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关键在于提供准确、完善的产品成本资料,环境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反倾销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界定环境成本的内容,提出应诉反倾销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 标签: 反倾销 环境成本 产品生命周期 作业成本法
  • 简介:自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起,以中国为目标的应急性贸易保护措施快速增长,其中反倾销措施比保障措施等其他贸易救济手段更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终裁措施平均每年6.3起。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增到每年30.3起。世贸组织(WTO)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WTO于1995年成立以来,中国连续11年登上反倾销名单榜首。2005年中国总计遭遇40次额外反倾销,居WTO各成员之最。而跨国公司的反倾销策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反倾销策略 跨国公司 世贸组织 WTO 贸易保护措施 反倾销调查
  • 简介:据统计,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糖精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案起至今,国外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案件达500多起。即使入世后的第一年2002年也高达47起,我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反倾销时我国的外贸出口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想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只有积极进行反倾销应诉。而根据世界各国的

  • 标签: 会计准则 中国 美国 反倾销案件 反倾销法 欧盟
  • 简介:2006年3月23日,在认定中国产皮鞋以不合法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后。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围产皮鞋加征进口关税,4月7日起,欧盟开始对中国产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在6个月内,对中国产皮鞋的反倾销税将从4.8%逐渐过渡到19.4%。

  • 标签: 反倾销税 中国对外贸易 欧盟委员会 市场销售 进口关税 皮鞋
  • 简介:基于2012年中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中国反倾销对受保护企业绩效的影响。结论显示,中国反倾销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盈利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通过提升企业工业销售产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亦可提高盈利绩效。对此,构建了我国企业对外反倾销战略的总体框架,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申诉战略设计、决策和执行提供智力支持。

  • 标签: 对外反倾销 企业绩效 倾向评分匹配法
  • 简介: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中倾销反倾销问题已经对一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WTO15个成员累计提起了96起反倾销调查案,比2003年上半年减少10起;12个成员累计实施了53个最终反倾销措施,比去年同期减少5个,其中发达国家占了24个。

  • 标签: 反倾销问题 会计预警系统 反倾销措施 国际贸易 发达国家 全球化
  • 简介: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非市场经济'歧视的背景下,我国频遭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反倾销会计普及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贸易环境及反倾销会计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述,概括反倾销会计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以助其更好的发展。

  • 标签: 会计 反倾销 贸易保护 反倾销会计 对策
  • 简介:本文在界定应对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对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与分析了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举证能力,旨在增强我国出口企业会计举证能力、提高反倾销应对水平。

  • 标签: 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 简介:反倾销应诉会计是指应用WTO有关规则,以防范、应对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反倾销指控为己任,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利益的一种新型会计。随着我国的入世,在出口企业中设立反倾销应诉会计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第一,国外对华反倾销日益频繁自1979年5月欧共体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诉讼以来,迄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发动了400多起反倾销调查,涉及到4000多种商品,导致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引起了几十万与此出口产品相关联的人员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一些商品的出口市场被迫萎缩,有的甚至完全丧失。

  • 标签: 出口企业 反倾销应诉会计 中国 效益原则 WTO 会计资料
  • 简介:无论采用何种审计方法,其核心问题都是为了收集占有翔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即材料。事实上,专项审计调查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材料、收集材料和使用材料的过程。本文主要是根据现有审计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工作经验,按照专项审计调查收集证据材料的工作流程,对调查过程中如何选材、取材和用材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专项审计调查 证据材料 审计方法 审计证据 审计理论 工作经验
  • 简介:确定审前调查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做好审前调查的依据应该是该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方案,审前调查应围绕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进行,结合审计工作方案中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确定审前调查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全面详细了解涉及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其中包括:1.收集、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与被审计单位宏观经济环境有关的文件资料。2.对曾经审计过的单位,应当注意查阅过去审计的情况,利用原有的审计档案资料,了解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前年度审计意见、决定及其落实情况及其他重要事项。3.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与审前调查有关的各种资料,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类型;成立的时间、背景,发展历程和现有生产规模或收支规模;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职责范围或者业务经营范围;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的纸质和电子会计资料;财务会计机构及其

  • 标签: 审计工作 审计方法 被审计单位 审计程序 会计报表
  • 简介:审计调查的技术方法(续)臧南宁(执笔)潘博三、实施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既是一种审计形式,又是一种调查行为。因此审计调查的技术方法可以分为调查技术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两大类。(一)调查技术方法1.普遍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c即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进行普遍的调查...

  • 标签: 审计调查 技术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人员 调查提纲 调查访问
  • 简介: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对与国家财政收支相关事项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开展的专项调查活动。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了解有关地区、部门、单位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情况,

  • 标签: 专项审计调查 人民政府 财政收支 审计机关 调查活动 财经法规
  • 简介:审前调查十分重要。制定一个好的审计方案,是搞好项目审计的基础,而搞好审前调查,又是制定好审计方案的基础。国际上先进国家审计的经验,审前调查所花时间占到全部审计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做好审前调查。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审前调查 审计方案 审计时间 项目审计 国家审计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