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农五师81团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交建商服全面发展的中型农牧团场。团党委充分认识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减少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同时,形成了“上下联动抓帮教,突出重点抓安置,强化帮教促稳定”的工作思路。自1999年以来,累计安置刑释解教人员19人。帮教率由81.7%提高到100%,就业率由67%提高到100%,改

  • 标签: 安置帮教工作 农五师81团 刑释解教人员 帮教对象
  • 简介:无庸质疑,录音录象制作者对其制作的作品来说,其具有的资金含量、智力含量、甚至于因资金投人而产生的可得利益含量都应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为此《著作权法》第47条有这样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 标签: 侵权归责 赔礼道歉 可得利益 停止侵害 《著作权法》 著作权人
  • 简介:诉讼告知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重要途径。诉讼告知制度对第三人参加诉讼具有纠纷一次性解决、诉讼告知主体权益的维护、第三人程序配置利益的优化等重要功效。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告知制度关涉到诉讼告知的主体、告知的程序、告知的效力等规范。在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语境中,提出应赋予当事人诉讼告知之权利,限定法院诉讼通知之权限,增设诉讼告知程序之规范,并对当事人在第三人参加诉讼告知中设定救济之权利。

  • 标签: 第三人 诉讼告知 参加性效力
  • 简介: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1条第3款关于证据保全程序参照适用保全程序的规定乃错误的立法。因为从方法论上讲,只有性质上相类似的制度或程序才有参照适用的可能,而证据保全程序与保全程序虽均含有保全之名,在性质上却是迥然不同的两类诉讼程序。证据保全乃预先进行的证据调查程序,与正式的证据调查程序具有同一效力;保全程序乃暂时地、假定地确定私权的程序,目的在于保障将来的强制执行中顺利实现当事人的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1条第3款是我国立法者长期存在的关于证据保全性质之错误认识在立法上最为集中也是最为直接的反映。为充分实现证据保全制度的机能,应立足于证据保全本质上乃预先进行的证据调查程序而作相应的制度安排。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证据保全 证据调查 保全程序 参照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