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儒家“天人合一”说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它有时是在“本然”意义上使用,有时则是在“应然”意义上使用。本然的“天人合一是儒家关于天人本来相通、相合与统的理论;应然的“天人合一则是关于人与天在何神条件下能够达到和谐统理想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学说。而在本然“天人合一”与应然“天人合一”之间,还有个“天人”的“实然”环节;应然“天人合一”既是对实然之“天人”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对本然“天人合一”的复归,是儒家视域中的种理想的天人间的最优化状态,是种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天人理论。

  • 标签: 儒家 天人合一 本然 实然 应然
  • 简介: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天人合一”观中“天”与“人”的结合点刘金明“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周易》的宇宙模式则是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最早的表现形式。学术界对《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多有论述,但却没有明确...

  • 标签: 《周易》 天人合 大衍之数 宇宙模式 宇宙生命 “天”
  • 简介:从先秦到汉代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奠立时期,思想家们对天人关系有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式,由此而有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开展的不同向度。《易传》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从天道观的向度展开的,其特点是天、地、人三才并举和推天道以明人事,其“天”主要是自然之天。思孟派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从心性的向度展开的,通过对“心”、“性”两个重要概念的阐发,最终将道德的终极来源锁定在超越的形上之“天”,该派之“天”主要是义理之天,成为后世儒家之“天”的正宗和主流。

  • 标签: 天人合一思想 《易传》 思孟学派 儒家 向度 “天”
  • 简介:荀子天人哲学新诠──兼人在荀子天人哲学中的价值问题王杰人的价值问题是"人学"理论研究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本文试图通过对荀子天人哲学思想的剖析来论述"人"在荀子天人哲学中的价值问题,从而从个思想侧面反映中国传...

  • 标签: 荀子 人哲学 人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价值问题 《天论》
  • 简介:命不是个现成的东西,而是天人授受之际的那个发生。天之授,命也;人之受,义也。义是命之义,义之所据即在命中;命是义之命,天之授须人之义方成其为命。如此,人非创造命,亦非命的附属品,而是命的生成的必要条件。此之谓“义命合一”。

  • 标签: 天命之理 气数之命 天之几 己之权 义命合一
  • 简介:张九成提出"念动于中,事形于外",认为内心念虑能够影响外界事物,造成祥瑞灾异及种种自然现象。与汉代天人感应说相比,张九成思想方面消解了"天"的人格神意味,方面把灾异的根源归诸人心念虑,从而将天人感应融入到心学体系中。张九成基于心学的天人感应以气为基础,认为天地之间气流行,人内心的念虑会形成和气或恶气,进而影响万物。通过内心—气—事物的结构,他将自然界纳入到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之中,人是世界变化运动的枢纽。这建构,使天人感应在宋代心学思想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和价值。

  • 标签: 气论 天人感应 慎独
  • 简介:《易经》之卦象到底有没有象征意义,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本文依据有关史料、《易经》卦爻辞和前人的研究,做了肯定的回答和比较系统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易经》在天人问题上的四个观点:(1)天道与人事有统性;(2)自然属性与人格品德相联系;(3)人是天人关系的主体;(4)热爱自然,天人情融。然后,又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伦理和宗教进行了概略的追索,指出中国科学古代曾长期领先而近代落后,中国哲学思维偏重求同,偏重综合、整体和功能结构,中国宗教带有明显的世俗倾向,等等,都与天人合一观有联系。

  • 标签: 世俗倾向 中国宗教 八卦 史料 学术界 象征意义
  • 简介:<正>政治哲学,就其本意来说,是用哲学的观点体认社会生活,用哲学的方法对于政治思想、政治秩序以及人类社会的政治原则进行设计。在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提出了整套的伦理政治学说,其思想学说的每部分,与天人观之间都有着逻辑上的联系。

  • 标签: 传统儒家 等级结构 天人观 董仲舒 人类社会 民本思想
  • 简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阳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的“投入”体验。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把知与行分作“两件”时,已不是“知行本体”,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的关系。“行”是“知”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 标签: 王阳明 心即理 知行合一 现象学 境域
  • 简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阳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的"投入"体验。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把知与行分作"两件"时,已不是"知行本体",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的关系。"行"是"知"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 标签: 王阳明 心即理 知行合一 现象学 境域
  • 简介: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奇逢,面对家国式微、异族入主的困境,遥契孔子通权达变妙境,老而作《易》,求解于天道而终落于人道。他深味易之天人贯通之意涵与现实人生“时遇”之重要,在整体天下意识之下,形成其基于心性学视野下的易学思想。其学说以心性本体为哲学根基,以从道趋时、进德修业之人生关怀为着落,是对《周易》“时”的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孙奇逢 心学 易学
  • 简介:易学具有个言幽明而不言有无的视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的研究表明,从这个视域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之际.天人之际的根本回答不在于流俗所理解的"天人合一",而在于天人相继.通过天人相继,确立的是人的自由以及人道的基本依据.而且,在幽明之故的视野中,还可以生发出中国古典思想对原善问题的基本理解,善不是别的,正是在人道的畛域内发生的对天人之间的存在连续性的努力.

  • 标签: 王船山 易学 幽明之故 天人之际 原善
  • 简介:有关儒家“仁爱”思想的研究,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是“仁”这个字的起源,即它最初的构形以及与此相联的本义。战国玺印文“[身心]”的发现和释读,使人们看到了“仁”字的新的构形,也使重新理解“仁”的意义有了可靠依据。郭店竹简中所有的“仁”字(七十多个)都写作“[身心]”,不仅进步确证了古“[身心]”字的存在,而且提供了有关儒家“仁爱”观念的新文献,为研究“仁”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活力。

  • 标签: “仁爱”思想 “仁”字 身心合一 郭店竹简 儒家 德性伦理
  • 简介:本文认为马浮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境遇、理论凭借、兴趣机缘,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哲学.他认为西学冲击下的中国学术正处于末世,从心性本原疏解中西文化的紧张与对立.本文着重分析他在文化批判、文化价值、文化判教诸层面的致思趋向和理论特点,由此强调中国哲学的内在生命精神.

  • 标签: 马一浮 中国哲学 本原 现代新儒家 心性 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