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铜仁市2015年6-8月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统计分析雷电活动情况和回波强度、顶高、速度场关系,得出适用于铜仁市的雷电预警阀值40dBz回波强度在7km以上回波顶高;闪电发生后回波顶高极速增加,大都超过8km;一般从对流开始出现到发生闪电,间隔30min左右,可作为闪电预警时间,与40dBz回波>7km高度时间一致;雷电集中区中心在风暴中心附近,二者移动方向基本一致,移速接近,采用风暴识别追踪技术可得到风暴移向移速及生消,得到匹配的雷电集中区移向和移速,提高预报水平。

  • 标签: 雷达回波 回波顶高 风暴识别追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使用状况及知晓度,推进数字化医疗健康的进程。方法2021年4月至7月,选择贵州9个地州市88个县市区的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士(当日在科)各1~2名作为现场调查访谈对象,现场填写调查问卷表格(2020年全年数据),由专人整理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297名,均为实名填报,其中医生152名,护士145名;24家三甲医院,122家二级以上医院;146家医院均已实施数字化信息管理。被调查者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知晓度整体较低,其中对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知晓度最高(86.5%),其次为检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41.4%)和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40.7%),对医院经营管理系统(HERP)的知晓度最低(7.7%)。2020年146家医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的总次数为25 428次,各家医院平均远程会诊的中位数为24.5(88.0,240.0)次。2018至2020年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总数分别为50 473例、57 565例和57 907例,其中>65岁患者数分别占37.47%、41.26%和43.31%(均P>0.05)。2020年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总数量共4 242例次,中位数为257.50(96.50,958.25)例次。仅12.12%的科室有独立重症监测系统,8.75%科室的重症监测系统能自动抓取数据形成表格。96.30%的医护人员通过互联网平台参加过系统和专业的"三基"培训,每年在省内或地州开会学习及培训的次数较多,分别为282次和357次。90%以上的科室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上级医院发起过远程会诊,并安排转诊,或接收由上级医院治疗好转的患者。科室外出会诊的医院级别以下级医院较多(69.02%)。2020年14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外出会诊的总次数为2 959次,中位数为296(185,473)次。54.79%的科室有固定服务的村庄,28.08%的科室有固定服务的人数或户数。中位出诊最远距离为52.5(30.0,80.0)km,中位出诊平均距离为30.0(20.0,50.0)km。54.88%的医护人员认为出诊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精力不足及服务群体或地区过大。90%以上的医护人员参加过云学习、云培训,大部分人认为云学习、云培训对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机构服务效率的提升幅度较大(分别为71.04%和67.01%),同时医护人员认为"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从各方面给医疗机构带来了优势,但也存在村医对互联网医疗设备使用率低、农户对远程医疗和流动医院接受程度低等问题。结论贵州基层公立医院均已实施数字化信息管理,被调查医护人员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知晓度整体较低,医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状况参差不齐;医护人员使用云学习、云培训等人工智能设备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基层医院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完善中。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临床学科中使用远程会诊信息系统最多和最好的科室,能完成双向转诊工作,近3年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 标签: 数字化医院 数字化信息管理 重症医学 数字远程医疗技术 知晓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不同等级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为本省重症医学质量改进及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表格填报和(或)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取贵州各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资源状况,填报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现场调查(部分医院)于2018年3月进行。2018年贵州医院数据从贵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获取,该数据于2019年11月28日在线发布。对纳入的信息按ICU建设状况、主要设备配置状况和技能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39家三级医院和77家二级医院,分别占该等级公立医院数的76.5%(39/51)和50.0%(77/154);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分别占该等级综合医院的86.8%(33/38)和50.4%(69/137)。在ICU建设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ICU成立更早〔年:2011(2008,2012)比2013(2011,2015),P<0.01〕,拥有的ICU床位数、医生和护士人数更多〔张:15(11,20)比8(6,10),名:9(8,11)比6(5,7),名:25(20,41)比15(12,19),均P<0.01〕,但ICU医生/床位比、ICU护士/床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ICU设备配置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有更多的呼吸机和更高的呼吸机/床位比、更多的输液泵及更高的输液泵/床位比、更多的监护仪、胃肠营养泵和单人间,有负压病房的比例更高〔呼吸机(台):14(10,18)比6(4,8),呼吸机/床位比:1.0(0.7,1.1)比0.8(0.6,1.0),输液泵(台):10(6,20)比5(3,8),输液泵/床位比:0.8(0.0,1.0)比0.0(0.0,0.4),监护仪(台):18(13,24)比9(6,12),胃肠营养泵(台):2(1,5)比1(0,3),单人间病房(间):2(1,3)比1(0,3),负压病房:53.8%(21/39)比31.5%(23/73),均P<0.05〕;此外,配备便携式呼吸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B超机、支气管镜、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设备、脑电图双频指数(BIS)监测仪、床旁胃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仪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6.7%(26/30)比59.6%(28/47),43.3%(13/30)比1.5%(1/66),14.3%(4/28)比0%(0/65),10.7%(3/28)比0%(0/65),62.5%(20/32)比37.3%(25/67),97.1%(33/34)比63.6%(42/66),60.6%(20/33)比28.4%(19/67),17.2%(5/29)比0%(0/65),27.6%(8/29)比1.5%(1/65),77.4%(24/31)比52.3%(34/65),均P<0.05〕。在能开展的技能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开展颅内压监测、腹内压监测、超声诊断、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和血液净化的比例更高〔31.6%(12/38)比14.7%(11/75),75.7%(28/37)比38.6%(27/70),61.5%(24/39)比24.3%(18/74),89.7%(35/39)比45.9%(34/74),92.3%(36/39)比48.6%(36/74),均P<0.05〕。结论本次数据主要来自贵州公立综合医院。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更早建立ICU,其ICU规模更大,硬件配置更优,能开展的技术更多;但二、三级医院ICU之间人力资源状况类似。二、三级医院均需提升ICU人力和设备配置以及拓展各项ICU技能,且二级医院的需要可能更迫切。

  • 标签: 重症医学 资源 等级医院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乙型流感病毒BY系和BV系毒株HA和NA基因分子进化特征,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贵州2017—2021年流感各型别阳性比例,提取乙型流感病毒核酸,RT-PCR扩增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14株,并从GISAID获取83株序列,对合计97株乙型流感病毒的序列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和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结果贵州存在甲型、BY系和BV系流感病毒的流行,BV系为优势流行型别;BY系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与参考疫苗株B/PHUKET/3073/2013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8.7%~99.4%和98.4%~99.6%,BV系毒株与参考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分别为98.3%~99.3%和98.9%~99.6%;贵州BY系毒株主要属于Y3遗传群,HA基因处于Y3-H1~2两个分支,NA基因处于Y3-N1~3三个分支,发现3株Y3系内重配株;BV系毒株主要属于V1A-2遗传群,HA基因处于V1A-2 H1~4四个分支,NA基因处于V1A-2 N1~5五个分支,发现20株V1A-2系内重配株,未发现系间重配株;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显示抗原决定簇区域位点Y3遗传群无突变,V1A-2遗传群4个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均存在点突变且190螺旋存在移码突变,耐药位点均未发生突变。结论贵州流感流行型别多样,乙型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同源性差异在增大,HA和NA基因已进化出不同分支,基因序列存在多种形式的突变,存在系内重配株和新的变种,应持续加强乙型流感病毒的监测研究。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HA和NA基因 遗传进化 分子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病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城乡12~15岁青少年共3 77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龋病情况,计算不同特征人群患龋率、龋补填充比、窝沟封闭率等。结果贵州12~15岁青少年恒牙患龋率为29.62%(1 117/3 771),龋补充填比2.53,窝沟封闭率2.17%。城市青少年恒牙患龋率31.43%,高于农村青少年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1);女性恒牙患龋率33.16%,高于男性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26,P<0.01)。结论贵州12~15岁人群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且龋补充填比及窝沟封闭率均较低。贵州青少年的恒牙患龋情况严峻,应提高口腔公共卫生预防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龋齿 青少年 流行病学调查 横断面调查 窝沟封闭
  • 简介:目的:了解贵州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情况,提高实验室监测质量,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病例的发生。方法:收集整理贵州AFP监测系统2017-2018.10两年的AFP病例数据,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分析AFP病例的流行病分布特征。结果:440例AFP病例报告覆盖全省9个市(州),AFP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80:1。AFP病例以短暂性肢体麻痹为主,占21.95%。结论:贵州脊灰实验室和流行病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一直维持无脊灰状态,对铜仁市和六盘水市要重点关注。

  • 标签: 脊髓灰质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995-2018年贵州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1995-2018年贵州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贵州的HIV/AIDS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HIV/AIDS 53 232例,死亡率为8.53/100人年(14 210/166 679.18);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20(95%CI:9.91~10.48)年,第1、5、10、20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0.85、0.68、0.51、0.36、0.1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相比,aHR=0.757,95%CI:0.727~0.788)、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与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相比,aHR=0.173,95%CI:0.165~0.181)、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200个/μl(与首次CD4≥200个/μl者相比,aHR=0.410,95%CI:0.387~0.435)、≥45岁(与<45岁者相比,aHR=1.506,95%CI:1.193~1.901)、文盲(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相比,aHR=0.904,95%CI:0.832~0.982)、未婚(与离异或丧偶者相比,aHR=0.896,95%CI:0.848~0.946)、异性性传播(与同性性传播者相比,aHR=0.555,95%CI:0.487~0.632)、苗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aHR=1.185,95%CI:1.114~1.262)、农民/民工(与家政/待业者相比,aHR=0.874,95%CI:0.834~0.916)均是影响病例生存时间的因素。结论贵州HIV/AIDS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男性、≥45岁、文化程度较低、少数民族、首次CD4检测<200个/μl等是影响HIV/AIDS生存时间的因素。应该针对具有这些特征的病例加强治疗和随访管理,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生存时间 死亡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黔东南州消除疟疾前后疫情特征,为今后当地巩固消除疟疾防治成果制定有效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8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的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消除疟疾前(2005-2011年)、后(2012-2018年)当地居民疟原虫和流动人口疟原虫感染率,疟疾病例人群分布、季节分布、疟原虫种类、传疟媒介种类等特征。结果消除疟疾前共报告疟疾病例1 412例,其中本地病例1 361例,占总病例数的96.39%;消除疟疾后报告病例17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消除疟疾前,18~60岁人员比例为70.54%(996/1 412),消除后的17例病例年龄均为18~60岁;儿童/学生比例由消除前的24.65%(348/1 412)降至消除后的0;消除前疟疾病例发病高峰为6-10月份,且每月均有病例发生;而消除后,输入性病例呈散在发生;消除前疟原虫种类以间日疟为主(98.58%,1 392/1 412),消除后主要为恶性疟输入为主(70.59%,12/17);消除前后,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均为优势种群,2015年以后未发现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分布。结论黔东南州消除疟疾后,存在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疟疾病例风险,建议当地相关部门今后应重点做好境外回归人员疑似疟疾病例处置及其媒介监测工作。

  • 标签: 疟疾 疫情特征 疟疾媒介
  • 简介:贵州地处低纬山区,高原山地居多,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势高差悬殊,垂直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冰雹、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更好地应对和防御突发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应急指挥短波通信系统,完善我省气象部门突发应急救援指挥管理系统,进一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标签: 短波通讯 应急救援 指挥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州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评价和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2019年4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贵州内共抽取三级医院24所、二级医院50所、一级医院60所进行调查,每所医院按比例随机抽取临床护理人员共5 161名进行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进行编制电子问卷并生成微信链接及二维码,以网络形式进行调查。共接收问卷5 161份,有效问卷5 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9.69%。利用Exce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贵州5 145名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总分为(129.63±24.30)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医院等级、所在科室、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职务、月收入、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聘用形式、是否带教、是否参加过科研等的临床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是否参加过科研、工作年限、职称、医院等级、是否带教、月收入等因素对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P<0.05)。结论贵州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创新相关知识培训及资源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从而提高贵州临床护理人员的创新意愿和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贵州省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分子诊断、疫苗研制、病理研究等方面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引起国际关注与重视,而贵州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建设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本文介绍了贵州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建设与规划,在建设目标、建设需求、硬件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讨论,因地制宜地开展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建设,不断满足生物安全战略、传染性疾病防控与科研工作需求,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菌(毒)种保藏中心提供参考。

  • 标签: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保藏中心 建设 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雨樟镇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贵州黔西南州雨樟镇中心卫生院确诊并纳入糖尿病管理的594人的基本信息数据;雨樟镇11个行政村依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 277-2007)被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村);采用患病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8年雨樟镇糖尿病患病率为1.74%(594/34 218),男性为1.38%(243/17 665),女性为2.12%(351/16 553),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94,P < 0.05)。砷中毒病区村的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38%;非砷暴露村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13%。性别分层分析后,以非砷暴露村为参比,砷中毒病区村男性患糖尿病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0.65(0.50~0.81),砷中毒病区村女性患糖尿病的OR及95%CI为1.35(1.09~1.67)。结论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与性别有关,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男性。

  • 标签: 砷中毒 糖尿病 患病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盐业体制改革3年后,贵州市场食盐销售情况及盐碘含量。方法2020年8 - 10月,在贵州9个市(州),每个市(州)选择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城区和1个乡镇,在城区抽取1家大型超市和1个农贸市场,乡镇抽取1家小型超市或便利店,查看销售食盐的品种、产地、包装上碘含量标识,并采集不同品牌食盐同时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盐碘实验室测定其碘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8家大型超市和18个农贸市场、18个乡镇小超市或便利店,采集23个品牌、3大种类、产地来自11个省份的食盐70份。其中包装上碘含量标识为21 ~ 39 mg/kg的有56份,省级检测其碘含量范围为19.23 ~ 37.41 mg/kg(其中有2份低于21.0 mg/kg),中位数为25.75 mg/kg;包装上标识两种碘含量(18 ~ 33、21 ~ 39 mg/kg)的有12份,省级检测盐碘范围为23.52 ~ 32.90 mg/kg,中位数为26.55 mg/kg;1份标识为18 ~ 33 mg/kg,省级检测碘含量为25.20 mg/kg;1份标识为未加碘食盐,其碘含量未检出。根据实际检测值,有68份销售食盐的碘含量在包装标识范围内,占总份数的97.14%。以省级检测结果为标准,、县级实验室检测结果相对偏差绝对值范围为0 ~ 27.45%,平均偏差为7.65%,符合率为91.43%(66/70)。结论盐业体制改革3年后,贵州市场销售食盐跨省经营多,品种齐全,97%以上的抽检样在贵州执行的食盐碘含量标准范围内。

  • 标签: 盐业体制改革 碘盐 实验室间比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州兴义市农村和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8─11月选取贵州兴义市的6─19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 413名学生参与研究,其中7 272名学生被纳入数据分析。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视力、屈光检查,对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贵州兴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45.0%,通过卡方检验分析近视的患病率在性别(χ2=25.093,P<0.001)、年级(χ2=702.893,P<0.001、地区(χ2=27.922,P<0.001)和民族(χ2=450.077,P<0.001)的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一天的眼保健操次数少于1次(OR=2.033,P=0.021)、家长因为作业而减少学生运动时间(OR=1.375,P=0.009)、家长不限制学生用眼时间(OR=1.263,P=0.033)、一年内不做视力检查(OR=2.280,P=0.009)均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农村学生(OR=0.527,P<0.001)教室的座位每2周调换一次(OR=0.556,P=0.005)、课间的活动场所为户外(OR=0.601,P<0.001)、入学前未参加课外补习班(OR=0.736,P=0.019)、父母都不近视(OR=0.480,P<0.001)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当地的汉族学生相比,布依族和苗族学生不容易近视(OR=0.168,P<0.001;OR=0.142,P<0.001)。结论:近视的发生受所在的环境、用眼时间、遗传、民族、年级、户外运动时间等多因素影响。贵州兴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增高,城市地区的学生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 标签: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少数民族 地区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微消除策略是为特定的丙型肝炎患者提供针对性服务,更迅速有效地降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借鉴目前国内外丙型肝炎微消除模式,结合贵州丙型肝炎防治的现状,联合当地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制定了该省慢性丙型肝炎健康教育规范,旨在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丙型肝炎筛查率,增强患者治疗意愿,早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 标签: 肝炎,丙型 微消除模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贵州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进行钩体分离鉴定和分子分型,了解其病原学特征,为当地钩体病的防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贵州钩体病疫区黔东南州黎平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血液和尿液标本进行钩体分离培养,对分离的钩体疑似菌株通过致病性钩体G1/G2-PCR方法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采用钩体血清群特异PCR进行分群鉴定,然后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并与国内常见血清群参考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35例发热病例血液中分离得到3株钩体疑似菌株,分离率为8.6%,分别命名为17BX002、17BX003和17AJX008;3株菌株经钩体特异性G1/G2-PCR鉴定为致病性钩体;钩体血清群PCR鉴定显示,17BX002株为流感伤寒群钩体,其余2株菌为阴性(排除其为黄疸出血群、赛罗群、犬型、秋季群、流感伤寒群和七日热群);进一步的MLST显示,17BX002株为ST106型,与流感伤寒群聚类最近,而其余2株为ST96型,与巴达维亚群菌株一致。结论高发季节贵州疫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中存在钩体感染病例,流感伤寒群和巴达维亚群为贵州新发现钩体菌群。

  • 标签: 钩端螺旋体 发热病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RR-TB)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贵州88个县(市、区)的结核病定点医院在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16 54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患者登记分类、痰培养阳性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或罗氏固体培养结果,以及治疗转归情况。采用Cohen′s kappa系数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罗氏固体培养比例法对利福平耐药检出能力的一致性,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单耐利福平和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初治肺结核患者中RR-TB占6.79%(807/11 883),复治患者中RR-TB占30.01%(1 400/4 665)。用罗氏固体培养比例法和分子生物学同时对184例RR-TB患者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20.65%(38/184)和16.85%(31/184),两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一致性较好[kappa=0.69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0.564~0.830,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为20~39岁组[比值比(odds ratio,OR)=1.679,95%CI 1.134~2.487]和40~60岁组(OR=1.526,95%CI 1.019~2.283)是发生MDR-TB的高危年龄组。抗结核治疗失败(OR=27.753,95%CI 22.455~34.300;OR=2.982,95%CI 1.544~5.760)、复发和返回(OR=5.381,95%CI 4.563~6.346;OR=3.897, 95%CI 2.901~5.234)均是发生MDR-TB和单耐利福平肺结核的高危因素。2014年至2016年RR-TB患者纳入治疗率为39.96%(396/991),治愈率为34.85%(138/396),病死率为4.04%(16/396)。年龄>60岁的RR-TB患者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68%(9/71)和11.27%(8/71),分别与年龄≤60岁患者的39.69%(129/325)和2.46%(8/3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2,P<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3)。结论贵州RR-TB患者以复治为主,年龄为20~60岁和既往抗结核治疗情况是RR-TB的高危因素,年龄>60岁的RR-TB患者治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应重视RR-TB患者的筛查、治疗和管理,减少疾病传播。

  • 标签: 利福平 结核 危险因素 耐药性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与遗传变异情况,为AIV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8年10月—2019年3月贵州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情况,对选取的H9N2亚型AIV进行基因组的提取、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RT-PCR扩增与测序,并对获得的H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和关键位点变异分析。结果贵州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率为52.2%,H9N2占阳性的83.7%。H9N2亚型AIV 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6%~100.0%和91.0%~100.0%,均属于Y280亚系,G57基因型;与致病性相关的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SRSSRGLF和L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与宿主特异性相关的受体结合关键位点存在H191N、E198T/A和Q234L三个位点的突变,具有人样受体结合特征;与毒力相关的糖基化位点均具有7个,其中因突变218位点均存在一个糖基化位点缺失,313位点均存在一个增加。与人感染毒株相比关键位点未发生重要突变。结论贵州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率较高,污染较严重,且以H9N2为优势流行亚型;H9N2亚型AIV均属于Y280亚系,G57基因型,为低致病性AIV,毒株遗传差异在增大,关键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具有感染人的风险,故应加强监测该病毒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

  • 标签: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分子遗传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基因多态性与贵州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的关系。方法2018、2019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典型燃煤型地氟病病区毕节市选取燃煤型地氟病患者2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将病例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130例;同时,在贵州非燃煤型地氟病病区长顺县选取无氟斑牙及氟骨症症状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研究对象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所有样本OPG基因rs2460985、rs2073618、rs6469804、rs6993813 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和遗传模式分析,比较其等位基因、基因型及所构建的单倍型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4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均达到遗传平衡(P均> 0.05)。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型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15,P < 0.05),且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84,P < 0.05)。遗传模式分析结果显示,rs6469804位点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超显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型AA + GG和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 1.94,95%置信区间(CI):1.16 ~ 3.23,P < 0.05],基因型AG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rs2073618位点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隐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型GG + GC和CC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3.17,95%CI:1.08 ~ 9.30,P < 0.05),基因型CC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单倍型C-C-G-T、T-G-A-C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2.41、1.98,95%CI:1.29 ~ 4.50、1.22 ~ 3.23,P均< 0.05);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单倍型T-G-A-C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1.87,95%CI:1.14 ~ 3.07,P < 0.05)。结论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型AG和rs2073618位点基因型CC可能是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保护素 氟中毒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苗族)人群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人群脑卒中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少数民族人群为研究对象,调查民族、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女性月经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及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指标,进行CVHI和双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计算CVHI积分值,分为CVHI正常组(≥75分)和异常组(<75分),描述人群分布特征,分析CVH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少数民族人群1 236名,年龄(52.0±9.0)岁,男性575名(46.52%)、女性661名(53.48%)。少数民族CVHI异常率为35.11%,各民族CVHI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布依族(38.22%)、苗族(37.93%)、侗族(32.70%)、土家族(3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少数民族CVHI异常率,女性(43.57%)高于男性(25.39%)、绝经者(47.48%)高于未绝经者(39.51%),既往有高血压(57.66%)、糖尿病(76.19%)、高血脂病史者(54.00%)高于正常者(32.30%、35.31%、34.74%),P均<0.05。少数民族人群CVHI异常组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三酰甘油、baPWV的水平高于正常组,身高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身高(r=0.309)与CVHI积分值正相关,收缩压(r=-0.239)、舒张压(r=-0.189)、baPWV(r=-0.184)与CVHI积分值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95%CI):1.992(1.405~2.825)]、女性[OR(95%CI):2.240(1.750~2.866)]、高血压病史[OR(95%CI):3.363(1.665~6.791)]、绝经[OR(95%CI):1.384(1.016~1.885)]及收缩压[OR(95%CI):1.031(1.019~1.044)]、体质指数[OR(95%CI):1.091(1.048~1.135)]、空腹血糖[OR(95%CI):1.169(1.017~1.344)]和baPWV[OR(95%CI):1.002(1.001~1.002)]升高为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危险因素,高身高[OR(95%CI):0.936(0.920~0.952)]为保护因素。结论少数民族人群CVHI异常率较高,高龄、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以及绝经及收缩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baPWV升高是CVHI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健康管理,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进行CVHI检测。

  • 标签: 少数民族 女性 血流动力学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