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并探讨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手术患者交接中,比较实施前后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交接时间和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后,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7%降低至0.65%,交接时间由5-10min降至1-2min,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由90.4%提高至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手术患者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提高了安全性,缩短了手交接时间,实现了交接的过程质控。

  • 标签: 手术患者 标准作业程序 患者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工作,对照组则采用普通的护理,结果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在风险事件的发生程度概率上,实验组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的临床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小儿哮喘行雾化吸入治疗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行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哭闹、不配合现象的发生率,改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提高雾化吸入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路径单对住院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4月,市一宝山分院产科病房在院产妇226例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产科健康教育路径单对产妇进行宣教及护理。另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月在院产妇24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宣教及护理。结果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操作掌握考核、出院时及42天内纯母乳喂养和护士对使用表单进行宣教工作认可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母婴病区内对产妇实施临床路径宣教单进行每日健康宣教,有利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提高出院纯母乳喂养率,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宣教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路径单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母婴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技术达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产妇对母婴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技术达标情况分别是94.74%和97.37%,对照组结果分别是52.63%和55.26%,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可以增强对母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的技能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结果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结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都较好,但是护理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分别是(7.08±2.22)分、(85.99±14.19)分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评分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可以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2例吸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一次性普通吸氧管和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给氧。结果两组患者吸氧的依从性及护士的工作时间、微生物学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给氧可明显减少患者的不适,缩短护士工作时间,减少细菌感染率,避免院内感染,保证患者用氧安全。

  • 标签: 一次性除菌吸氧管 护士工作时间 依从性 微生物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妇科肿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妇科肿瘤区护士60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措施,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带教,观察两组护士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士及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妇科肿瘤区护士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士及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能够有效地提高妇科肿瘤护理带教中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表 妇科肿瘤 护理带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2例白内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白内障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脱残率、术后1周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8%明显低于对照组17.11%(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 裸眼视力
  • 作者: 罗远芳陈兴颖张文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质量控制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分别比较我院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前后各一年的护理管理效果,将质量控制实施前(2012年3月-2013年2月)设为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护理管理,将质量控制实施后(2013年3月-2014年2月)设为观察组,给予完善的系统化的标准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质量控制实施前后的两个阶段,患者的十项护理指标(术前探视、术前药物准备、器械准备、术前清洁与消毒、术中在位、术后整理、物品摆放、器械清洁、手术仪器、文书书写)规范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生的满意度分别为85.83%和95.01%,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89.01%和98.22%,护理事故/差错发生率分别为2.13%和0.39%,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手术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获得有效规范,有利于提高手术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医生与患者的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7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7例,分别应用路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病残1-3级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卒中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虽不能明显增进ICH患者痊愈率,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病残、卒中后遗症发生风险,对于增强患者生活能力、减轻家属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告知书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留置时间超过3个月的PICC置管患者200例,采取定期回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常规向患者讲解带管出院的注意事项及具体维护时间。试验组讲解带管出院的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认真阅读并签署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置管患者出院时指导认真阅读并签署发放PICC告知书,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带管出院告知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在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局部止血效果。方法将行介入诊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穿普通的病号裤,观察组穿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均使用1Kg重的盐袋压迫穿刺局部,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瘀斑、血肿、出血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失眠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患者采用可固定沙袋的病号裤压迫止血,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控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病介入 病号裤 压迫止血 革新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儿及家属遵医行为、提高其对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为制定我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健康教育路径提供依据。方法将14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接触点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经过健康教育后,第27天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第10天(P<0.05);试验组第10天、第27天实验组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家属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点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家属护理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接触点 健康教育路径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英语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解决。

  • 标签: 提高 英语 效果 修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9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娩后2h及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短信提醒”肺结核患者院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18例肺结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9例,观察组采用“短信提醒”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遵医嘱行为规律用药142例、按时休息125例、定期复查139例、戒烟限酒116例、合理饮食132例,耐药性35例,复发27例;而对照组规律用药102例、按时休息56例、定期复查86例、戒烟限酒56例、合理饮食86例,耐药性95例,复发79例。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耐药性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开展“短信提醒”随访,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遵医嘱行为,降低疾病的耐药率和复发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短信提醒 肺结核 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