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0月28日,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处主办、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北京市检察机关条件不起诉适用标准专家论证暨条件不起诉工作推广会”在丰台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检处处长张寒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未检处副处长岳慧青,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文胜、副检察长白世平出席了会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林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主编牛凯、广西大学教授张鸿巍等多名论证专家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北京市各级检察院未检处处长和干警代表参与会议。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专家论证 起诉工作 适用标准 检察机关 北京市
  • 简介:2012年我国新修订了《刑事诉讼法》,在借鉴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添设了未成人条件不起诉的有关制度。该制度符合原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飞形势政策,也贴合当前刑法经济性要求,并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效果,是比较成功的司法改革举措。但该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引发学界,实务界议论纷纷。笔者立足于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关精神,对当前争议比较大的三个问题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以期有所裨益。

  • 标签: 附条件 未成年人 不起诉
  • 简介:条件不起诉在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以后,由于立法上的限制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其在司法适用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限制和困境,近几年的司法适用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本文拟分析目前立法对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取舍、司法适用中出现的困境,提出对条件不起诉在立法和司法适用中的完善建议,以期改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环境,扩大其适用空间。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考察 社会组织
  • 简介: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中日经贸合作始终在两国间扮演着“压舱”的角色。近几年来,中日关系处于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复杂困难的时期,中日经贸合作受到严峻挑战。就2014年来说,虽然中日双方特别是在两国经济界的不懈努力下,相互交流与务实合作维持了一定的发展,

  • 标签: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经贸合作 相互交流 经济界 务实
  • 简介:新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至273条确立了未成年人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实践先行的一项司法改革创举。但在司法适用中,该制度在适用范围、附加条件、监督制约、考察帮教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建议扩大适用范围、明确规定附加条件、简化适用程序、明晰与相对不起诉的逻辑关系、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健全考察帮教配套措施。

  • 标签: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 完善
  • 简介:条件不起诉不同于暂缓起诉或者相对不起诉。在当下,我国对未成年嫌疑人实行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现实需要和理论基础。检察机关在作出条件不起诉时应实行全面调查制度,确保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行。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宽严相济 未成年人 权益保护
  • 简介:2012年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用3个条文对"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程序设计、考察、法律后果进行了规定,其中第272条规定"在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在这一前提下,检察机关作为实施监督考察的主体,如何在条件不起诉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明确定位,是准确落实条件不起诉机制的关键。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检察机关 程序规范
  • 简介:未成年人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引入,是立法对检察机关不起诉自由裁量权扩张的明确体认。有利于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教育、挽救功能,但同时也给司法权力寻租带来了隐患。面对这种情形,检察机关如何运用内外监督手段提升未成年人条件不起诉案件的公信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对未成年人条件不起诉裁量权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出发,对办案过程中的自由裁量风险进行了梳理,并借鉴域外经验,就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条件不起诉监督制约机制提出了自身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 监督制约 司法公信力
  • 简介:刑诉法修正案中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条件不起诉制度。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剐保护,实现特殊预防,而且有助于降低诉讼成本,对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也具有重要价值。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条件不起诉立法也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罪刑条件要求过于严苛;监督考察主体不适格;附加条件不具针对性;被害人保护重视不够;裁量权缺乏有效控制。针对存在的上述缺陷,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包括:适当放宽罪刑条件要求;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监督考察主体;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规定附加义务;被害人同意作为适用的必要条件;决定作出前应征求人民法院的意见。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 立法建议
  • 简介:刑事诉讼法的修正,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条件不起诉制度,它针对未成年人轻罪案件,对其不予起诉而一定的期限和条件,再根据其表现来决定是否终止诉讼程序的一种制度。条件不起诉应区别于原三种不起诉制度的一种独立制度。该制度入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司法实践及理论论证过程,它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要求。对该制度的程序构造,一是有法定刑、酌定条件和程序条件等适用限制;二是除法定考察条件外,可针对具体情形增加条件;三是其决定应提交检委会。对于条件不起诉决定确定力问题,笔者认为在考察期外发现新的犯罪,可撤销不起诉决定,予以追诉。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起诉 暂缓起诉 刑事诉讼法
  • 简介:2013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诉讼程序,并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条件不起诉制度。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立,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考察帮教问题",日益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帮教制度,成为国家司法实践层面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考察帮教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考察帮教 未成年人犯罪 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