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以696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的关系,以及积极教养方式和开放性人格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积极教养方式、开放性人格与智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积极教养方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开放性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不起中介作用,开放性人格在积极教养方式与智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教养方式、开放性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标签: 智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积极教养方式 开放性人格 青少年
  • 简介:学习者的知识、学习又称“认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初一下半学期学生为被试,分别从“机械-辩证”、“零散-联系”以及“接收-建构”和“零散-整合”的维度,分析了被试对知识和对学习的看法。结果发现:1.被试在知识、学习上开始表现出辩证的、联系的、建构的倾向,但还不够充分。2.知识的“机械-辩证”与学习的“接收-建构”之间以及学习的“接收-建构”与“零散-整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5)。3.一般智力水平与知识观之间表现出较显著的正相关(P<.05或.05<P<.10),与学习观之间的相关不显著。4.知识、学习与数学成绩之间相关显著,但在考虑了智力的影响之后,它们的回归效应不显著。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观 学习观 认识论 元认知
  • 简介:<正>“人有多重智力”人们可以轻易地测出高度,但智力却没有这样简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具有多重智力,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智力。总的来讲,我已区分了七种形式的智力。在现代社会得到高度评价的两种智力是语言和逻辑数理(Logical-mathematic)能力。当人们认为某人聪明时,往往是指这两种能力。因为个体有了语言和逻辑数理能力,就能在那些所谓测量智力的测验上获得好分数。但是,另外的五种智力,每一种都是同等重要的:空间关系理解能力,音乐能力,躯体运动感觉能力(bodily-kinesthetic)和两种个性方面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inter-

  • 标签: 理解能力 语言能力 逻辑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 多重智力
  • 简介:应激是心理病理的素质一应激模型中提及的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尽管如此,大多数素质一应激模型的研究者忽略了对应激现象(特别是心理应激现象)的科学探索,以致在所提出的许多理论模型中混淆了应激、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概念,没有论及心理应激何以发生以及影响心理应激的各种因素。以下专门阐述应激和心理应激的基本概念、应激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心理学的应激理论,以及心理应激同健康和疾病间的复杂关系。

  • 标签: 应激模型 心理生理 心理应激 致病因素 科学探索 应激反应
  • 简介:对于从事本土社会心理与行为嬗变的研究者来说,当前社会转型期提供了宝贵机遇,公私嬗变以及其下的公私实践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文化心理学因强调和关注文化与心理的动态互依性而更具适切性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基于其所根植的'(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框架,区分了两种互生互构的'公私'——'作为文化要素的公私'与'作为心理倾向的公私',进而基于'前者相对于后者具有客观性、强制性与普遍性'这一事实,首先以'作为文化要素的公私'为焦点,对其生成逻辑、结构、历史传承性进行了理论探析,并建构出了公私生成及嬗变分析的理论模型,而后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公私实践中的公私嬗变'以及'公私嬗变下的公私实践'研究进行了预备性研讨。

  • 标签: 社会转型 公私观 公私实践
  • 简介:通过对361名具有不同的学科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被试进行学习的测查,发现不同经验群体在学习的可控性、学习的速度、知识的组织性以及知识的稳定性等学习的四个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 标签: 不同经验群体 学习观 从业者 大学生 学习能力
  • 简介:因果,是佛教中一个常见而又很容易被误解的重要概念。因果,其实是因缘果报的简称。在佛教中,因果与业力密不可分。佛教的因果包含了五大基本规律:因果不虚、因果不乱、因微果著、自作自受、众缘和合。也就是说,因果具有真实不虚性、善恶不乱性、增长增值性、自作自受性、错综复杂性五大基本特性。正确认识佛教的因果,对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明了并深信佛教的因果,能真正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调整负性的认知与行为模式,有效对治和化解指责、抱怨、嫉妒、嗔恨等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并能激发和培养接纳、敬畏、感恩、慈悲等正向心态与优良品质。当然,佛教的因果在心理治疗的应用中,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与注意的。

  • 标签: 佛教 因果 心理健康
  • 简介:文章认为,人生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建构,同时要贴近现实生活,解答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大量具体的人生问题。因此,人生不应只是为伦理道德领域所关注,同时也应成为心理学视野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人生研究中存在的欠缺。基于现代社会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笔者提出健康人生的概念。从人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的角度来对人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 标签: 健康人生观 心理健康 社会价值取向 人格修养
  • 简介: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价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价值取向理论。价值取向理论的假设结构模型包括四种价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价值取向量表,以974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构的存在,理论结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价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标签: 价值观 取向理论 结构 实证
  • 简介:采用自编的,探讨了中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知识学习在总体上还是建设性的;(2)不同性别、文理科学生在知识学习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初中生的知识学习比高中生的知识学习更具建构性;(4)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知识学习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知识学习过程、知识价值、知识学习态度是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预测变量.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学习观 学习成绩
  • 简介:不久前,笔者有幸随一个代表团出访美国旧金山市,团员们惊讶地发现,从旧金山的机场到城市建设,均落后于上海,他们惊呼,美国落后了。的确,美国虽然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但在某些方面又确实落后了。

  • 标签: 美国人 奉献观 务实 旧金山市 城市建设 科学技术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 标签: 社会性格 社会转型时期 分类研究 社会发展 性格结构 影响作用
  • 简介:采用自编的“互动教育效果及影响因素问卷”,对电大金融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在远程开放环境下的学习特征及其差异。结果显示:该问卷包括“教学艺术”、“活动吸引力”、“材料丰富性”和“途径便利性”等四个因子,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目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在这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互动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远程开放教育 学习特征 互动 金融类课程
  • 简介:朋友跟我说,现在的人太烦躁,生活也太匆忙,若要寻找另一半的话,一定要找一位能静下心来看一朵花开的人。言谈的瞬间,我有一种微微的感动。我们都在匆匆忙忙地工作,生活中来来回回地每日奔忙,

  • 标签: 开放 生活 朋友
  • 简介:通过在一个幼儿园中班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戏剧性游戏的实验研究,发现不论用间接故事法,还是用情境观察法测定,实验班幼儿的分享、谦让、合作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都优于控制班,表明社会戏剧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戏剧性游戏 分享 谦让 合作 互助
  • 简介:德裔社会学家诺贝特.爱理雅斯的《文明化进程》是礼仪研究领域的名著。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在三种新的社会理论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该理论和礼仪研究。爱理雅斯认为,西欧社会在中世纪末以后经历了一个”文明化”的过程,即人们更能够克制自我,言行举止更为谦恭有礼,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暴力的垄断,二是社会相互依赖性的增强。这一理论在文明化进程的一般性、历史起源及真实性等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礼仪研究和三种新社会理论可以在如下的条件下相互增益:福柯式的权力重新获得主体,公民社会有必要关注非政治动机,而自我认同则可以突现其历史性和日常性的一面。

  • 标签: 礼仪文明 权力 公民社会 自我认同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投射测验法分离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内隐人格,然后通过效价匹配实验和错觉关联实验,初步探讨了内隐人格对他人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性格、能力等不同人格属性有共通一致的内隐;(2)固存的反面就是渐变,它们是同一维度的两极;(3)与渐变观者相比,固存观者更易以一种评价性方式知觉他人信息;同时,渐变观者不像固存观者那样对他人特质作出静态判断,而是集中注意力于理解他人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

  • 标签: 内隐人格观 他人知觉 投射测验 效价匹配 启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