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对证人的有效询问是法庭证据调查的重要环节。刑事诉讼法虽初步建立了由控辩双方通过举证、质证推动庭审调查的证据调查方式,但在立法与司法实况中仍缺乏交叉询问的基本制度框架,因此我国刑事庭审中的证人询问模式尚不足以定位为交叉询问。德国的"轮替询问"和日本的"交互询问"两种证人询问范式之兼容与龃龉,反映了对交叉询问规则进行法律移植在诉讼理念与制度文化层面的障碍。中国式证人询问方式的构建必须在承认多询问主体人证调查结构存在的基础上,合理界分证人类型,并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法庭询问程序。

  • 标签: 刑事庭审 证人询问 交叉询问 中国范式
  • 简介:第一,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第二,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第三,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要文明礼貌,严肃认真,灵活多样,严格按政策和法律办事。使询问笔录客观、全面。第四,侦查人员制作的询问证人笔录,应交证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侦查人员应向其宣读笔录,如有遗漏或者差错,侦查人员可以补充或者改正。最后让证人在笔

  • 标签: 询问证人 侦查人员 阅读能力 询问笔录 作证人 法定代理人
  • 简介:开展专题询问是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生动实践,是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的有效途径.自2010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首次专题询问之后,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这一活动.以笔者所在的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为例,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曾先后就城区大气污染治理、保障房、还建房建设和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了4场专题询问,取得了很好的监督实效.

  • 标签: 询问 专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大监督工作 地方人大常委会 市人大常委会
  • 简介:询问证人是自侦案件中最常见获取证据的手段之一,但在实践中因为各种因素,询问证人总难以获得理想中的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询问证人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析强制询问制度的建立。

  • 标签: 询问证人 强制询问 制度设计
  • 简介:认知询问技术是一种科学实用的侦查询问手段,这一技术自其产生便受到司法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英美法系一些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不断修正。其理论基础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特性理论与记忆多元视角性理论,主要内容包含四个记忆提取规则和若干辅助技术。近期的研究发现受询问者的视觉图像表征、精神状态、情绪唤醒水平以及询问前不当干预等因素对认知询问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实践应用表明,认知询问技术对于包括成人、儿童以及老人在内不同人群都有良好的记忆提取效果,这一技术从测量学角度讲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但是,从英美法系国家实践应用角度看,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认知询问技术执行较为困难,并且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争议,因而亟待进一步的修正与完善。

  • 标签: 认知询问 理论 实践应用 述评
  • 简介:刑事案件中最难侦破的案件要算案发后数年才开始进行调查的案件。随着时间推移,证人的记忆会衰退变模糊,环境会发生改变,而涉案的关健人物可能搬迁他处,甚至死亡。所以,对警方来说,这种案件是最棘手的。

  • 标签: 刑事调查 方法介绍 侦查人员 证人 活动规律 刑事侦查
  • 简介:“含山县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是否统一?有哪些措施确保本次土地规划调整同城市规划一致?”“关于老城区停车场问题突出,政府是否结合棚户区改造配置停车场、设立停车位?有无近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11月7日,含山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专题询问会。一场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特殊的“面试”正在有序进行,“考官”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考生”是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和县住建局、城管局、公安局等14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 标签: 含山县 询问 专题 人大常委会 城市规划 土地规划
  • 简介:鉴定意见作为一种证据形式,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判断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对鉴定人交叉询问可以保障对鉴定意见证据的审查质证。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受固有理念的左右、鉴定人备案登记管理制度的影响、鉴定人出庭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对鉴定人交叉询问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定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形,完备交叉询问规则及形成鉴定人作证前宣誓程序。

  • 标签: 鉴定意见 交叉询问 规则 建议
  • 简介:为扎实推进人大监督工作创新开展,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加强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的综合运用,将开展专题询问作为加强对社会民生领域监督的重要举措之一。2013年9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听取政府专项报告的基础上,就社会救助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10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了委员们的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调研、审议和专题询问基础上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对社会救助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有力推动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发展。现将此次专题询问工作情况回顾刊发,供参考。

  • 标签: 省人大常委会 询问 专题 社会救助工作 人大监督工作 河北
  • 简介:10月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迎来了一场不同以往的专题询问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此前一天听取和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展开专题询问。自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对“两高”工作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这还是第一次。

  • 标签: 全国人大常委会 询问 专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人民大会堂
  • 简介: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加强破产制度机制建设势在必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债务人和债权人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公司假借破产欺诈逃债,损害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事项十分严重。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破产法中的询问不能有效促进债务人充分披露其财产信息,从而无法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破产程序不仅是请求法院以判决确定私权的程序,还是由法院介入私权而处理的程序,所以应完善破产询问制度。破产询问制度作为促进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债务人的正当利益,且不违背司法中立的原则。

  • 标签: 债务人 破产程序 信息披露 破产询问
  • 简介:从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实务状况看,询问证人时其律师在场具有的重要意义,对此,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务现状可资借鉴,因此,有必要从价值追求、启动条件、在场方式、功能角色等方面构建一个切合我国办案实际的职务犯罪询问证人律师在场制度,从而实现有效监督职务犯罪侦查权滥用,显著提升该类案件证言笔录可信性之制度功用。

  • 标签: 职务犯罪 证人 律师在场 强制询问 可信性
  • 简介:要成立共同正犯,以正犯之间存在意思联络为必要,共谋正是这种为正犯性奠定基础的意思联络。共同正犯既是“共犯”也是“正犯”,因而这里所谓共谋既包括为共同正犯的正犯性奠定基础的内容,还包括共同正犯作为广义的共犯所一般要求的内容。为此,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是,作为广义的共犯的共同要件,要求其参与行为与引起结果之间具有因果性;并且,作为区别于狭义的共犯,为正犯性奠定基础的因素,还要求存在参与者之间的共同性以及重要的因果贡献。

  • 标签: 共同正犯 共谋的射程 正犯性 意思联络 实行行为 因果贡献
  • 简介:<正>21世纪初,《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民事诉讼法的学者为本次修改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亢奋。但与学界的高度期望不同,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没有大改,甚至中改,而仅仅是小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司法问题 再审制度 提起再审 执行制度 再审事由
  • 简介:刑罚最直接的目的确是惩罚,但并不是进行教育与感化就背离了惩罚的初衷,因为在我国进行刑事处罚的主要方式除死刑外就是限制人身自由。也就是说,只要被判处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者被强制性限制了人身自由,就是在严格执行刑事处罚规定。

  • 标签: 刑罚 教育 人身自由 中国 监狱制度
  • 简介:水环境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论述,强调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河北水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又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决定对我省水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重点监督.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针对省政府水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进行的这次专题询问就是这项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是省人大常委会依据监督法开展的工作监督,目的是推动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水环境,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河北建设。

  • 标签: 省人大常委会 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安全 河北省 省政府 水安全
  • 简介:法治信仰是社会治理的经验凝结和理性选择,法治信仰是法治方面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法治信仰是法治方面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取向。人们在法治方面的态度取向、情感寄托和自觉意识是推动法治进程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法治信仰要求通过立宪主义凝聚价值共识,为个人尊严和发展创造基本法律条件。为社会主体认同法治价值奠定坚实基础;法治信仰要求通过法律权威确立行为准则.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法律工具和精神家园,使法治价值成为社会主体的信仰源泉。

  • 标签: 法治 信仰 意义
  • 简介:期刊策划是现代期刊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编辑学科的日益发展,期刊策划显得特别重要。

  • 标签: 期刊策划 编辑人员
  • 简介:法治中国的提出决不是要停滞改革,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稳步实现社会转型。这既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更为深入的分析之上,也是对法治观念、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更深刻的洞察。“法治中国”是法治精神的全面延伸,需要把法治精神内化为政府、政党和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把法律、法治话语当成思维决策的意识形态,把法治精神全面延伸到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解中去。“法治中国”实现了由局部到整体的升华。法治中国使改革有了长远目标。在法治中国的目标明确以后,法治优位成了我们认可行动方针,任何改革都应该于法有据,应该重视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应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 标签: 法治中国 法治精神改革与法治 法治方式法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