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9月9日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举行了少年庭揭牌仪式。据了解,随着南汇并入浦东,浦东面积及人口有较大增长,由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等因素,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刑事案件呈现出团伙化、低龄化、恶性化、智能化等特点。

  • 标签: 未成年犯 上海市 “三分开” 青少年犯罪现象 制度 浦东新区
  • 简介: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一犬亮点,是对多年来司法实务部门改革探索的法定化,是对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有力维护,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进步。从近年来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实践看,合适成年人参与讯问和审判过程,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作用有限,而且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多,法定代理人参与却很少。从有利于未成年人教育、成长、权利维护角度,应当强化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到场参与刑事诉讼。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
  • 简介:传统意义上的未成年犯文化改造主要是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实践活动,未产生触及未成年犯内心和灵魂的力量。未成年犯的可塑性是改造机遇与改造使命的双重契机。未成年犯弃恶从善、重塑新生是改造的目的,普及爱和善良是文化的要义和终板追求,二者天然有着最佳的结合点。文化改造,重在于化。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绝不能仅仅止于传授知识、技术等,更重要的是普及文明和理性,培育爱和善良,这也是文化改造最深刻的意义所在。

  • 标签: 未成年犯 文化 教育改造 创新
  • 简介:成年犯教育改造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未成年犯重新犯罪率偏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追求劳动绩效,致使教改功能弱化;义务教育地位缺失,相应投入无法跟上;职业技术教育乏力,技能培训难以开展;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工作开展失去依据。为此,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重新犯罪,需要采取如下针对性措施:完善监管法律体系,构建未成年犯监管统一体系;摆正监管、矫正职能.突出教育改造中心地位;以再社会化为导向,扎实提高未成年犯就业能力;建立重新犯罪评估体系,构建无缝对接帮教机制。

  • 标签: 未成年犯 重新犯罪 教育改造 对策
  • 简介:<正>修订后的刑法扩大了管制刑的适用范围,在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刑罚条款中,一般都规定可以适用管制刑。管制刑对未成年罪犯是否适用?目前司法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未成年罪犯不宜判处管制,理由是管制刑将罪犯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有悖于《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以下称《北京规则》)关于保护犯罪少年

  • 标签: 未成年罪犯 管制刑 可适用 适用范围 刑罚条款 修订后
  • 简介:目前,全国各地普遍依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框架,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工作中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的法律体系、矫正项目、适用比例及范围等内容提出完善建议,以期降低未成年犯罪人的再犯罪率,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标签: 未成年犯 社区矫正 问题 完善
  • 简介:当前,个别地方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问题较为突出,犯罪率、犯罪类型及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究其原因有多个方面,应高度重视,研究对策,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本文从研究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入手,剖析了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原因,重点研究了预防和治理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对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 标签: 在校未成年学生 犯罪 预防和治理对策
  • 简介: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进行了“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通过对这次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发现,未成年犯在家庭背景方面,亲子分离问题凸显,家庭生活更为困难;家庭关系方面,父亲与母亲关系最差,四成以上未成年犯恨父母;家庭成员素质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和道德素养偏低;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教育观念陈旧、教育行为偏颇。研究认为,未成年犯家庭问题的症结是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漠视,未成年犯最大的家庭问题是家庭功能不良和缺失而非家庭结构缺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强化对家庭的社会支持。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 犯罪预防 社会支持
  • 简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犯罪时未成年而审判时已成年的被告人,由于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应由其本人承担,还是由其原法定监护人承担的问题,目前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司法解释尚没有明确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一直存在不同做法和争议,从而造成执法上的不统一。对这一问题,应当区分情况进行处理,对于被告人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其本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其本人和原法定监护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权利,有利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妥善处理。

  • 标签: 犯罪时未成年 审判时已成年 附带民事赔偿责任
  • 简介:全国未成年犯调查结果显示,侵财犯罪近七成,居各类犯罪之首。侵财犯罪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与同类不良行为高度相关,团伙抢劫比例最高,犯罪时平均年龄不满16岁,多数与本人和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相关。分析认为,未成年人侵财犯罪是贪图享受和追求虚荣的价值观、哥们义气和不良交往、社会舆论引导偏颇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侵财犯罪预防需着力防微杜渐,未成年人理财教育刻不容缓。

  • 标签: 未成年人 侵财犯罪 相关因素分析 犯罪预防 理财教育
  • 简介:本文运用2010年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成年犯偏好武打、警匪电视片,有暴力行为者达六成以上;七成以上未成年犯接触过淫秽色情信息,近八成来自网络;未成年犯接触不良媒介年龄最低6岁,初中比例最高;近四成未成年犯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八成左右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研究认为:大众传媒不良信息传播催生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改善未成年人生存环境和传媒内涵比营造外部环境更重要;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提升媒介素养是应对大众传媒新挑战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大众传媒 互联网 媒介素养 犯罪预防
  • 简介:运用2010年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分析了社会交往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成年犯八成以上属共同犯罪,一半以上同伙关系早已形成;近八成未成年人犯罪与朋友有关;六成以上未成年犯结交过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未成年犯的交友倾向是最青睐“讲义气”、“有相同兴趣”的人;首选“有知心朋友”为最大幸福。研究认为,不良交往增加了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可能性,家庭、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良或缺失加剧未成年人不良社会交往,提出同伴教育这一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共同犯罪 社会交往 犯罪预防 同伴教育
  • 简介:2012年上半年,性侵害少女案件纷至迭来。填膺,怒发冲冠;另一方面,扼腕叹息,悲歌嗟叹。春之花在无良摧残下调零!谩骂者有之,谴责者有之,反思者有之。一方面,义愤甚至有人悲观地感慨:恤幼之善在物欲膨胀中沦落,青从2009年的“习水嫖宿幼女案”,到2012年的“丽江嫖宿幼女案”,再到最近沸沸扬扬、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河南永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强奸未成年少女”和“浙江永康嫖宿幼女案”,性侵害未成年少女的案件一次次掀起舆情风暴,把“嫖宿幼女罪”推入一轮又一轮的存废之争的舆论漩涡中。一个个看似孤立的性侵害未成年少女的犯罪案件,背后隐现着犯罪无良需求、刑事立法缺陷、刑事司法偏差等相互关联的逻辑链条。

  • 标签: 未成年人 性权利 犯罪案件 保护 理性 网络舆情
  • 简介:尽管理论界对于未成年犯是否能够适用罚金刑莫衷一是,司法实务界却对其予以了肯定。目前,关于未成年犯适用罚金刑的法律法规是相当不完备的,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健全:以专章专条的形式将未成年犯与成年犯相区别,明确未成年犯罚金刑代缴主体和执行主体、规定未成年犯缴纳罚金的最高额、扩大罚金刑适用的方式、增加未成年犯综合评价的因素,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罚金刑易科制度,引入社区服务这一非刑罚措施并将其"本土化",以期实现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感化和挽救。

  • 标签: 未成年犯 罚金刑 适用 完善
  • 简介:<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观。然而,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中西文化、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潮发生激烈碰撞,给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带来了一定的消极或负面影响。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发展趋势 社会治安 中西文化
  • 简介:我国少年犯安置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未成年人犯罪态势决定了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少年犯安置方面的政策、措施与成年犯没有明显明显不同,针对性不强。复学难问题突出,相关法律规定不足,社会歧视多。因此,要通过舆论引导,转变人们的社会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细则,突出对少年犯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少年犯复学、工作的扶持力度。

  • 标签: 未成年犯 安置 复学
  • 简介:随着对未成年犯管理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教育者们深刻感到,面向未管所犯人的教育改造,最重要的应该是解决他们在道德、人格、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严重失范问题。“美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心灵救赎,在“预防为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愈来愈成为少年司法体系主导思维的趋势下,是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颇有实效的新途径和新走向。

  • 标签: 传统文化 孝道 未成年犯 教育
  • 简介:建立与健全少年审判制度,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我国法律虽然有一些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审判的特殊规定,但总的来说,我国的少年审判制度尚未法律化、制度化、系统化,同当前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要求很不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因此,建立完备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包的少年审判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少年审判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未成年犯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特殊规定 审判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