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考察夏墨迹测验Exner综合系统常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将来自16个国家的18篇夏综合系统正常成人的研究结果,与Exner新版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综合系统的全部113个变量中,有23个变量在联合样本与Exner常模间存在显著差异,包括被试的资源、能力、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且均为Exner常模样本结果更加优秀。结论:新版夏综合系统常模具有一定的偏差,存在偏好倾向,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对被试的低估甚至做出假阳性的诊断。

  • 标签: 罗夏综合系统 Exner常模 元分析
  • 简介:通过《团体图形镶嵌测验》从201名大学生中筛选出48名具有典型场独立与场依存特征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Eyelink2000型眼动仪,研究探讨不同认知风格者注视夏墨迹图时的眼动规律及其反应特点.结果显示:(1)在自由反应阶段,场依存者眼跳次数少,平均眼跳距离大,而反应时和注视次数都较少;场独立者反之.且图片颜色对被试反应有显著影响.彩色图片眼跳次数多,平均眼跳距离小,而反应时和注视次数都较多;非彩色图片反之.(2)在提问阶段,场认知风格在该阶段主效应显著,且一般眼动指标的规律与自由反应阶段的一致.有色彩反应(C)的反应时、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均显著大于没有色彩反应(UC)的.(3)反应规律:不同认知风格被试的运动反应次数差异显著,场独立者多于场依存者.

  • 标签: 场认知风格 罗夏墨迹测验 眼动
  • 简介: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山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呈现的关系。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中,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一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本文还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呈现的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总结,期望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山模型 生命周期 自我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