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二审少年法庭自一九八六年底成立至今,共事结各类未成年刑事案件218件。共判处未成年人373名,维持的为80.6%,改判的为19.4%,计48件发回更审的6件。

  • 标签: 未成年人 定罪量刑 少年法庭 刑事案件 二审 判处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司法解释首次明确电信诈骗的定罪标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可以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标签: 定罪标准 诈骗罪 电信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若干问题
  • 简介:<正>少年法庭的组成,标志着我国对少年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地法院认真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对少年犯罪案件的量刑基本上做到了既注意综合平衡,又体现了个别化原则,从而使得少年犯能够认罪服判,洗心革面.但由于少年法庭工作发展不平衡,加以法律对少年犯罪案件量刑的规定过于原则,使得对少年犯罪案件量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地区间量刑不平衡、对从宽的理解不全面、适用缓刑标准不统一.针对少年犯罪案件量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各地的司法实践经验,我们提

  • 标签: 少年犯罪 未成年人 性行为 男少年 奸淫幼女罪 减轻处罚
  • 简介:量刑规范化改革是规范裁量权,实现量刑公正均衡,提高执法公信力和权威的重要保证,是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重要举措。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量刑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别于成年人的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同步推进量刑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借助于现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及创新举措,构建起符合我国刑事审判特点的未成年人犯罪规范化量刑模式。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量刑规范化 量刑程序 模式构建
  • 简介:目前,'两高三部'颁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现已展开试点工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个宏观的制度概念,其应运而生的背景是当前司法资源有限,案多人少,以及员额制改革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协商程序为视角,分析我国目前该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协商程序的建议。

  • 标签: 认罪认罚从宽 量刑协商 程序完善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量刑特征,体现在以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特殊保护原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特殊保护方针以及量刑情节规范化的特殊要求。针对非监禁刑适用种类单一、未成年犯人身危险程度评价机制缺乏等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完善量刑措施。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量刑特征 问题 完善
  • 简介:本文通过数起案例,对量刑一般原则和涉及未成年人特殊原则的分析,提出在对未成年犯罪人量刑时可不考虑或尽量淡化“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素,全面贯彻上述原则和方针,按照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及“若干意见”的规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应及时修正涉及未成年犯罪人的量刑指导意见,适时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体系。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量刑原则 适用
  • 简介:<正>在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工作中,如何掌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和批捕条件,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保护原则,是实践中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为了体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原则,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和批捕条件,应与成年人不同,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定罪标准 批准逮捕 奸淫幼女罪 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严重性
  • 简介:加拿大通过《青少年刑事司法法》建立的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制度,是对《青少年犯罪法》的改革与发展,其中的量刑基本准则和量刑考虑因素,为少年法庭适用刑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审前报告引入量刑辩论程序以及多方参与的量刑会议,则有助于法庭决定公正、恰当的刑罚。在新的量刑制度规范下,非监禁刑在量刑时得到普遍适用,犯罪少年被处以监禁刑的比例明显降低。这种以平衡犯罪少年合法权益与公共利益保护的量刑制度安排,对我国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市削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 标签: 加拿大 未成年人犯罪 量刑 借鉴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量刑程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程序独立度与各方参与性不够,该量刑程序的形态应该表现为法官主导下庭审各方的相互协作与理性沟通,达到适宜的量刑结果。尤其应关注社会调查报告制度与量刑程序的契合,量刑建议与量刑答辩的平衡,两简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差异,量刑说理与庭审教育的并重。

  • 标签: 量刑程序 协作式程序构造 社会调查报告
  • 简介:<正>根据少年盗窃案件量刑的特点.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分步加减式量刑方法。所谓分步加减式量刑,是指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案件,在法定刑相度内先确定一个基准点,大致估量一个刑度,揍后再考虑案件中具有的从轻、减轻、从重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在量刑基准点的刑度上进行加减,最后决定应宣告的刑种和刑期.运用分步加减式量刑方法,量刑依步骤分为许多单项,审判人员在哪个项目上畸轻畸重便于监督,犯罪事实及备种量型憎节对量刑的影响大小能够基本上反映出来,对避兔或减少量刑的不平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盗窃案件 量刑基准 少年犯罪 酌定情节 综合评 刑罚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量刑目的决定了量刑制度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会影响到个案的公正审理。本文把这一目的界定为“惩罚为辅、预防为主、特殊保护为根本”,立论的理论基础是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学有关原理,现实基础是未成年人的远大发展前景,历史传统是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特殊保护说”与双面预防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惩罚和预防只是手段而已,而特殊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目前要从四条途径实现这一目的:对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规定进行细化;建立刑罚个别制度;处理好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重视有关未成年人的权利并充分规定在有关法律法规中。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量刑目的 双面预防说 特殊保护说
  • 简介:<正>根据修订的新刑法规定,少年实施盗窃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6周岁,原有刑法规定的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青少年犯惯窃或者重大盗窃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内容已不复存在.同时修订的新刑法在坚持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采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刑事责任原则外,明确规定已满16周岁不18周岁的人即使犯罪重大盗窃罪

  • 标签: 复合量 盗窃案件 青少年犯罪 人身危险性 基本刑 盗窃罪
  • 简介:新刑事诉讼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确立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在审判程序中,社会调查报告不是刑事证据,而仅能作为量刑的参考,具有“量刑参考”机能。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秉承教育刑理念、坚持罪责与预防必要性并重、注重人身危险性以及奉行刑罚个别化为此种“量刑参考”机能构筑了坚实的法理根基。其亦能与刑事实体法的相关规定相互协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也为其提供了政策依据。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调查报告 人身危险性 量刑参考
  • 简介: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具有其特殊性,所涉及到的量刑因素,除法律规定的以外,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也较成年人更复杂,量刑幅度较成年被告人更不好把握;同时为了有利于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较高。如何在量刑及适用刑罚上更有利于教育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未成年刑事案件庭审中适用量刑答辩,既必要,也可行。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量刑 量刑答辩
  • 简介:跨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问题早已有相关的论述,但是十八周岁前后年龄阶段犯罪的量刑问题仍值得关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月11日出台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与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有关的原则和要求以及相应的量刑制度,但是量刑制度与量刑的原则和要求存在不协调的地方,对十八周岁以前实施的同种犯罪行为和不同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有不合理之处,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标签: 未成年人 量刑原则 十八周岁 同种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