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军队特性是影响军队夺权结果的关键变量。在政治转型前,军队特性可分为自主性军队和依附性军队两类。这两种类型军队可从控制模式、介入政治纠纷程度和身份认同差异等三个维度进行区分。由于自主性军队和依附性军队在以上三个维度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其在夺权行动中出现了行动能力、话语权建构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最终导致了夺权结果的不同。作者以埃及、土耳其和伊朗三国军队为案例,阐述了政治转型之前军队特性对转型之后其夺权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军队在政治转型后与文官争夺的主导权的斗争中获胜的原因。自主性军队行动能力强,同时凭借其军事特性可以实现与前政权的脱钩,并且其长期以来在民众中积累的话语权和灵活性优势也使其在与文官势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因此能够夺权成功。而在依附性军队中,由于其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并且紧密卷入前政权事务,因此其难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并会成为新上台政治势力首先消灭的对象,故而其夺权行动往往失败。

  • 标签: 军人夺权结果 军队特性 政治转型 行动能力 话语构建 灵活性
  • 简介: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响应和认同。黑龙江省谋划构建的"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以边境口岸的发展为基础,边境口岸建设对加快与俄罗斯互联互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黑龙江省 边境口岸 运输通道
  • 简介: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多数科技资源,在对撞机、加速器、托卡马克、激光器、极地科考站等重大科技基础建设方面实力雄厚。但是,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在该领域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摆脱了经济和社会危机后,特别是普京等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恢复和促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国应在核聚变、激光器、航天等俄罗斯具有优势的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其开展务实合作,以促进中国在上述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

  • 标签: 俄罗斯 科技 基础设施
  • 简介:南海及其邻接周边是海上安全机制云集之地。对印度尼西亚而言,后冷战时期南海争端的凸显时值其谋求并巩固区域大国地位的关键时期。此间印尼逐渐在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中发挥核心作用,即通过安全机制建设通联区域安全秩序内外建构,调处南海争端并建构相应安全机制成为印尼塑造区域安全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印尼独立主持的“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研讨会”的案例分析,指出该安全机制对南海争端具有针对性;其形成与运作综合了印尼的国家与区域安全观,是印尼实践安全战略与政策、协调区域主义与大国角色的工具,对南海海上安全机制以及印尼建构区域安全机制起到了协同补充作用。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海上安全机制 南海争端 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研讨会 区域大国
  • 简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体两面”之一,其推进与所成将注解一个已然壮大的中国的海缘经济战略方向,亦会溢出深远的政治与外交意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其必然逻辑与考量,也需清晰明确其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徐图渐进,以更好推进与有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战略目标。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缘经济 风险挑战 路径选择
  • 简介:在2014年印尼新科总统佐科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建设海洋强国和成为世界海洋轴心是核心之一。在其就职演讲中,他强调“重塑印尼作为海洋大国的辉煌”。印尼是群岛国家,拥有17508个岛屿,海洋面积(不包括专属经济区)316616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716公里,历史上一直是海洋大国,居民谋海为生,蔚为风尚。同时,印尼部分海域毗连南海,与周边国家有海洋管辖界限的争端,但印尼当局历来强调,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不存在冲突。本文摘编印尼部分政要和专家关于建设“世界海洋轴心”的论述及印尼政要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以飨读者。

  • 标签: 南海争端 印度尼西亚 海洋 世界 态度 国家发展
  • 简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以经济合作为主导,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的宏伟工程,其突出特征是多元化与开放性。旅游作为国家之间、文化之间、民众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作为兼具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重要领域,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东南亚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基于中国与东盟旅游发展的基础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存在雄厚的现实基础,本文认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东盟 旅游合作
  • 简介:资金融通是中国与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中国与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功能日益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

  • 标签: 中国-东盟合作 “一带一路” 金融合作 金融监管 资金融通
  • 简介: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是对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补充。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沿线国家,通过光明大道计划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物流中心、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等具体路径对接丝路带建设。尽管对丝路带建设的理解不同,但这一建设与哈《2050年前国家战略》相通,成为哈进行相关对接的直接动因。作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丝路带,不可能由中国一国建成,须由包括哈在内的中亚国家一起来建设。亚投行已开始成为相关国家落实这项建设的平台。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哈萨克斯坦 中国 中亚
  • 简介: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和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中国的发展和安全与国家法治建设关联日益紧密。法治建设支持着中国的发展与安全,发展与安全依靠法治的支撑和保障。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法治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内在关联,借鉴世界各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加强国家法治建设,促进国家安全和发展。为此,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拟定于2015年9月13-14日在洛阳联合举办第八届名家论坛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国家安全 法治建设 学术研讨会 洛阳 论坛 名家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广西实际并借鉴相关评价模型对波特"钻石模型"加以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模型对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急需培育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专业性生产要素以及政府的强力推进等因素。因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要按照改进后的"钻石模型"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着眼产业要素提升的驱动力、强化内生要素发展的推动力、增强外在要素发展的带动力,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

  • 标签: 钻石模型 区域经济 竞争力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