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国家承认问题的研究是国际关系学界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世界分裂主义的发展甚嚣尘上,围绕对分裂实体的国家承认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更为激烈,因此研究分裂主义与国际承认之间的关系便十分必要。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承认是指各国将某个政治行为体确认和接纳为新的主权国家。虽然国际法确认了国家承认的基本原则,但是各承认国主要基于自身的利益来考量对新成员特别是分裂实体的国家承认,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家承认实践中的差异与纷争。正因如此,对面临分裂主义挑战的国家来说,在反分裂斗争中有必要制定和实施"反承认战略",以遏制分裂主义的图谋。当然,对于分裂主义应对而言,问题发展到"建国"的阶段其实已十分严峻,相关国家更应该注重这一阶段之前的治理工作,如遏制分裂势力的发展、寻求实现政治和解、防范外部势力的介入等。

  • 标签: 分裂主义 承认 无承认国家
  • 简介:印尼历史上的爪哇文化及社会结构孕育了乡村庇护主义的传统,而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形成了社群性的庇护主义体系,部分华人1上层成为其下属侍从而得以立足。建国后印尼社会结构的转变尽管削弱了基层社会庇护关系的基础,但威权统治造成的主公制度加强了上层政治势力与华人商业资本间的恩庇关系。1998年之后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拥有强大历史惯性的恩庇主义传统又渗透至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华人参政也不得不适应其政党的庇护性作风。

  • 标签: 印尼 庇护主义 华人
  • 简介:具有高度政治分离目标和主权诉求的民族分裂主义是导致国内、国际政治失序和政局动荡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分裂主义不时出现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进程中,不时搅动或重组原有的政治格局,因而抑制和应对民族分裂主义是必要的多民族国家治理功能。实现有效的民族分裂主义治理应当从分析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和诱发机制起步。发生普遍、目标明确、诱因复杂、认同坚韧是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利用和强化族性认同、渲染政治主张、通过动员形成集体行动、获取外部支持等环节构成了民族分裂主义行动的诱发机制。因循民族分裂主义生成与发展的机理,从无条件捍卫主权的理路采取的严厉打击模式,从不同程度赋权的理路采取政治容留模式,从消减族性动员的理路采取认同调控模式,从抑制精英力量的理路采取柔性控制模式,从转化政治生态的理路采取外部干预模式,可成为多民族国家治理中的参考。

  • 标签: 民族分裂 族群民族主义 主权 民族治理
  • 简介:WhenShinzoAbeassumedofficethesecondtimeasJapanesePrimeMinister,heputforwardthediplomaticstrategyofproactivepacifism,drawingworldwidefocus.Underthisstrategy,Japan,themostsignificantallyoftheUSinthePacificregion,is

  • 标签: PROACTIVE 日美同盟 diplomatic MINISTER Japanese ALLIANCE
  • 简介:2015年6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新版美国《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CountryReportsonTerrorism2014,以下简称《报告》),同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反恐事务的协调官蒂娜·凯达诺(TinaS.Kaidanow)召开特别简报会,对《报告》中涉及的相关政策议题作出解释说明。《报告》对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及美国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估,认为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呈现出三大趋势,全球恐怖组织问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无论从自身实力或声望上看,“伊斯兰国”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全球头号恐怖主义威胁。

  • 标签: 恐怖主义 美国 解读 《报告》 “基地”组织 反恐战略
  • 简介:俄罗斯自普京执政以来,依托统一俄罗斯党逐步完善了保守主义思想体系,其治理策略开始从实用主义向保守主义转变。在保守主义理念下,普京执政期间驱逐了寡头,弘扬了传统文化价值观,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与独立。保守主义思想及其相应的国家治理策略,是俄罗斯21世纪以来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再以实用主义的优化选择和有效性为原则,而是以价值观为先导,具有越来越深层次的含义。

  • 标签: 保守主义思想 俄罗斯 政治思想 传统文化价值观 实践 实用主义
  • 简介:考察和谈论事物系统大致可有三类方式,尽管这三类的命名很大程度上只是个"语义学"问题和命名者的个人取舍,因而必有颇大的随机性和可变性。第一类方式可被称作微观探视和叙述。它侧重于具体地观看、澄清和描述事物系统内部的各基本组成部分与其相互间的基本联系,同时相当顾及该系统整体及其基本成分与外部紧要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无论由此可能提取出何种关于整体的见解,它的主要特征仍是微观探视和叙述,倘若在历史学的场合就可被称作微观史。事物系统越宏大越复杂,微观史就越少可能有"任何总的图案从中浮现出来"。

  • 标签: 印象主义 例解 命名者 对外政策 周边战略 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