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冯契的哲学宗旨是“转识成智”,即从知识之学到智慧之学,具体说来就是“理论为方法,理论为德性”。本文拟以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和科学方法论革命为背景,从冯契对中国近代逻辑思想革命的总结和超越的角度,对冯契先生“理论为方法”的辩证思维方法进行一些探讨。文章认为,金岳霖是使认识论和逻辑在现在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个人。而冯契的逻辑思想研究,既吸收了近代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已被普遍接受并已中国化了的西方逻辑和科学精神结果,又对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挖掘、发挥和继承。冯契对辩证逻辑的杰出贡献,在于他根据中外逻辑思想相结合而提出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构想——按照“类、故、理”三组范畴来安排逻辑范畴体系。

  • 标签: 冯契 逻辑思想 逻辑范畴 辩证逻辑 西方逻辑 超越
  • 简介:张之洞与江苏近代工业的兴起唐文起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为了推动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学术研究,全面探讨张之洞在中国近代过程中的贡献和地位,吸取其历史经验教训,于1997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了“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学术讨论会”。本人对张之洞的...

  • 标签: 张之洞 近代工业 中国近代史 张謇 工业史 缫丝厂
  • 简介:"世界历史"观念作为我们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理论框架,起源于希腊化时代;中世纪,它融入宗教哲学,完成了哲学转向.近代以来,理性取代了上帝,"世界历史"观念随之转向认识论,并逐步成为孕育欧洲中心论的温床.近代早期,维柯与伏尔泰为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确立了基本的范式,这种范式大大削弱了中世纪"世界历史"观念广泛具有的实践性.自康德始,近代"世界历史"观念以德国思想家为其表述者.康德的创造性表现在,他认为普遍世界历史的存在,首先是人们以某种预想为线索进行撰述的结果;赫德尔则以强调个体的特殊性与历史性的方式来撰述世界历史.西方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他的世界历史思想代表着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的确立与完善,同时意味着中世纪普世主义"世界历史"观念的彻底破产.

  • 标签: 历史认识论 世界历史 理性 欧洲中心论
  • 简介:中国近代伦理观念经历了一个变革过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潮同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旧思潮进行了较量,而进步思潮的主流属于前期的改良主义思想和后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形成、产生和发展,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为基础,以近代西方伦理学说的输入为条件,以改造中国传统思想、促成中西文化思想的溶合为途径。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在接触和吸取西方文化思想过程中,曾力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这种伦理思想,在激励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批判封建纲常伦理,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提供道德依据等方面起了历史进步作用。国际国内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西方有关理论思想的移植,它对封建伦理并没有作出系统地批判性总结,更未能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过统治地位。

  • 标签: 伦理思想 文化思想 思想体系 自由发展 康有为 资本主义经济
  • 简介:<正>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变革,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第一步。近十年来,这一问题正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但对它的进程、特点、成就、影响尚有待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历史背景,对这场变革的某些特色作一些说明。

  • 标签: 哲学变革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创造性转化 梁启超 西方近代哲学
  • 简介:<正>实证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从哲学的逻辑演进看,实证主义的理论先导可以上溯到近代西方的经验主义,而其更广的历史背景则包括近代科学的发展。经验论传统的制约,使实证主义将哲学的领域主要限制在现象界,拒绝论证可经验的现象之外的问题;近代科学的凯歌行进,则使实证主义极为注重实验科学及与之相关的逻辑与方法论,并力图实现科学的统一及哲学的科学。实证主义的如上趋向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哲学走向近代的历史需要。自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东渐的西学从声,光、电、扩及哲学观念,实证主义便被系统地引入了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哲学冲撞、交融,成为近现代中国引人瞩目的哲学思潮。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在其衍化过程中,历经数代,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种变迁、演化在中国近代也几乎——得到了再现。

  • 标签: 西方近代 逻辑实证主义 实用主义 近代西方 伦理学 中国近代
  • 简介:<正>长期来,孔子是中国的“至圣先师”,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但是,在近代,孔子和儒学却受到新学家们越来越猛烈的冲击。中国近代的批儒反孔斗争,是中国近代的社会大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反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文化重建运动走向深入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大事,也是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大事,其影响是巨大的,其中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 标签: 批儒反孔 中国近代 孔子思想 康有为 儒学 梁启超
  • 简介:江苏近代民族工业是在西方列强武力侵略刺激下,在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兴起的.它们的启动与江苏传统工场手工业虽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但从价值观念角度来考察,明清江苏商品经济的发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近代工业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与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近代工业开始兴起的时候,无论是人们的理念或是外在的环境,都容易接受这一全新的生产方式.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江苏近代民族工业形成了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南北发展不平衡、开放性、波动发展等特点.

  • 标签: 江苏 近代 民族工业 发展特点 轻纺工业 启动模式
  • 简介:近代民族航运企业与外国在华航运企业的关系李宝民中国近代的民族航运企业是在航权丧失、传统帆航业衰落、外国在华航运企业垄断航运市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艰难曲折。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这种艰难、曲折的发展,从而正确地反映其发展的历程,本...

  • 标签: 航运企业 招商局 航运市场 中国近代 轮船公司 《申报》
  • 简介:中国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内容丰富,思想驳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道家的否定人类社会文明和儒家的称颂尧舜、讴歌“三代”的退化历史观;二是以“五德终始”说和“一治一乱”说为代表的循环历史观;三是主张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交易进化历史观,其中,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是儒家的颂扬“三代”的退化史观和“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到了近代,由于社会历史发生了大变动,又受到西方进化论思潮的影响,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便转变为近代历史进化论。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变易进化历史观,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近代历史进化论的开创者是康有为。他的“三世”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但它采取了传统经学的形式。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批判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论和其他非历史主义观点。近代历史进化论取代传统的变易史观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其中有批判,也有继承。

  • 标签: 历史进化论 社会历史观 达尔文进化论 历史循环论 康有为 五德终始
  • 简介:近代江苏农村家庭手工业与集镇的发展唐文起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特点时指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11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家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

  • 标签: 家庭手工业 近代江苏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村集镇 农村家庭 农村经济
  • 简介: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群己之辩"只是近代的产物.由于试图在"天理"的框架内安放个人或个性,前近代思想家至多只是赋予"己"以有限的独立性.以龚自珍为发端的价值观变革以"天"与"人"的分离为前提,从张扬以往被压抑的个人和个性开始;现代进程带来的社会关系重组导致了新的群体意识的产生.围绕着社会、政治伦理展开的价值观争论,曾经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观点.尽管有过个性解放的高潮,但近代思想家大多更倾向于群己平衡、甚至群己和谐的理想.只是并没有发现有效地实现这一理想的道路,在"群己之辩"方面的价值观变革并未终结.

  • 标签: 近代思想 天理 政治伦理 有限 个人 理想
  • 简介:万历以后的明后期,在我国的自然科学思想中,已经孕育着近代因素。这一因素出现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倡导实学和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想之出现,以及传统科学走向大总结。自然科学思想中的近代因素,首先表现在数学方面。“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对数学作用的认识,排除了神秘主义的象数学,认识到自然界一切事物以“数”作为表现形式,且把“数”作为探求自然和检验客观事物规律“理”的科学认识之基础和方法,接近了近代实验科学的理论认识。运用科学观察和实验手段,是这时期不同于实用科学的又一重要表现。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出现了大百科类型的文化巨子,也是值得注意的动向。因此,在明后期西方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之前,我国的自然科学思想中已经独立地出现了近代因素,它也将缓慢地走向近代

  • 标签: 明后期 徐光启 耶稣会传教士 天文历法 十六世纪 历史条件
  • 简介:中国近代人道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封建道德纲常对人的束缚,但并不否定儒学,而是认为用人道主义阐释的儒学是真正孔子儒学。过去一般认为康有为这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其实不完全如此,康有为实际上是用人道主义改造传统儒学,试图使儒学在近代蜕变为人道主义的新形态儒学。同时,康有为也用传统儒学改造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西方人道主义中的个入主义观念。康有为的这些思想代表着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特点,显示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在近代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 标签: 康有为 人道主义 传统儒学 相互影响
  • 简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开拓──评《近代江南农村》莫永明段本洛教授、单强博士著《近代江南农村》最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江南农村发展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全书4章...

  • 标签: 江南农村 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 新开拓 小农经济结构 社会变迁
  • 简介:史学家把公元1840-1919年这一时期,称作中国的近代社会.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两次大的对外战事:一是由英国人发动的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二是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其结果,都以中国人的失败而告终.许多有识之士由此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于是,催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 标签: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 传统文化 教育理念 中日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
  • 简介:<正>中国儒家学说东传,对日本的政治思想、社会习俗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成为日本一千多年封建统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我国儒学东渐的过程与东进后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就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一般说来,日本古代儒学大致经历了间接移植、直接模仿和日本的三个发展阶段。从晋武帝太康六年(285)朝鲜儒学家王仁携《论语》赴日讲学,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9)日本派遣小野妹子入隋进贡,这三百多年间,是日本间接引进中国儒学的时期,也

  • 标签: 朝鲜儒学 儒家思想 中日文化交流史 儒家学说 日本学者 封建统治
  • 简介:<正>一、传统儒学与东南亚的经济腾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不景气的困境,而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却显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是与传统儒学的复兴有关,正是由于传统儒学的复兴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腾飞。也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完全是由于改变了原有的那种保守僵化的社会模式,积极参与现代商品经济的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与传统儒学根本毫无关联。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恐怕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 标签: 传统儒学 发展商品经济 东南亚 经济腾飞 宗教 儒学的复兴
  • 简介:现代的关键是人的现代,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我国现代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①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一般较注意智力开发,而忽视人才资源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即人格资源的开发问题。...

  • 标签: 人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现代人格 人格类型 自由人格 社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