健康传播 媒介接触 媒介素养 社会健康信息
  • 简介:虚假信息的传播广度、深度以及影响力在微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指数级放大。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明确这类伪健康信息传播的主要语义障碍现象特点,增强受众对于真假健康信息的语义障碍辨识能力,提高媒介素养水平,以净化微信朋友圈的伪健康信息传播,促进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 标签: 微信 伪健康信息 语义障碍
  • 简介:8月1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提供者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在注册APP时,须提供真实个人资料,包括经过通信运营商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或银行卡等信息。网名是否实名,由用户自己决定。

  • 标签: 信息服务管理 移动互联网 注册用户 应用程序 信息认证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