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的目标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这家主要的联邦研究中心工作了八年后,细胞生物学家俞立2008年决定是时候回到自己的祖国中国了,回国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约有8万名在西方学习的中国科学回国在学术或是行业机构中任职,俞立就是其中之一。咨询机构摩立特集团在11月17日公布的一份报

  • 标签: 中国科学家 归国潮 科学家归国
  • 简介:2005年6月,曾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臂的54岁美国男子杰西·苏利文.接受了美国医学专家为他安装的一对仿生机械臂.他成了世界首位“仿生人”。

  • 标签: 科学家 医学专家 意外事故 美国 仿生人
  • 简介: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E·O·威尔逊撰文说:对于许多有志于成为科学的年轻人来说,数学是一大难题。不懂高等数学怎么去钻研科学呢?告诉大家一个职业秘密。当今世界上许多最有成就的科学在数学上堪称半文盲。

  • 标签: 高等数学 科学家 哈佛大学 职业秘密 年轻人 威尔逊
  • 简介:90岁少生病100岁不显老细胞健康,心脏年轻,眼睛明亮,腰腿有劲,告别并发症,男人有活力,金面逆转衰老……体弱多病、长期服药伤身过久、治疗效果不明显、失去康复信心的人,现在有望挑战120岁生命极限.现象——中国长寿之乡我国有很多“长寿之乡”,比如广西的巴马、江苏的如皋、河南的夏邑、广东的三水、浙江奉化的南岙村、新疆的和田县……科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70、80岁不算老,90多岁满街跑,100多岁敢下河洗澡,很多百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至今都能穿针引线、下地干活、生活自理。据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在这些长寿地区,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栓、肝炎、皮肤病、眼病等发病率很低。有相关记录以来,这里五六十

  • 标签: 发现长寿 科学家发现 长寿元素
  • 简介: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不是一位科学,而是一个卓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战略武器的奠基人,为打破霸权国家的核讹诈,以身报国。从法国带回最珍贵原料在中国著名放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杨承宗的家里,有一幅珍藏60多年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他与法国科学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门前的合影。伊莱娜·约里奥·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人称小居里夫人。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 标签: 以身报国 战略武器 霸权国家 杨承宗 里奥 巴黎大学
  • 简介:熊丙奇在10月1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正如媒体报道所说,越来越多的科学不在实验室,而是“在开会,或者在去开会的路上”,最佳的科研时间是晚上或双休日,成了“双休日科学”。对此,科学们十分无奈,大家都是体制中人,因此无法抗拒体制化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改革科研体制。

  • 标签: 科学家 《北京青年报》 觉醒 学术 科研体制 媒体报道
  • 简介:原籍山西岚县的美籍华人张民觉博士(1908—1991),英文名Min-ChuehChang,是世界闻名的生殖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发表了350多篇科学论文,荣获许多高级别奖项,3次荣获诺贝尔奖提名。张民觉从不承认自己聪明过人。他说:“假如我这一生在生殖生理学做出了一点贡献的话,那主要是我有幸在恰当的时问、地点,与最佳人选在最佳的课题上努力所致。”

  • 标签: 生殖生理学 研究生涯 世界闻名 美国科学院 体外授精 美国朋友
  • 简介:人类历来所发现的黑洞不是很小,就是异常的大,美国太空总署证实,科学已发现中质量黑洞,相当于500个太阳全挤在如月亮一般大的空间里,坐落在距地球约1200万至1500万光年的M82银河单。

  • 标签: 黑洞 银河 光年 地球 太阳 月亮
  • 简介:据今日俄罗斯网报道,俄罗斯地质学家维亚切斯拉夫·奥尔列诺克表示,我们的星球正在萎缩。自诞生之初以来,地球的平均球半径已减少了585公里。奥尔列诺克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俄罗斯国立大学教授,在一篇研究论文中,他报告称将古代的起伏结构与当前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 标签: 地球 科学家 正变 加里宁格勒 俄罗斯 地质学家
  • 简介:国家巨额资金资助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将全面实行国际通行的首席科学制。目前首席科学人选已基本确定,陈竺、强伯勤、匡廷云、卢强、颐钧、高小山、张国民、陈凯先、程书钧、严继光、闵乃本、翁守庆等成就卓著的学者被国家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作为国家科技部聘任的首席科学,他们除在该项目研究上拥有决定权外.还将被授予科研经费及人员选聘的管理权。在课题负责人的选聘及30万元以下的设备仪器添置上,首席科学作为项目执行人生有全权。我国将实行首席科学

  • 标签: 首席科学家制 国家科技部 基础研究项目 人员选聘 课题负责人 科研经费
  • 简介:2012年12月12日,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青年女科学走上了领奖台。其中,一位洒脱可爱的靓妹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关注。她叫颜宁,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一年,她只有34岁。颜宁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不过,在颜宁申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因为错过招录机会差一点落选。原来,美籍华裔科学、美国普林斯顿教授施一公到清华大学招募硕士研究生。可是,恰恰那天颜宁因为感冒而错过了这次面试的机会。

  • 标签: 女科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 美籍华裔科学家 事业 清华大学 中国青年
  • 简介:20世纪40-50年代,“克利夫兰总统号”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一批留美学子心怀科学报国的理想,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们的回归,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 标签: 科学家 第一代 归国 50年代 中美两国 中国科技
  • 简介: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想把蔬菜和水果保持新鲜,就得放在冰箱里;如果是肉呢,可以放在冷冻室保存几个月仍然不变质。当然,冰箱还有助于保存其它一些物品,例如药品和胶卷等等。那么,能不能把人放在冷冻室里保存起来呢?冷冻人的奇迹在科学幻想小说和电影里早就出现

  • 标签: 卵子 冷冻室 科学家 胚胎移植 化学物质 科研人员
  • 简介:读完国防工业出版社精心推出的《钱学森书信》十卷本之后,面对老科学直抒胸臆、遒劲俊逸、行云流水、亲笔书写的3000多封信,我们被其中对少数民族的高度关切和厚重挚爱深深地震憾了。

  • 标签: 钱学森 科学家 民族情怀 书信 国防工业 直抒胸臆
  • 简介:现代人类发源地究竟在哪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阿瓦什国家公园和南非奥杜威峡谷的'人类摇篮'都想获得'人类发源地'的地位。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专家穆罕默德·萨努尼经过十年考证得出结论:整片非洲大陆都是人类的发源地。

  • 标签: 非洲大陆 奥杜威峡谷 发源地
  • 简介:1937年到1948年,钱三强在法国居里实验室由一个青年大学生成长为科学。同时,这11年也奠定了他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基础。他的导师约里奥是法国共产党员,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全法地下抵抗运动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的一天,钱三强得到了一本《西行漫记》。通过这本书,他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由衷的敬仰。

  • 标签: 钱三强 共产主义战士 科学家 《西行漫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青年大学生
  • 简介:发明日本管砷发射极1970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科学大会上,一位气宇轩昂的华人科学登上讲台,郑重宣布由他发明以砷代磷制造的平面式晶体管发射极,已于1967年取得了成功.

  • 标签: 张瑞夫 半导体科学家 美国 爱国主义精神
  • 简介:澳大利亚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保罗·弗雷泽说,1990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氟里昂的规定已经取得成效。设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观测站发现,大气中的氯含量两年前开始稳定下来,现在正在下降。

  • 标签: 南极 臭氧洞 澳大利亚 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