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木鲁克制度并不是仅仅出现于埃及的单一的历史现象,它深深根植于阿拉伯帝国尤其是阿拔斯王朝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中,同时与地区文明交汇往来的历史进程复杂交织.埃及木鲁克统治与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出现的木鲁克政权统治有着相似的发生背景,又因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统治传统而与之相异.如果说木鲁克制度在9世纪出现时仅仅是军事奴隶的引入和应用体系,那么到了13世纪木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崛起则可看作木鲁克制度向国家统治机制的成功转型.事实上,木鲁克制度在阿拉伯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当我们研究埃及木鲁克制度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埃及的木鲁克群体和以之为主导的埃及政治统治模式.

  • 标签: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贸易 马木鲁克制度 埃及
  • 简介:智库外交存在三种形式:知识外交、二轨外交和公民外交.中外智库外交在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独立性、知识、对象、战略与机制.中国智库外交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独立性,创造解决问题的知识,锁定专门的服务对象,拥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创建合适的机制.

  • 标签: 外交 智库 存在差异 服务对象 独立性 知识
  • 简介: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福兹(NqibMahfuz,1911—2006)是埃及,也是阿拉伯世界至今唯一获取这一殊荣的作家。他早自20世纪50年代就以其多部杰作享誉遐迩。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约30年中,由于“西方中心论”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译介成果甚少,也很少有人知道哈福兹及其作品。在我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基本上是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对于哈福兹及其作品然也是同样。特别是各有关院校开设了东方文学史、阿拉伯文学史等课程、招收阿拉伯文学专业的研究生,1987年“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建立,1988年哈福兹获诺贝尔奖,都进一步促进了对哈福兹及其作品的译介、研究。对这一作家及其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是同步进行的。我国现已翻译出版了20余部哈福兹的作品。虽不足原著的二分之一,但其重要作品,特别是代表作已基本译了过来,而且有的还有多种中译本。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各种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史,特别是阿拉伯文学史多有关于哈福兹及其作品的总体评介;此外,1988年他获诺贝尔奖后,有关的报刊也对他多有介绍;阿拉伯文学研究会曾为他及其作品举行多次研讨会与报告会。对哈福兹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代表作《宫间街》三部曲与《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方面。另外,将他及其代表作与中国的名家名著(如哈福兹的《宫间街》三部曲与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予以比较,也是一项重要的科研选题。我们虽已翻译出版了哈福兹的20多部作品,发表了100余篇,其中包括博士、硕士论文及专著)的相关研究论文,但无论质还是量都远不够,我们尚需努力。

  • 标签: 马哈福兹 小说研究 开罗三部曲
  • 简介:中国将更加注重维护和拓展自身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在努力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中国会更全面地参与全球事务,在维护东北亚、南海等地区的和平稳定,参与解决世界热点冲突和全球性问题,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制定网络、深海、极地、太空等新领域的国际规则方面,中国将有更大作为;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反腐合作等方面,中国将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

  • 标签: 国际恐怖主义 国际通道 国际规则 网络安全 全球性问题 全球事务
  • 简介: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已由倡议阶段迅速转入实践环节,并陆续收获各种合作成果。随着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建设将掀起新高潮,加快朝纵深方向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越往前走,就越需要强有力的民意支撑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在这方面,公共外交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要围绕战略重点,集中抓好“个一”,全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标签: 一带建设 外交一带 应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