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说到唱歌就唱歌,说到唱戏就打锣。乐得周围人人赞,妹妹团圆好唱歌”。这是生活在都柳江畔家人中的一首酒令歌。酒令歌,声情并茂,通俗易懂,十分动听。

  • 标签: 侗家 酒令歌 宗教 歌词内容
  • 简介:震憾人心的“江上歌”出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巨洞侗寨。巨洞,距从江县城30公里,全村207户,1100多人,地处321国道和都柳江中段,交通便利,民居民宅,依山傍水,吊脚木楼,鳞次栉比。巨洞侗寨魂牵梦绕,山,是那么的清,水,是那么的绿,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好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使人心旷神怡。

  • 标签: 人心 侗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交通便利 田园风光 从江县
  • 简介:听人说,贵州省天柱县侗寨“三门塘,有一个功能特殊,不同于一般老人会的“老人会”。怀着好奇,我专程走访了三门塘。据寨中人讲,在明、清时代三门塘是清水江木材集散地,内江放下来的小木排,要在此改扎成大排,外江的木商云集于此购买木材,木材交易十分繁忙,人们整日忙碌在木材生意中。遇到家中老人去世,心情悲痛,加上生意红火,怕因丧事耽误,不知如何处理,也就草草行事;

  • 标签: 三门塘 生意 交易 木材 集散地 购买
  • 简介:侗族是一个传统上长期只有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侗族社会历史、故事传说、产生、生活、习俗、信仰等,都是靠口头文化世代传承下来的。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是不稳定的、易丢失和变异的,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和阻碍音乐文化的发展。而文是基于语语音而形成的符号,它是语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文在音乐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音乐文化 侗族 文化传承 社会历史 口头文化 侗语
  • 简介: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时掌握世纪初侗族代表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和汉双语教学情况,笔者于2009年4月上旬到从江、黎平、锦屏、天柱四县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报告于下:

  • 标签: 调研 黔东南 语文 科学发展观 教学情况 语言使用
  • 简介:一切众生无始来今由惑造业,因业感报,惑、业、报三,如恶叉聚,起则俱起,互为由藉。所造恶业,无量无边,牵引有情,流转六道。《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今虽觉悟,归向佛法,苟不忏除过去现在恶业罪障,则凡所修持,辄多障缘,曷克成就道业,故须忏悔业障也。

  • 标签: 天台智者大师 中国 佛教研究 台宗
  • 简介:本书全方位地综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密的哲学思想,即依十种史料对密的事迹、著述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史学的观点叙述密所处中唐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与士大夫交往的情况;以翔实的学术资料阐述密哲学思想中“三教会通”和“教禅一致”两大组成部分;

  • 标签: 宗密 哲学思想 思想背景 三教会通 学术资料 思想家
  • 简介:上海市道教协会原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白云观代监院吕安道长于2002年2月14日中午12时,因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驾鹤登真,享年91岁。

  • 标签: 缅怀 道教协会
  • 简介:从北京往北,过古北口,从古北口再往北,到内蒙赤峰,从赤峰再往北走,在翁牛特旗乌丹镇查干布热山北向的九座山冈之下。会遇见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梵寺,里面住着二三十位蒙古族喇嘛。他们的住持是常年住在北京的第五世丹迥·冉纳班杂活佛(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

  • 标签: 翁牛特旗 佛教寺院 蒙古族 佛学院 北京 赤峰
  • 简介:在佛教修持法门中,净土法门是最方便可靠的。印光大师曾称赞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蒙”。历代各祖师,有许多都是“教研本,行在净土”。佛教的修持,贯通在“信、解、行、证”上,净土法门更是如此,首重在信,同时还要行解相应,才能巩固信愿,在现生中即能获得受用,临终往生解脱。

  • 标签: 《净土宗辞典》 佛教 教义思想
  • 简介:在江西宁国市东南约30公里处,有芦溪村。村庄附近有惠云禅院,占地不大,但布局合理,结构有序,共有大小寺庵寮房三十二间。寺庵周围林峦叠翠,苍松、翠柏、紫竹、枫、栎应有尽有,特别是禅院后门外的几株大铁树更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时光回逝,900年前就从这个小地方走出了佛教—代宗师,人称“定光佛”的杲。

  • 标签: 南宋时期 宗杲 爱国高僧 生平 传教 爱国爱教思想
  • 简介:本文通过对于曹洞创立历史的描述,试图从中总结出事关禅宗宗派兴衰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作者认为,曹洞立史的经验与教训都同样突出,耐人寻味:其成功的经验在于从一开始就注重事理、思想的“回互”,这种强调文化整合的独特气质与马祖系洪州孤军深入、单兵独进的禅界主流迥然有别,成为石头系的逻辑起点和曹洞立的特色所在;其危机亦与此相关,即在立之初思想上过度的早熟性(三代禅者为先驱),特别是在对新义理的生长点缺乏探索,对阐明和发扬本特色的指导性思想体系,未曾及时地、自觉地着手建构。。这个意义上,本文批评了“君臣偏正”范畴之弊端,分析了“使洞山宗旨坠于死型者”的真正原因。本文认为,曹洞立之初的内在危机致使后来在其发展史上两度自断法统,而其绵泽不尽、气力不竭的深厚内力,亦同样有赖其立之初“回互”理论之赐

  • 标签: 曹洞宗 石头系 良价 石头宗 南宗禅 《景德传灯录》
  • 简介:三论的另一个理论范畴是中道,意谓远离边见邪执的一种中正之道。三论认为中道是事物的真实相状,所以称为中道实相。

  • 标签: 实相 中道 事物 意谓 中正 真实
  • 简介:天台人间佛教思想主要体现为:基于心性论,以“一心三观”思想断除人们将世间与出世间打成两截的执见,解除人们对出世间的执着,将人们的兴趣重心拉回到当下,依靠自身菩萨行来获得佛陀之道;对儒家思想的会通体现出具体性与深入性。此种会通,其宗教目的在于,将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的内圣外王理念融摄到菩萨道践行之中。天台人间佛教思想为解决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矛盾可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 标签: 天台宗 心性论 一心三观 人间佛教
  • 简介:隋唐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作为其标志是三论、天台、华严、慈恩、净土、律宗、密宗和禅宗八个中国式的大乘佛教宗派同时并立,交相辉映。佛教史上称之为“八分立”。华严则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宗派。僻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华严的流传情况又如何的呢?以下就此作一番阐述。

  • 标签: 福建 佛教 华严宗 宗教教派 华严学
  • 简介:佛教天台思维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三一”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表现为三种:一是,对立而相即、“会二归一”的“三一”模型;二是,圆融无碍、“会三归一”的“三一”模型;三是,中道实相、“主一”式的“三一”模型。天台“三一”思维模式中最基本的是“会三归一”这种模型,从逻辑上分析,它最初表现为第一种模型,上升至第三种模型。天台“三一”思维模式的核心是“主一”式,它也体现了天台要论证的根本思想——“中道实相”。

  • 标签: 中道实相 性具善恶 一心三观 圆融三谛
  • 简介:三论因依《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立而得其名。因为该宗主张“诸法性空”,所以三论又称为空。因为该宗主张“诸法无相”,所以三论又称为无相或无相大乘。因为该宗主张“中道正观”,所以三论又称为中观。因为该宗主张一切无所得,所以三论又称为无得正观。因为该宗主张破除一切法相,所以三论又称为破相

  • 标签: 法相 中道 中观 哲理 略论 法性
  • 简介:佛陀跋陀罗作为60卷本《华严经》的翻译者,娴于禅定功夫,且曾居庐山两年,向慧远传授佛法,尤其是“念佛三昧”,其对中国华严、禅宗与净土三大宗派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比较分析大正藏及元以前经典记载,有一些失译佛经事实上可以归于佛陀跋陀罗名下。比照佛陀跋陀罗、慧远时期和隋唐以后对“念佛三昧”的理解可以看出早期与隋唐后净土对念佛三昧所能达到境界的理解。他和鸠摩罗什对色空的理解更阐释出他所传达的佛教中观见,尽管历史上龙树的大量中观论著由鸠摩罗什所翻译。

  • 标签: 佛陀跋陀罗 华严宗 禅宗 净土宗 念佛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