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8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近日,北京、甘肃、陕西、河南、湖南、四川、江苏等多省市佛教协会召开相关会议,传达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认真贯彻落实九届三次理事会会议精神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理事会 精神 省市 佛协 学习
  • 简介:今天大家欢聚一堂,隆重集会,共庆《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六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多年来为《中国穆斯林》杂志倾注大量心血和热情奉献的所有采编人员、工作人员、专家、作者及广大穆斯林读者,致以热烈的祝贺!

  • 标签: 穆斯林 时代精神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大众 杂志创刊 宗教事务
  • 简介:金刚萨埵忏悔法是藏传密教前行的基础修行内容,本文尝试从现代精神分析视角解读金刚萨埵观修方法的神秘外貌下所蕴含的心理机制,阐明其中触及并试图修复的人类深层心理创伤,指出金刚萨埵修行乃是通过直觉性的运用人类童年本具的想象性内化和自我内在对话能力,将人生最主要的三大创伤:口腔阉割、肛门阉割、生殖器阉割及随之而引发的诸多人格障碍,在持续的观想念诵中一一面对、修复,从而为后面的密法正行奠定基础。

  • 标签: 金刚萨埵 精神分析 创伤
  • 简介:法显(334-420),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他所著述的《佛国记》对中国西北及中亚、南亚、东南亚30多个国家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以及社会发展、经济制度都进行了详细记述,其丰富的内容不仅被郦道元的《水经注》引用,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多种版本在全世界传播。

  • 标签: 中国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佛缘
  • 简介: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造纸术和印刷术很早便走向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广泛传播到西方,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最早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据记载,伍麦叶王朝(661—750)覆灭后,造纸术由中国传入。

  • 标签: 中国文化 造纸术 印刷术 《古兰经》 传播 西方文化
  • 简介:清真寺楹联是一种以中国化民俗方式实现的文化融合。清真寺楹联的传承发展、布局搭配、联语用词等,成为伊斯兰中国化发展和阐扬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一种鲜明标志性载体。

  • 标签: 清真寺楹联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 标签: 回儒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十二药叉出自《药师经》,是佛教最著名的药叉神。十二药叉信仰的组成既有名称、眷属、形象、咒语、手印、种子字等基本内容,以及十二药叉与药师佛十二大愿、本地身之关联等扩充部分,还有重视宗教实践的召请、供养、祈愿等仪轨部分。在十二药叉信仰发展过程中,与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十二月神等诸多中国文化符号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展现出一种丰富多彩且极具中国化特色的信仰形态。

  • 标签: 十二药叉 药师佛 药师经
  • 简介:“菩提伽耶佛像”先于七世纪中叶时,经由高僧玄奘和使者王玄策等人介绍到唐都,其表现是作触地式手印的单体坐佛。这一佛像类型刚传入中国时,被认作是菩提伽耶大菩提寺中圣像的摹本。七世纪末首见“菩提瑞像”的名称,并且在各地广为流传。然而,中国地区的触地印佛像中,很大一部分都装饰有耳环、项链、手镯或王冠.具“装饰佛”或“宝冠佛”的特征。本文认为中国唐代的“触地印装饰佛像”,是由“菩提伽耶佛像”与“装饰佛”两种不同的佛教图像融合而成的新图像,并分析它在中国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及其后的流传。

  • 标签: 触地印装饰佛像 菩提伽耶佛像 装饰佛 瑞像 武则天 敦煌
  • 简介: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这种思想的转变也直观地体现在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变化之中。通过不同时期表现佛教寺院建筑形态的壁画,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早期关键性的演变,同时为了解佛寺建筑中国化的过程提供图像见证。

  • 标签: 寺院建筑 中国化 图像 壁画 佛寺 外在表现形式
  • 简介: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4月目录前言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二、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三、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四、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标签: 宗教信仰自由 法律保障 政策 实践 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简介:由于基督教的叙事话语最早进入西方文化的世界,经过希腊罗马化的过程,形成西方基督教的神学传统。当西方基督教再由宣教士传向世界时,信仰己是经西方化的框架所构作。当其遇到庞大的另一种文化,如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会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冲撞的情况。在中国单讲处境化是不足的,因处境化观点是只从宣教意义上,为了传福音之目的而作的。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化 社会作用 当代中国 基督宗教 西方文化
  • 简介:赵紫宸先生曾在谈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时,虽谦言自己浅学而不敢给中国文化下一个定义,但认为中国文化有其荦荦大端,可扼要归纳为三端,即中国的人生观、中国的艺术、中国的宗教。这样的归纳可能过于简约,但也不无道理。在赵先生看来,中国文化首先的倾向是对人生观的重视。中国人的人生观大体而论不过是儒家的人生观,且是孔孟之所传的人生观。

  • 标签: 中国文化 基督教 人生观 中国人 归纳 宗教
  • 简介:今天在这里召开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第四届会议,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谋划安排今后几年工作的思路和任务,调整新一届委员会委员,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思想体系 中国特色 经学 委员会 宗教事务
  • 简介:世基联(WCC)总干事奥拉夫·维特牧师一行于2018年1月7日至16日访问中国教会。此次访问将开启世基联成立70周年庆典的序幕。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基督教两会总部和华东神学院、西安教会和陕西圣经学校等,还应邀在北京崇文门堂和缸瓦市堂证道。

  • 标签: 中国教会 代表团 访华 信徒 华东神学院 周年庆典
  • 简介:2018年11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杭州市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8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杭州举行。中央统战部副巡视员裴飚,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昌明,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杭州市民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唐明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明生法师、心澄法师、宗性法师、静波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潯、宏度法师、怡藏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杭州市 交流会 宗性法师 党组副书记 副秘书长
  • 简介:2018年11月16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杭州市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8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杭州隆重开幕。中央统战部副巡视员裴飚,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昌明,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杭州市民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唐明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明生法师、心澄法师、宗性法师、静波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宏度法师、怡藏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向学法师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主持。光泉副秘书长,张仲灿副书记,钟昌明副主任,演觉副会长先后致辞。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杭州市 交流会 党组副书记 宗性法师 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