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168841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计算了衡量银行业竞争程度的赫芬达尔指数,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10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2004—2012年银行竞争程度对城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银行竞争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银行竞争的加剧能够提升东部与中部地区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西部与东北地区银行竞争的加剧并未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影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银行竞争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银行竞争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就不同城市级别而言,省级城市银行竞争的加剧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没有明显作用,而普通地级市银行竞争的加剧能够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标签: 银行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等级 区域差异
  • 简介:为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通过构建升级面板模型,分别进行静态面板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主要有:区域经济差距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当期经济差距会受到其滞后期经济差距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区域经济差距 泰尔指数 系统GMM模型
  • 简介:新时代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域际实现更加充分平衡的高质量发展,极其需要遵循重塑经济地理规律,建立以点线面角综合支撑多极点多轴线多层面多视角的互融性、复合性、特色性、立体性多维度配置生产力新形态,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操作新模式,精准确立在国家与世界重塑经济地理新版图中拥有强大的比较优势位置。

  • 标签: 新时代 大国区域经济 空间新格局 多维度 配置生产力
  • 简介:近年来,为发展生态经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竞相建设生态经济区。科学评价生态经济区的政策效果,对政策本身的完善及检验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2004-2015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与倾向值匹配法(DID-PSM),研究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成立引致的农业经济效应。研究表明:政策促进生态经济区内人均农业产出效率提升了6.2%,政策促进效应呈现地域异质性与时间动态增长性,政策通过提升产出效率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政策提升效应在DID-PSM核匹配下依然显著。

  • 标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DID-PSM 农业产出效率
  • 简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视角,选取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尝试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予以识别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在事先选取的16个解释变量中,服务效率、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投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5个解释变量是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此外,专业化程度、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等3个解释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同时,证实了BMA方法在处理模型不确定性问题上优于单一模型。最后,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模型不确定性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 简介:2018年2月6日财建[2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加强中央财政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政策效益.

  • 标签: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暂行办法 绩效目标管理 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部 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