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患者,进行术后病情观察,报告了脑水肿患者需要观察的内容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患者出院时HAMD评分为(15.5±0.4)分,护理前GCS评分为(5.6±0.2)分,护理后GCS评分为(14.2±1.3)分,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异常并正确处理,能帮助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

  • 标签: 脑水肿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脑中心疝的发生原因、临床诊断和有效的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胰腺炎(TP)是继发于胰腺损伤的一种急性非感染炎症。TP在胰腺损伤后可因镇痛剂或其他器官损伤掩盖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或误诊,后期易继发感染胰腺坏死(IPN)。目前,TP治疗提倡阶梯式治疗策略,以微创外科为指导,兼顾多发伤救治、炎症控制、感染坏死清除等原则,贯穿胰腺损伤及IPN处理这两个重要环节。

  • 标签: 胰腺炎 创伤性胰腺炎 感染胰腺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引发脂蛋白(a)异常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外科住院部的80例创伤患者进行脂蛋(a)、血脂项目和心肌项目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创伤患者中有22例患者在血脂项目和心肌项目结果正常而脂蛋白(a)却异常升高。结论非心脑血管疾病的创伤患者脂蛋白(a)异常升高的原因,可能与机体发生的应激反应有关。

  • 标签: 脂蛋白a 创伤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凝血病(TIC)是创伤早期内源因素引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具有病理机制复杂、表型多样、多因素参与、时间敏感和死亡风险高的特点。在传统凝血筛查基础上,联合粘弹性凝血检测和输血评分可促进对TIC的早期识别。对于TIC的发病机制、检测技术、诊断标准和预测评分的研究尚存在许多空白和不一致,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标签: 创伤性凝血病,创伤 粘弹性凝血实验 大量输血预测评分
  • 简介:摘要非创伤臂丛神经损伤包括特发性臂丛神经炎、原发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癌、放射臂丛神经损伤、胸廓出口综合征、医源性损伤等,临床表型复杂,可累及臂丛的任何神经。肌电图检查能帮助确定臂丛神经损伤的程度;核磁共振和超声可发现臂丛神经结构的异常,辅助诊断。

  • 标签: 臂丛神经病 非创伤性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创伤骨外露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骨外露患者,分别进行Ⅰ期、Ⅱ期及保守治疗。结果80例创伤骨外露患者,经过治疗,治疗有效率93.75%(75/80),其中,骨及创面完全修复且功能恢复较好75例(93.75%);关节功能受损4例(5.00%);截肢1例(1.25%)。住院时间54-65d,平均住院天数(58.87±2.14)d。结论对创伤骨外露患者采取复合组织瓣、植骨、肌皮瓣及皮瓣修复,依据创面污染情况实施手术方式。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伤性骨外露 修复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疗法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却缺乏专家共识。鉴于此,共识制定组邀请国内30余名一线神经外科重症专家,以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为依据,围绕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使用剂量、频次和给药方式等问题,筛选出初步推荐意见,再结合德尔菲法评价意见最终确定19条推荐意见,以进一步规范高渗盐水疗法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脑水肿 颅内高压 高渗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脑膜瘤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辅助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比较,患者脑水肿量化指数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脑膜瘤术后,利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术后脑水肿的消退。

  • 标签: 脑水肿 高压氧辅助治疗 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疼痛伴有失血、失液、低血容量的一系列症候群,是一类极为常见的急危综合症。对病人实施早期急救护理,快速有效的抢救休克病人生命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本组156例多发性创伤病人迅速采取一听、二看、三模、四测压的方法,快速开通2~3条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控制出血、监测生命体征。结果使153例患者得到了积极抗休克治疗,收缩压在30分种内均升高4Kpa(30mm/Hg)后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其中3例合并严重胸外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创伤休克急救护理中强调时间概念,即在医师到达前主动实施初步的抢救措施。按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按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