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5月27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组委会会议在榕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双百”活动组委会会议精神,通报2015年全省“双百”活动开展情况,审议2016年全省“双百”活动安排方案,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常务副主任林贻影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政法委委务会议成员、法学会专职副会长何晓清就2016年全省“双百”活动安排作说明。

  • 标签: 组委会 活动安排 宣讲活动 政法委 报告会 法学家
  • 简介:成功推行省统管地方法院人财物的改革举措首先需要厘清统管人财物的内涵及本质。此次统管法院“人与财”之改革,力图通过管理权集中上移到省级,改变当下司法可能受地方掣肘的现状,进一步保障审判独立与公正。然而管理能力、管理资源等难题成为推进统管的障碍,制约了省级管理权的充分落实。故目前所试行的统管方案实为妥协式的有限管理,在法院人事任命方面采取少数管理、关键管理,财政经费为形式统出,并依然承认和保留地区差异化。在普遍推行这一改革举措时,应结合省级机构的实际治理能力等,推行务实、渐进的改革方案。

  • 标签: 省统管 地方法院 人财物 司法改革
  • 简介:刑事政策是“治恶”的学问,是治国方略的基本内容。将刑事政策应用于犯罪治理实践之后,对于刑事政策本身及其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价有赖于刑事政策评估体系之科学建构。刑事政策评估是评估机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科学检测和评价刑事政策本身及其在犯罪治理中的实际效果的活动。鉴于我国刑事政策评估机制长期缺位,且为数不多的刑事政策评估工作也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估、内部评估与单项性指标评估。克服我国刑事政策评估的现实困境,推进刑事政策评估之科学化变革,应提倡以“第三方评估模式、公开评估模式与综合性指标评估模式”为基础来建构起我国的刑事政策评估体系。

  • 标签: 刑事政策 政策评估 评估主体 信息公开 评估方法
  • 简介:在回应法律的认识论危机的过程中,法律科学逐渐从自然科学范式向社会科学范式转变。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进入司法裁判,很大程度上源于法官需要借助外部视角寻求法律问题的解答。社会科学对司法裁判的贡献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常规情形下,社会科学可以用于证明裁判性事实;在非常规情况下,社会科学可以为改变法律现状提供与立法性事实相关的信息;作为一种混合用法,社会科学还可以作为社会框架的证据,通过提供与社会语境相关的信息,影响案件的后果权衡。然而,社会科学判断仅仅只是法律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法官在运用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始终拥有相当大的裁量权,司法中的社会科学判断不能忽视法学思维的前置性。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社会科学的司法适用建立在理性基础上,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法官通力合作,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努力生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法官除了学习教义学知识之外,更应该自觉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

  • 标签: 社会科学 立法性事实 裁判性事实 社会框架 法学前置
  • 简介:5月14日至15日,由省教育厅主办,法学会、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2016年“名仕杯”福建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在福建师范大学模拟法庭举行。来自全省10余所高校的16支法学专业代表队展开激烈的“法庭辩论”。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及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分获冠、亚、季军。

  • 标签: 模拟法庭 辩论赛 福建省 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 省教育厅
  • 简介:6月23日上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冬专程到法学会机关开展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后,陈冬对法学会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思路表示赞成,并对做好新形势下法学会工作提出要求。

  • 标签: 法学会 调研 机关 动作 政法委书记 省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