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兜底线”。几年来,我市财政部门密切配合民政部门,坚持完善保障政策,规范运作程序,强化资金监管,2003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38亿元,有力地确保了17.3万名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更好地发挥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市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创新 社会保障制度 2003年 民政部门 财政部门
  • 简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提出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谐 行业
  • 简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现行的管理原则是“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管”。从体制上讲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种科学严密的作法。但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与漏洞,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的计量统计和落实出资人权利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标签: 国有资产 统计 出资人 权利 管理
  • 简介:赤峰制药厂建于1940年,是一个以生产抗生素原料药、制剂产品为主的综合医药化工企业。近几年来,在全厂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在国家、自治区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1989年晋升为自治区级企业;1990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评价中心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数字中,赤峰制药厂占全

  • 标签: 技术进步 赤峰制药厂 研究开发 经营管理
  • 简介:一、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经历深刻变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对我国企业来说还是第一次。在危机面前,首先需要我们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和思考,要深刻认识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深刻认识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企业管理 技术进步工作 经营发展 内外部环境 企业发展
  • 简介: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

  • 标签: 技术进步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
  • 简介:从2010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所有的基金公司摈弃PDF作为信息披露的格式,而统一采用XBRL作为唯一的披露语言。这种信息披露方式的技术进步对开放式基金经理人的风险承担究竟有何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国开放式基金的数据,考察XBRL的强制采用对基金经理人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XBRL之后,在以规避失业风险为主导的熊市中,与绩效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人相比,排名靠后的基金经理人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反之,在以薪酬激励为主导的牛市中,与绩效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人相比,排名靠后的基金经理人更倾向于追求风险。本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是,信息披露的技术进步有助于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 标签: XBRL 基金经理人 风险承担
  • 简介:我们敬爱的邓小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局.为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同志的“稳定”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实现长治久安,面向未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沉痛悼念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打开《邓小平文选》,小平同志关于稳定的种种论述强烈地震撼着我们,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小平同志心系祖国、心系中国人民的伟岸人格魅力,深刻地体会到小平同志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在这一片深情厚意之中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回顾

  • 标签: 邓小平同志 稳定思想 思想研究 发展与进步 中国社会 社会主义经济
  • 简介:基于中国17个重要产粮省份1992—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影响粮食产量;技术进步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最明显也最有潜力;受灾面积明显不利于粮食生产;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这一作用相对较弱。在小麦和水稻的对比研究中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但这两个主粮品种的回归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小麦产量对土地面积、化肥使用、气象灾害、财政支农支出更敏感,而水稻产量对劳动力投入更敏感。

  • 标签: 粮食产量 劳动力转移 技术进步 耕地保护 财政支农政策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