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理养生是指人们要学会从精神上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状态,以保障自身机体功能正常发挥,进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目的。心理养生是21世纪人类健康重要主题,也是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不断深化,心理养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那么,现代人应如何做好心理养生呢?

  • 标签: 心理养生 现代人 人类健康 构建和谐社会 机体功能 21世纪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日益完善,人们越来越感到强化管理重要,尤其是内部控制概念已引起了金融界极大关注。但是,内审或稽核人员在检查监督过程,时常发现被审单位管理层对内控制度认识还处于概念阶段,不大了解内控与管理,内控与审计之间关系,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加以研究,探讨。

  • 标签: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
  • 简介:一、人保经营现状及相关营销制度自恢复国内保险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长期被抑制保险需求得到释放。十多年来,人保保险业务长期以高于40%平均递增速度迅猛发展,但利润增长缓慢,在强调要“有效益速度”前提下,1993年保险业务总收入达到498.3亿元,增长35.8%,然而利润仅为27亿元,增长18.4%,两者相差17个百分点,效益滞后现象仍未彻底得到改观。速度和效益增长相差悬殊问题,犹如一个斯芬克司之谜,摆在每个人保同仁面前。造成这一问题原因有多种,但传统营销制度是制约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深层原因之

  • 标签: 保险营销 保险需求 保险代理人 国内保险 业务总收入 市场细分
  • 简介:保险史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薄弱环节,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重在对历史脉络梳理和史实澄清与介绍。本文从近、现代社会各界对保险业认识这一角度人手,指出正是有识之士对于保险认识逐步深入和不遗余力倡导,才最终促进了民族保险业在20世纪30年代大发展。

  • 标签: 民族保险业 国人 经济史研究 研究成果 现代社会 30年代
  • 简介:"新国十条"明确,要大力发展再保险市场。上海自贸区成立也为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提供了契机。纵观国际著名再保险中心如新加坡、百慕大等,自保公司都是再保险市场重要主体之一。因此,积极培育并发展自保市场是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必不可少一部分。

  • 标签: 再保险市场 再保险人 可行性分析 承保能力 风险管理 保险市场主体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政策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博弈模型,将保险赔付、政府监管、购险补助和灾后救助纳入模型讨论范围,在法律规范和连续经营约束下形成了多跟随者stackelberg博弈问题。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交替决策迭代算法为基础,结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市场模拟与分析求解。结果显示:在当前条件下,由于有效风险分散体系缺失导致了农业巨灾保险供需错位;购险补贴、巨灾救助和保险监管存在相互制肘和政策套利可能。适度降低购险补贴比例,提高灾后救助标准,加强监管力度能够更好地促使农业巨灾保险对现有保险体系形成良好补充。

  • 标签: 农业巨灾保险 STACKELBERG博弈 均衡性分析
  • 简介:提高党执政能力,重点在于提高政府执行力。提高执行力有三个核心环节:行政理念、行政定位和行政方式,而关键是要改变公共服务行政思维与行政化运作方式。

  • 标签: 执政能力 公共服务 行政性思维 运作方式 中国
  • 简介: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开创了保险业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全局战略机遇,翻开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新篇章。

  • 标签: 现代保险 服务业 天地 经济社会 整体布局 社会工作
  • 简介:按照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于2008年联合发布《金融产品和服务零售领域客户适当》所给出定义,所谓“适当”,即金融机构所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与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目标、风险承受水平、财务需求、知识和经验之间契合程度。就保险领域而言,“适当准则”即法律制度应当确保消费者通过参保或购买保险得到与自身最具有适合度保险产品或服务。

  • 标签: 适当性 保险法 国际清算银行 金融产品 财务状况 2008年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态势。保险公司治理从无到有,不断健全完善,逐渐成为保险监管核心。新形势下,保险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保险公司治理机制为目标,开创保险公司治理监管新局面。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公司治理机制 现代保险 治理监管 改革开放 保险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