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创伤,危机过后留给人们是更多的思考,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会计因其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理及传导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启示。

  • 标签: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形成机理 传导机制
  • 简介:2008年全球金融体系经历狂风骤雨危机,对这场金融风暴前因后果的讨论持续数年,公允价值会计处于风暴中心被认为放大了损益表的盈余波动并具有顺周期效应。本文通过从实际银行样本中抽取的“四大国行”2008-2010年度损益表,比较公允价值会计在正常和极端二种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周期中对银行损益表的影响,甄别产生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方式,便于准确评估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损益造成的影响,为银行监督者和高管层提供科学量化的见解。研究结果揭示:损益表的波动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反映经济体自身波动,不一定具有顺周期性,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必然导致顺周期效应。

  • 标签: 公允价值会计 顺周期效应 损益表波动性
  • 简介: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国家审计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职业化的角度考证近代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人员准入、职务职称评定、独立性保障、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后续职业教育等方面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发现近代审计机关业存在的专业人员比例偏低、裙带关系明显、人员流动频繁等制约审计职业化发展的问题,这对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国家审计 职业化 审计人员 民国 职称制度 审计法
  • 简介:考课制度是我国古代对政府官员实施经济监督的基本制度,其发展横跨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考课制度与我国国家审计中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官员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从古代考课制度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演化过程,既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对官员监督手段的相似性,也反映了其根本政治诉求的强烈反差。考课制度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先行形态和历史基因。

  • 标签: 考课制度 官员考核 经济责任审计 国家审计 上计制度 经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