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简介:新的《增值条例》规定,实行以票抵扣进项税额。这是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增值计算征收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愉行为的发生.也可以简化税款的征收.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科学化管理的不断提高,实行以票抵扣进项税额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但由于经济成份的复杂性及管理的不配套、管理办法的不完善,从新税制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增值实行以票抵扣进项税额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拟就在税收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

  • 标签: 抵扣 进项税额 增值税 实行 税收 经济成份
  • 简介:本文对《增值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异议,并进行了详细的举例说明。

  • 标签: 进项税额 免税项目 非应税项目
  • 简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欠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112号)规定,现将增值进项留抵税额抵减欠税的有关处理事项明确如下:

  • 标签: 税额 抵税 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 欠税 事项
  • 简介:目前有很多一般纳税人在从事增值应税项目的同时,还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应税劳务。对于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应税劳务的一般纳税人,如果存在无法准确划分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那么就应当提前进行纳税筹划,力求少转出有关进项税额、多抵扣有关进项税额

  • 标签: 进项税额 抵扣 兼营免税项目 一般纳税人 申报 应税劳务
  • 简介:根据《企业增值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应将以下行为视同销售: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②销售代销货物;③非同一县(市)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④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⑦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等。

  • 标签: 视同销售行为 进项税额转出 货物交付 增值税暂行条例 委托加工 代销货物
  • 简介:全面“营改增”后,不动产首次被纳入增值抵扣范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对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的政策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的具体内容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本文结合案例对实务中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的纳税申报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实务界参考。

  • 标签: 不动产 进项税额 分期抵扣 纳税申报
  • 简介: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增值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增值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时间,即: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包括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必须在货物验收入库以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对货物尚未到达企业或尚未入库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 标签: 当期进项税额 抵扣 购进货物 企业 应税劳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简介:增值是我国三大流转之一,它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由于流转具有覆盖面广、税源大和组织收入及时、可靠等特点,

  • 标签: 增值税 流转税 中国 税种 税收监管体制 税款抵扣制
  • 简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据统计,从1994年开征增值至1997年,工商税收合计完成23979亿元。其中,增值为11359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的47.8%。从1998年看,全国工商税收完成8552亿元,其中增值、消费“两”收入完成4556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入的53.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今年税收计划为9460亿元:其中增值、消费税收入为4828亿元,任务十分艰巨。因为近年来,在工商税收连续超额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增值收入占工商税收比重却逐年下降,从1994年的58.8%,降至1998年55.3%。这种状况莫不与我国未建立规范的增值检查制度有

  • 标签: 增值税 税务检查 小规模纳税人 当期进项税额 工商税收 增值税纳税人
  • 简介:在我国各税种收入中。增值占据半壁江山,增值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增值转型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预计将因此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以下两文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增值转型可能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增值税转型 国务院常务会议 增值税改革 财政收入 转型改革 税制改革
  • 简介:企业出于技术、核算成本、出口返内销等因素考虑,没有分别核算生产内销货物和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外购料件成本;或者故意混淆内外销货物生产成本来骗取出口退税,造成"免抵退"办法对出口企业多征税或少退税。本文在对"免抵退"办法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多征税或少退税的情形,并提出筹划方案。

  • 标签: “免抵退” 增值税 纳税筹划
  • 简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 标签: 增值税 EXCEL 自动计算 进出口货物 国家税务总局 自产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