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01--2010年配股和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发布OP报告(即在首次盈余预测时发布乐观报告而在末次盈余预测时发布悲观报告)的存在性及其动机。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的这种“先扬后”的现象仅存在于国有企业样本中;而且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证券分析师出具OP报告的动机是获取私有信息,进而提高预测准确性。并且,当上市公司私有信息价值较高时,证券分析师更倾向于发布OP报告以取悦管理层来获取私有信息。此外,对国有企业发布OP报告的证券分析师进入“新财富最佳证券分析师”榜单的概率较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证券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并且有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监管机构出台有效的信息披露监管和约束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 私有信息 OP报告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05—2010年在主板IPO的所有公司和2005年、2006年在中小板IPO的公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考察我国IPO询价制度下机构投资者报价策略。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在IPO询价过程中倾向于在初步询价阶段压低报价,而在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价格区间上限报价,而机构投资者执行这种报价策略的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IPO询价机制不能有效激励机构投资者在询价过程中尽可能披露其私人信息。

  • 标签: IPO配售制度 询价机制 机构投资者 报价策略
  • 简介:Jensen与Meckling(1976)认为,代理成本是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投资者对公司代理成本的预期也会体现在IPO定价过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公司IPO价。本文以我国2002-2003年的133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IPO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结构特征以及关联交易性质对IPO价有显著的影响,而董事会独立性对IPO的价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结果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显著地降低IPO价,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 标签: 公司治理 IPO抑价
  • 简介:理论养是一个党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只有理论上的成熟和坚定,才有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一个党是如此,一个干部也是如此,审计工作虽然需要实际工作能力,但如果没有理论作后盾,没有理论支撑实际工作,就不能把握全局,就不能高层建瓴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提高审计干部的理论素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 标签: 审计干部 理论素养 素质 审计事业
  • 简介:基于区域金融密度的视角研究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IPO价的影响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不对称假说,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金融密度越高,上市公司IPO价越低。选取2006—2016年我国A股市场820家IPO企业作为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经实证分析发现地理位置与上市公司IPO价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高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IPO价率要显著低于低金融密度地区上市企业的IPO价率。

  • 标签: 地理位置 IPO抑价 区域金融密度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情绪 融资
  • 简介:现有关于创业投资对企业IPO价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监督理论和逐名理论两个学派,而考虑到创业投资机构特征的研究鲜有出现。选取2006-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463家IPO价企业为研究对象,考虑创投机构的参与、设立年限、背景等机构特征,考察创业投资对企业IPO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投资的参与与企业IPO价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相较于年轻创投机构,我国成熟创投机构支持企业的IPO价水平显著更高;外资背景的创投机构所支持企业的IPO价水平最低,民营背景的创投机构次之,政府背景的创投机构最高。

  • 标签: 创业投资 机构特征 IPO抑价 监督理论 逐名理论
  • 简介:君(1897-1991),女,上海人,知名会计学者,中国最早留学海外学习会计学的女性之一,第一位会计学女教授。历任暨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兼代理院长,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1980年10月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 标签: 会计学 女教授 中国 校务委员会 专科学校 海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