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法显(334-420),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是中国佛教史上高僧,卓越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大师,杰出旅行家和翻译家。他所著述《佛国记》对中国西北及中亚、南亚、东南亚30多个国家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以及社会发展、经济制度都进行了详细记述,其丰富内容不仅被郦道元《水经注》引用,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多种版本在全世界传播。

  • 标签: 中国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佛缘
  • 简介:本文以中国神学函授教育发展为线索,回顾神学函授教育历史。从函授科创办到停办再到开办,几经波折神学函授教育,依托神学院来开展办学,这使神学函授教育和神学院成为不可分割整体。早期神学函授教育成为一种办学和培养方式,使神学教育达到更大范围推动;近代神学函授教育,为中国神学教育和神学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回顾从神学函授教育开办以来时间、相关的人员、课程安排等信息,从函授教育历史脉络来看神学函授教育,思考神学函授教育发展途径。以1989为一个时间点,进行中国神学函授教育前后叙述。因为,1989中国神学函授教育新开启,'正规'神学函授教育正式以文件形式,报请国家来审批,经过各方努力和筹备,金陵协和神学院神学函授教育开始了新的篇章。通过对神学函授教育历史脉络把握,可以带来我们今天对神学函授教育思考和对未来神学函授教育憧憬。

  • 标签: 神学函授教育 函授科 金陵协和神学院
  • 简介:本刊讯4月13日.由北京市延庆区佛教协会、延庆泽润寺承办“一诚长老圆寂百日座谈会”在延庆举行。来自北京市延庆区人大、区政协等部门同志,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一诚长老法子、弟子.以及各界嘉宾5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 标签: 座谈会 圆寂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纪念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6月29日,四川省天主教宜宾教区在纳溪天化宾馆举办传达学习全国“一会一团”制定中国化五规划纲要》暨教区2018上半年工作总结会。宜宾教区各堂区神父、修女,教区管委会常委等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民宗委,省“两会”,宜宾市、泸州市等市、县统战民宗部门领导应邀莅会。

  • 标签: 工作总结会 宜宾市 中国化 天主教 教区 学习
  • 简介:《杨弼臣阿衡纪念碑》,1917由“镇江回教同人公立”。据其后人回忆,纪念碑采用地产青石雕琢而成,阴刻,厚重而精致。碑文由近代民族教育先驱童琮撰写,上海著名书画家金吉石书丹,碑文手稿原件一直由杨弼臣阿訇之子杨德培保存。20世纪90代,杨德培阿訇后人举意把德培阿訇部分书法作品连同这幅珍贵手稿捐赠给上海市伊协,作为永久纪念和保存。

  • 标签: 纪念碑 镇江 20世纪90年代 氏族 回族 考释
  • 简介:作为中华文明象征,造纸术和印刷术很早便走向世界,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也广泛传播到西方,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国造纸术最早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据记载,伍麦叶王朝(661—750)覆灭后,造纸术由中国传入。

  • 标签: 中国文化 造纸术 印刷术 《古兰经》 传播 西方文化
  • 简介:清真寺楹联是一种以中国化民俗方式实现文化融合。清真寺楹联传承发展、布局搭配、联语用词等,成为伊斯兰中国化发展和阐扬中国伊斯兰文化一种鲜明标志性载体。

  • 标签: 清真寺楹联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女巫是巫术研究中重要课题,也是巫术研究者关注重要方面。对百来国内外女巫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地介绍,对国内巫术研究者当有极大补益。

  • 标签: 女巫 巫术
  • 简介: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正道。

  • 标签: 回儒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十二药叉出自《药师经》,是佛教最著名药叉神。十二药叉信仰组成既有名称、眷属、形象、咒语、手印、种子字等基本内容,以及十二药叉与药师佛十二大愿、本地身之关联等扩充部分,还有重视宗教实践召请、供养、祈愿等仪轨部分。在十二药叉信仰发展过程中,与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十二月神等诸多中国文化符号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展现出一种丰富多彩且极具中国化特色信仰形态。

  • 标签: 十二药叉 药师佛 药师经
  • 简介:“菩提伽耶佛像”先于七世纪中叶时,经由高僧玄奘和使者王玄策等人介绍到唐都,其表现是作触地式手印单体坐佛。这一佛像类型刚传入中国时,被认作是菩提伽耶大菩提寺中圣像摹本。七世纪末首见“菩提瑞像”名称,并且在各地广为流传。然而,中国地区触地印佛像中,很大一部分都装饰有耳环、项链、手镯或王冠.具“装饰佛”或“宝冠佛”特征。本文认为中国唐代“触地印装饰佛像”,是由“菩提伽耶佛像”与“装饰佛”两种不同佛教图像融合而成新图像,并分析它在中国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及其后流传。

  • 标签: 触地印装饰佛像 菩提伽耶佛像 装饰佛 瑞像 武则天 敦煌
  • 简介: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思想外在表现形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历程。这种思想转变也直观地体现在佛教寺院建筑风格变化之中。通过不同时期表现佛教寺院建筑形态壁画,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早期关键性演变,同时为了解佛寺建筑中国过程提供图像见证。

  • 标签: 寺院建筑 中国化 图像 壁画 佛寺 外在表现形式
  • 简介: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4月目录前言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政策二、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法律保障三、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四、宗教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标签: 宗教信仰自由 法律保障 政策 实践 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简介:由于基督教叙事话语最早进入西方文化世界,经过希腊罗马化过程,形成西方基督教神学传统。当西方基督教再由宣教士传向世界时,信仰己是经西方化框架所构作。当其遇到庞大另一种文化,如中国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会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冲撞情况。在中国单讲处境化是不足,因处境化观点是只从宣教意义上,为了传福音之目的而作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化 社会作用 当代中国 基督宗教 西方文化
  • 简介:三、深入中国穆斯林田野之思问:您在宗教学研究领域成果丰厚,提出了很多有创建性理论,您提出宗教研究者要"在信与不信之间",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对信教者要有真切关怀和理解,内心感通。基于此,您结交了很多不同宗教界朋友,就伊斯兰教界来说也是如此。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智慧 经验 教学研究 宗教界 穆斯林
  • 简介:一、从哲学研究到宗教学研究问:尊敬牟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中国穆斯林》杂志专访。我们知道,您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开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者说是什么机缘让您走上宗教学研究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中国哲学研究 智慧 经验 教学研究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