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婚姻通过提升个体、改善家庭条件、积累家庭资本责任从而影响就业选择的研究假设,本文以城市中已达法定婚龄且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婚姻状态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婚姻显著地影响低保对象就业情况、再就业行为和再就业意愿。已婚低保对象的再就业情况好于未婚者,其再就业行为、意愿更积极。与已婚的低保对象相比,未婚的低保对象更容易失业,而在失业后再就业的意愿和积极性都更低。家中有老人的低保对象,就业和再就业的可能性降低。建议社会救助中对受助者的就业政策应兼顾个体激励和家庭帮扶。

  • 标签: 低保对象 婚姻 就业行为
  • 简介:少数民族地区光棍的产生有其独特机制。以黔东南B乡侗寨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族群认同、高密度亲缘“拉力”与传统婚姻规范共同形塑女性“逆外流化”,既成为强化本地通婚圈的力量,但也造成本地通婚圈内婚姻资源供需错位,婚姻“寻觅”被迫走向全国婚姻市场。悖论在于,在非积累型家计模式下,本地男性的家庭积累能力难以支付全国婚姻市场上的女性“要价”,且男性个体教育水平、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条件较差,难以与其他地区的男性竞争。在这种弱竞争力下,少数民族地区男性既无法从全国婚姻市场上获得婚配机会,又难以在本地通婚圈内获得充沛的婚姻资源,其婚配几率受到双重结构挤压,因而光棍产生具有结构必然性。缓解光棍压力及其社会后果,关键在于教育水平提升、破除婚姻禁忌及优化劳动力配置,提升婚姻竞争力。

  • 标签: 少数民族光棍 双重挤压 通婚圈 婚姻市场 代际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