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公共治理理论的授权、协商、多元共治的理念为软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育法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软法的基本定义。当前,我国政府在教育法治中的缺位状态和民众对教育的认识,要求教育法的设计和实施必须重视其强制力的体现和完善,从而实现教育法制的软硬共治。

  • 标签: 教育 软法 公共治理
  • 简介:孙晓楼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他在《法律教育》一书中提供的有关法学和法律教育的素材和思想成果,不仅为我们认识20世纪30年代我国法学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今天法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某种启发和借鉴意义,特别是法学教授兼职过多、为了经济利益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对学生提供法律道德训练不足的问题等.他关于法律基础科目、法律课程编制原则、法律学校必备的设施、法学教授的任职条件等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至今仍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 标签: 东吴法学院 法律学术 法律教育 民国时期 孙晓楼
  • 简介:人物档案1973年出生的刘希娅对自己的幼儿同生活印象深刻:枯燥、乏味;整个中小学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中一路走下来。她想让下一代孩子接受真正快乐的学前教育,中学毕业时报考了幼儿师范学校。19岁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重庆市荣昌县一个偏远的乡镇幼儿园。

  • 标签: 建言献策 教育改革 幼儿师范学校 乡镇幼儿园 人物档案 应试教育
  • 简介:1817年的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Dartmouthcollegev.Woodward),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第一案,不仅仅是因为其确系涉及高校治理的第一桩诉讼,更是因为其确保了大学的自主和自治,最终奠定了今天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格局。

  • 标签: 达特茅斯 高校治理 伍德沃德 Woodward college 新罕布什尔州
  • 简介:7月28日上午,黄山市屯溪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专题询问会会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正在进行."考官"是屯溪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考生"是区政府分管领导及区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住建委、城管局、编办的主要负责人.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向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面进行询问.这是屯溪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2012年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首次采取专题询问的形式开展工作监督.

  • 标签: 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 区人大常委会 组成人员 主要负责人 屯溪区
  • 简介:2014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2014年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该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大学,共同探讨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政策主题。论坛围绕'积极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约束与创新'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考察。10月31日,论坛开幕式由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复兴主持,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谷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体系建设 分会论坛
  • 简介:近世各国法律教育,大体采取大陆英美两系法学之精神。中国法学,经有历史上悠久①地位;顾秦汉以前,诸家杂出,而法学之俦,被目为刻薄寡恩。唐宋之际,虽至中国法律大成时代;但儒家者流,羞谈刑名法术之学。甚者取其实而讳其名,偶有论法者,要不过释明成律与论列其利弊而已。降及清末,法律学之发达,竞为欧美文化所独占。泰西各国之典章文物,输入吾邦,始渐知法学之重要。

  • 标签: 法律教育 中国法学 东吴 唐宋之际 中国法律 欧美文化
  • 简介:教育政策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构成了教育政策的背景,制约着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文化界定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群体,造成了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冲突;教育政策本身发展着自己的组织文化。文化问题成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教育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应该关注文化对教育政策的影响,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以保证教育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并建立起良性的教育政策文化。

  • 标签: 文化 教育政策 身份群体 利益相关者 教育政策文化
  • 简介:法科学生的国际竞技是国际交流的新形式.该竞技具有竞争和教育的双重性.此教育模式能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资料查阅、学术探讨、组织协调、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等都有助益.问题式教育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其实践性能提升学习兴趣,并实现从知识教育向方法教育的转型.但该教育模式也存在过于精英化惠及面不足的缺陷,知识传授不够高效,运作中过于注重形式.

  • 标签: 法学教育 模拟法庭 竞技性教育
  • 简介:公共教育制度是为普及教育之需而发生的由社会向国家的一次教育职能的转移,是教育权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次再分配。由于公共教育制度是在家庭之外,通过某种社会化的组织形式来实施的一种高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此必定会与沿袭了数千年的家庭的或民间的教育传统构成极大的冲突。'二战'后最终定型的公共教育制度,由于其所具有的国家垄断性质,产生了一系列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场针对公共教育制度的规模宏大的教育改革浪潮。我国教育也经历了一条与国外类似的发展路径,故20世纪80年代教育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形成一种既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学校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的新型权力关系。教育体制改革带给公共教育的最大变化是,通过市场的有限介入来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在这一变化中,出现了政府、市场和学校三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力量,传统的公共教育利益格局开始分化,逐步向一个多元化的利益结构过渡。

  • 标签: 教育职能 国家教育权力 公共教育制度 教育体制改革 市场化改革
  • 简介:社会由无数个家庭组成,家庭是每个人的心灵港湾,而亲情也是人们无法割舍的情感。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决定了家庭对罪犯具有不同于监狱改造的教育感化作用。家庭通过给予罪犯温暖与关怀,促使罪犯内心积极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并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同时,问题家庭也对罪犯的改造造成消极影响。针对家庭对罪犯改造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提出对罪犯教育感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家庭 犯罪 作用 启示
  • 简介:今年以来,国人对于我国法律教育屡有不满的表示.其中对于我国法律教育之现状能加以详细之分析及正确之批评的,固非尽无;但其言论失当或流于空泛的,实也不在少数.这类言论,可略分为二派;现在为便利起见,可以把两种称号加给它们,就是“高调派”与“低调派”.那些高调派的言论,只知从事于现状之批评与攻击;虽口口声声说中国的法律教育亟须改良,而对于改良之具体方法,则毫无主张提出,以供国人之参考.

  • 标签: 法律教育 中国 补救 言论 批评 现状
  • 简介:为进一步探索女性轻刑犯教育矫治模式,本所课题组从收押的女性轻刑犯中随机抽取265人,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心理测试等方式,从执行刑罚直接管理者的角度对女性轻刑犯的构成状况、心理特征、犯罪成因、矫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提升女性轻刑犯教育改造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轻刑犯 教育矫治 抽样问卷调查 改造质量 执行刑罚 我国刑事法律
  • 简介:大学的法律教育通过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树立法律信仰,从而培养合格的"法律人",其中,尤以法律思维的培养最为重要。从法律思维内涵及特点分析的角度,探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在大学法学教育中培养法律思维的具体方法,力求能够通过更好的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法律教育的宗旨。

  • 标签: 法学教育 法律人 法律思维
  • 简介:德治是中国古代延绵数千年的治国传统,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官德教育资源。系统分析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实施途径,把握其内在机理,对新时期干部的官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启示。

  • 标签: 官德教育 内容体系 实施途径 方法论启示 经验启示
  • 简介:决策贯穿于教育行政的全过程,教育行政决策是教育行政执行的起点。我国教育行政决策具有浓厚的官僚制特征:教育行政机构依据层级设置,专业化的技术官僚是决策的核心主体,决策效率相对较高。随之而来的是公众被排斥在决策之外、教育行政决策过分受制于政治因素、决策过程不透明等影响决策品质的问题。应围绕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等制度基础要素进行教育行政决策制度化。

  • 标签: 官僚制 教育行政决策 制度化
  • 简介:法学双学位教育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显著,目前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积累了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生随意缺勤,教师排斥教课,法学双学位课程成绩偏低,学生滋长"混"学位的投机心理,法学双学位制度的存在价值遭到质疑。然而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之下,在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法学双学位作为在校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熏陶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愈显重要。坚持课堂教学原则之下,适当利用慕课平台,引入过程性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对法学双学位学生的奖惩管理,给予任课教师特别补助等措施有助于化解该制度的现实困境。

  • 标签: 法学双学位 依法治国 卓越人才 慕课 过程性评价
  • 简介: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日益为学界关注。教育法学的理论研究,应以受教育权与国家义务、学术自由与办学自主、人本目标与思想尊严、契约属性与双重义务为理论基础,以教育法律关系与教育行为为理论框架,以特殊优位关系、学校治理行为及专业评价行为特色构成,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教育法学应当成为相对独立的二级法学学科,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内容设置。

  • 标签: 教育法学 理论体系 学科建设
  • 简介: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其发展的局限性,如综合素质偏低、职业迁移力不足等,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理性把握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职业性和应用性,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是现实所需,提升高职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有效的路径。在导读理念上,从"谋事"走向"谋心";在书目推荐上,从"专业"走向"通识";在阅读个性的塑造上,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从"获取"走向"欣赏"。

  • 标签: 阅读能力 提升 高职生素质教育
  • 简介:东吴大学法学院自创办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英美法学教育蜚声中外.从入学标准、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师情况等诸多方面来看,东吴大学法学院的英美法学教育是日益系统完备且与美国法学院高度接轨的.虽然在东吴大学于国民政府注册之后,英美法学在学校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学校仍然延续着英美法学教育的传统,其英美法学的水平依然可在国内领跑.虽然东吴大学法学院英美法学教育的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而且这种教育也存有一定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算得上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法学院,到如今依然有着诸多经验值得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工作者借鉴学习.

  • 标签: 法学教育 东吴大学 英美法 型式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