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某三家医院护士下腰痛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护士下腰痛知信行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下腰痛预防行为问卷》和《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三家医院835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下腰痛预防行为问卷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工作年限、护理病人数、站立时间、走时间、科室、值班型态、搬运工具、搬运姿势和最近1年内下腰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值班型态、工作年限、护理病人数和走时间为其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护理人员下腰痛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上入手制定相对应的预防下腰痛的相关举措,以达到降低下腰痛发生率的目的。

  • 标签: 护士 下腰痛 健康信念模式 预防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知识隐藏行为水平及其与组织氛围、创新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的208名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识隐藏行为问卷、护理组织氛围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知识隐藏行为得分为18(13,26)分,护理组织氛围总分为(93.76±15.95)分,护士创新行为得分为(34.45±8.39)分。知识隐藏行为总分与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护士创新行为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亲密及进取氛围行为是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存在知识隐藏行为,性别、亲密及进取氛围行为维度是其影响因素,可通过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降低知识隐藏行为,从而提升护士创新能力,提高团费绩效与团体竞争力。

  • 标签: 护士 知识隐藏 氛围 创新
  • 简介:摘要本文从授权理论、创新行为的概念入手,综述授权理论对护士创新行为影响的现状,根据授权理论的构成要素深入剖析护士创新行为的实质与影响因素,对授权理论和护士个人创新行为量表进行分析,提出了授权理论反馈机制。运用授权理论管理模式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应用授权理论培养护理人才。

  • 标签: 授权理论 心理授权 结构授权 创新行为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述情障碍和沉默行为现状,分析临床护士述情障碍对沉默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的方式于2019年9—10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89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员工沉默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分析述情障碍对临床护士沉默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9份,有效回收率为98.2%。结果589名临床护士TAS总分为(54.07±8.86)分,沉默行为总分为(36.24±6.3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科室、聘用形式、婚姻状况方面,589名临床护士的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士TAS得分和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描述情感障碍和外向性思维对沉默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解释了总变异的24.1%。结论临床护士述情障碍和沉默行为有待改善,述情障碍正向影响沉默行为,护理管理者应鼓励临床护士主动表达内心的建议和想法,减少临床护士的沉默行为

  • 标签: 护士 述情障碍 沉默行为
  • 简介:摘要本文从授权理论、创新行为的概念入手,综述授权理论对护士创新行为影响的现状,根据授权理论的构成要素深入剖析护士创新行为的实质与影响因素,对授权理论和护士个人创新行为量表进行分析,提出了授权理论反馈机制。运用授权理论管理模式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应用授权理论培养护理人才。

  • 标签: 授权理论 心理授权 结构授权 创新行为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血液透析(血透)护士的创新行为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24日至8月30日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10 570例血透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公立医院9 460例(男8 918例,女542例),民营医院1 110例(男1 055例,女55例)。比较血透护士的人口学资料及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得分。结果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血透护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月收入、最高学历、血透护龄、聘任方式、职称、职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公立医院血透护士创新行为总分及产生想法的维度得分分别为(3.07±0.66)分、(3.56±0.76)分,均低于民营医院(3.12±0.68)分、(3.61±0.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血透护士取得支持和实现想法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血透护士创新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民营医院血透护士渴望获得组织支持以提高整体创新行为能力。公立医院血透护士的创新行为能力相比之下更令人堪忧,建议管理者加强引导,以免护理队伍整体思维固化,阻碍专科护理的发展。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士 创新行为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执业护士角色模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运用角色模糊量表、角色灵活定位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抽样调查广东省内12家医疗机构305名在岗护士。结果护士的角色模糊对其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力;分层回归表明,角色灵活定位在角色模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团结协作维度。结论为了促进护士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升医院绩效,应注重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其角色认知;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心理调节,减轻内外应激源。

  • 标签: 角色模糊 角色定位 组织公民行为 中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的护理知识与行为,为临床开展血培养规范采集相关知识培训,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规范血培养采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与行为调查问卷》,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市5所三级医院21个监护室559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获取监护室护士血培养采集的知识与行为得分,比较不同特征监护室护士对血培养规范采集护理知识及操作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与行为得分分别为(5.29±1.96)分和(30.62±4.15)分,平均得分率为52.90%和76.55%;不同科室、职称、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护士的相关知识与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相关培训护士与未接受培训的护士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室护士对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掌握不足,血培养规范采集行为依从性一般,管理者需要针对监护室进行血培养专项理论培训及建立统一规范的血培养采集流程。

  • 标签: 监护室 护士 血培养采集 知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对泰安市6所二级以上医院的850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临床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总得分为(172.60±26.18)分,7个维度得分依次为团队协作、团队角色、尊重、共情及共同参与、个性化护理、沟通、自主决策。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临床护士的医院等级、年龄、平均月收入、职称、婚姻状况、性别、学历及聘用方式是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临床护士 行为目标达成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男护士工作形塑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4—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省10所三级医院250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形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男护士工作形塑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回收231份,有效回收率为92.4%。结果231名男护士工作形塑量表总分为(57.54±8.4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个人月收入、自我效能是男护士工作形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男护士工作形塑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年龄、学历、个人月收入、自我效能水平对其有影响。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工作形塑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组织层面为男护士提供支持,提高其工作形塑行为水平。

  • 标签: 护士,男 工作形塑 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患者隐私保护的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3—4月在全国范围抽取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患者隐私保护量表(PPS),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04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 043名临床护士PPS总分为(124.86±12.16)分。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您会在必要时使用屏风、隔帘、被单等保护患者隐私"(4.89±0.3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您进入患者病房前会先敲门,征求患者同意后再进入"(4.11±1.1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科室是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的患者隐私保护行为总体处于较好水平,但个别行为仍有提升空间。建议教学医院应加强承担教学任务高学历护士及手术监护科室护士的患者隐私保护相关教育,制订具体相关带教流程及细则。

  • 标签: 护士 患者隐私 隐私保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6—7月从我国7个地区抽取18个省、市、自治区的18所三甲口腔专科医院的1 374名门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合作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374份,回收有效问卷1 321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 321/1 374)。结果1 321名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量表总分为(84.20±13.27)分,患者信息的交流维度得分为(33.20±4.77)分,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过程维度得分为(38.88±7.8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是否参与四手配合是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整体状况较好,但在医护共同参与口腔治疗或护理决策方面仍有待改善。医院管理者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四手操作培训和专业内涵培养,提高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医护合作行为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士 口腔门诊 医护合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上海市96所社区医疗机构的264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共发放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1%。结果态度得分方面,社区护士愿意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2.74±0.57)分]。社区护士认为"医院-社区"联动项目提升了其护理理论知识[(3.66±0.53)分]、康复护理技能[(2.80±0.63)分]、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护理技能[(2.66±0.56)分]、社区急救技能[(2.57±0.55)分];认为"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实际护理内容不吻合[(2.38±0.70)分],在提升PICC技能[(1.96±0.46)分]、伤口或造口维护技能[(1.88±0.67)分]、各类风险评估技能[(1.73±0.59)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显著;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主动性偏低[(1.81±0.61)分];认为目前区域联动形式过于单一[(2.08±0.65)分]。行为得分方面,社区护士参与过的"医院-社区"联动项目内容中,50%以上社区护士参与的内容包括常见慢性病护理技术、康复运动指导、急救护理技术;参与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和专题讲座;61.67%(148/240)的社区护士开展频次为每半年1次;互动平台主要以微信交流群、短信或电话为主的社区护士分别占81.67%(196/240)、44.17%(106/240)。结论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项目持较为积极态度,但是实际参与项目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展"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形式,以全面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核心护理技能,切实满足社区广大患者的照护需求。

  • 标签: 护士 态度 行为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方法于2021年9至12月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北京、广西、河南、陕西、黑龙江、山东、广东和四川等8个省市的2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达到0.835;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3%、100.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6和0.288(均P<0.05)。构建了11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其内容说明,确定了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预期置信级别。结论初步构建了质量较高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预期置信级别,为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胜任力培养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置信职业行为 改良德尔菲法 新入职护士 毕业后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信念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做好ICU气囊管理规范化培训,降低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ICU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经信效度检验的《ICU护士气囊管理知信行评估问卷》对2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8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理论得分为(33.93±12.47)分,信念得分为(7.41±2.63)分,行为得分为(22.63±5.64)分。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为:护士层级、性别及在ICU工作年限均是ICU护士对气囊管理知识的影响因素(均P<0.05);专科类别与性别是ICU护士对气囊管理信念的影响因素(P<0.01);职称与性别均是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论有待提高且个体差异大,信念一般,行为差,应多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与规定,加强ICU护士执行行为的依从性与规范性,促进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在ICU护理临床中开展与落实。

  • 标签: 重症监护 ICU护士 气囊管理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临床护士主动心理减压意向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常用的心理减压方式设计问卷,方便抽取166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为0.170、0.364、0.609,P<0.05或0.01);控制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子女数及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因素后,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预测行为意向,解释总变异量的42.70%。结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临床护士主动减压意向的主要因素;计划行为理论用于探讨临床护士主动心理减压意向的影响因素是可行的。

  • 标签: 护士 心理减压 计划行为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5所三甲医院在职责任护士500名及所选责任护士分管的5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责任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出勤主义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对所分管患者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及体验监测量表调查。结果回收责任护士及分管患者有效问卷各435份。435名护士出勤主义行为量表得分为(2.62±0.93)分,435例患者满意及体验监测量表得分为(4.50±0.49)分,两者得分呈负相关(r=-0.19,P<0.01)。结论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患者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影响患者满意度,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发生率越高,患者满意度越低。建议减少护士出勤主义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出勤主义行为 患者满意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规范儿科护士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临床一线护士,观察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护士对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的依从性、掌握膀胱刺激术的护士人数比例、一次性留取尿液成功率及尿标本耗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婴幼儿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循证实践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膀胱刺激术的护士人数比例由0.00%提高至63.16%,一次性留取尿液成功率由41.30%提高至76.10%,尿标本耗时由82 min缩短至22.5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规范儿科护士的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行为,提高尿液标本采集成功率,可为婴幼儿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工作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科护士 尿液标本采集 循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环境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路径,为护士安全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所省属三级甲等医院、1所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1 24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共发放问卷1 243份,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1.42%。结果1 012名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总分分别为(134.96±16.28)、8(16)分,两者呈负相关(r=-0.48,P<0.01)。软件(β=-0.45,P<0.01)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并通过积极影响护士来间接影响用药不安全行为(β=0.24,P<0.01);人件(β=-0.54,P<0.01)、护士(β=-0.96,P<0.01)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具有直接作用;硬件、环境对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无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β值分别为0.08、0.56;P<0.01)。结论用药环境是用药不安全行为的预测因素,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改善护士用药环境,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以减少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用药环境 用药不安全行为 路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对新入职临床护士倾听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3—9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6名新入职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分成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护士按照我院常规的规范化培训系统进行培训,而观察组采用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法。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霍德盖茨倾听能力测验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比较两组新入职临床护士的倾听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为97.41%。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的霍德盖茨倾听能力测验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的霍德盖茨倾听能力测验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境行为实录反思培训可提升新入职临床护士的倾听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缓解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新入职 情境行为实录 反思培训 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