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把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然而,我国当前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且贫富两极分化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由1978年0.16上升到0.48以上,

  • 标签: “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贫富两极分化 基尼系数
  • 简介:以2017年伊始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讲话为标志,习近平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括时代主题观和国际格局观、树立"地球村"理念、共同体建设的递进性和层次性思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总方略和总目标、坚持共同价值观和基本遵循的思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思想,等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创新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指导着中国外交实践不断走向新胜利;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和"大同"社会理想,又批判地借鉴了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类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 标签: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战略思想
  • 简介: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有着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从逻辑起点上看与形成时的文化境遇有着深度关联,从逻辑进路上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从逻辑归属上看内蕴着丰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共同富裕 传统文化
  • 简介:邓小平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走上革命道路的,陈云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和店员期间走上革命道路的,虽然之间远隔重洋,相距万里,但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情形是相似的,原因是相同的。他们都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都从做工经历中产生了革命要求,都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宣传,这对他们走上职业革命者道路产生了直接影响。

  • 标签: 邓小平 陈云 革命道路
  • 简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理解并贯彻落实好这两大战略,有必要追溯“小康社会”与“从严治党”的提出过程。邓小平于1979年提出“小康”目标后,1985年中央首次正式提出“从严治党”。二者自最初产生就紧密联系,都包含着丰富的实践进程与理论突破。从1979年到1987年,“从严治党”与“小康社会”一起经历了共同迈进的三个发展阶段。回顾这一历程,可以明显地看到推动党建理论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和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 标签: 小康社会 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 党建创新
  • 简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邓小平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完整阐释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是有差别的普遍富裕、是由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是从低级共富向高级共富不断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止两极分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
  • 简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的办刊历程的回顾,倡导在新的时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构建学术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在构建过程中,专业性学术期刊应担负起历史使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学术共同体 建构
  • 简介: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于它是发掘历史智慧的新升华、追问当代世界现实的新答案、开创国际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举措。

  • 标签: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举
  • 简介:在近代政治哲学的演进中,康德的先验逻辑实现了对'意志论'与'理性论'的综合;黑格尔则在批判康德哲学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熔铸'国家—资本—民族—宗教'四位一体的圆环,表征的正是由'货币'与'信用'编织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的展开过程,实质上是寻求一个坚固的支点展开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过程。正是在批判'资本'的基础上,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具有坚实的基础与实现的可能性。

  • 标签: 政治哲学 社会共同体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 简介:关于个人与社群谁更优先和本质的辩论,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伪问题。在黑格尔的自由—权利辩证法政治哲学看来,法权—道德—伦理,以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都是人类自由本质实现的不同方式或环节。它们既不是平行的具有同等价值的罗列,也不是严格按价值或本体论优先次序的前后排列,而是共同构成人类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具体权利获得全面实现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因此,个人与社群或个体自我与伦理共同体,实际上是个体生命中自在统一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品格的外在实现和存在形式,属于个体自我全部内容获得整体性表现的有机构成要素。谁都不是固定静止的起点或终点,它们共同处于人类自由—权利及其社会制度的永恒运动发展中,亦即人类自由和理性精神愈益发展和成熟的历史文明进程之中。

  • 标签: 黑格尔 自由—权利辩证法 个体自我 伦理共同体
  • 简介:共享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了把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推动学术界关于共享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吉首大学、

  • 标签: 理论与实践 共同富裕 会议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中心 吉首大学
  • 简介:当前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解决。然而,当今时代的任何一种拘泥于民族国家视域的国际关系理论——无论是世界体系论还是霸权转移论,都无法用来指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看法,反倒是《共产党宣言》中的国际主义立场和两大阶级对关系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抓住主线。但考虑到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们需要对当今时代的两大跨国阶级重新进行分析,梳理出它们各自所占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认准敌我友,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跨国阶级 跨国金融资本 统一战线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创新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其理论基础、战略依据、国家实力、利益抉择等方面的独特生成背景与内在逻辑。中国提出这一理念,实现了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通过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合作共赢、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开展对外援助、以国家利益为基点解决外交争端、以公共外交行动强化人文交流,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贡献。

  • 标签: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战略思想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战略判断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息息相关。2016年11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华东地区高校第二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20多所高校的近30位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从中国道路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