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检查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57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和C组,通过对FPG、2 hPG以及HbA1c的检测,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1c检测结果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在FPG、HbA1c检测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以FPG≥7.0 mmol/L、2 hPG≥11.1 mmol/L、HbA1c≥6.5%为诊断标准,对糖尿病的确诊率分别为53.23%、85.48%和87.10%。而在FPG、2hPG以及HbA1c的联合检测中,检测结果糖尿病的确诊率为98.39%,与其他3项诊断标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对受检者FPG、2 hPG以及HbA1c等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其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尿蛋白呈阴性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试验A组,尿蛋白呈阳性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试验B组,对三组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UCFP)、血糖(GLU)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试验A组的mALB水平、UCFP水平、GL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与试验A组的GLU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B组的mALB水平、UCFP水平均高于试验A组(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尿蛋白定量检测时,能够及时发现早期肾脏的损害,有较高的诊断作用。

  • 标签: 尿蛋白定量检测 糖尿病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内科调理与冠心病风险降低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中医内科调理作为一种潜在干预措施对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有效性。方法:谨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进入到我医院自愿接受专业化冠心病治疗工作的共计100名患者。随后将全体患者平均分配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类型的冠心病治疗措施,观察所患者则需要接受中医内科调理措施,共计开展为期6~8周的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医学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临床数据。结果: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中医内科调理可能对降低冠心病风险具有潜在的益处。这些研究中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气功等多种中医疗法。尽管研究结果多种多样,但一些研究显示,中医内科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血压、血脂、炎症水平等。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结论:中医内科调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方式,可能对降低冠心病风险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研究和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发现。对中医内科调理与冠心病风险降低的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医护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并为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干预手段。

  • 标签: 中医内科调理 冠心病 风险 降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失禁相关性皮炎(以下简称为 IAD)是指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粪便中所造成的炎症,是失禁患者的常见一种并发症 。本文通过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定义、风险因素、评估干预工具的介绍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神经外科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管理及护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推动临床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神经外科 失禁患者 相关性皮炎 管理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归纳样本:60例重症患者;归纳时间:2022.12月-2023.12月,分组基准;数字表划分法,A、B两组分别纳入(n=30);前者:实行常规护理服务;后者:提供集束化干预策略,而后对干预效果实施比对。结果:统计学评估后,B组所获效果更加优异,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生活质量(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方面体现,均显优A组(P<0.05)。结论:在对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文中B组方案,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还可极大减轻失禁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失禁相关性皮炎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