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档案信息减速顶事业服务吴丽萍从1974年我国第一台减速顶诞生至今已走过了22年光辉历程。20多年来,由单减速顶发展成多品种、系列化、多制式调速系统;由人工控制、半自动控制发展到微机自动控制;由路内发展到路外,由国内发展到国外,在140处...

  • 标签: 档案信息 减速顶 服务 中国 作用 信息化
  • 简介:英国道蒂公司于一九五八年开始研究减速顶,并于一九五九年获得英国专利。此减速顶被称为英国道蒂公司第一代减速顶。该顶无外部液压能源液压减速顶,其主要结构由液压缸、导向套和活塞组合件三部分组成。搞清其工作原理,对其各部结构进行剖析如下:1液压缸

  • 标签: 英国道蒂公司 减速顶 结构剖析 液压减速顶
  • 简介:我国减速顶自研制实验到推广应用已经历了23年历程,目前全国铁路大部分编组站都安装了减速顶.减速顶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调车人员作业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车站编解能力,增大了调车作业安全系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减速顶已成为编组站调车作业中不可替代辅助设备,它投入运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十分可观.

  • 标签: 减速顶 中国 铁路 管理 养护 维修
  • 简介:坚持两个“三面向”中国铁路减速顶调速系统发展作新贡献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1994年8月)1序言在纪念中国铁路减速顶20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向填补中国铁路技术空白,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敢于创新精...

  • 标签: 中国 铁路 减速顶调速系统 “三面向” 贡献 中国铁道学会
  • 简介:护轮减速顶是哈尔滨铁路局站场调速技术研究所研制开发种新型调速设备。本文详细介绍了护轮减速顶设计与研制过程,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说明该减速顶必将在国内外铁路编组站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保障现场运输作业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护轮 减速顶 护轮翼 分体式
  • 简介: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于1993年6月22日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学会顾问廖诗权、副理事长宁致远及委员会成员26人出席了会议。委员会主任冷庆主持会议,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罗冬树出席会议并讲话。本着民主办会精神,会议对二届委员会成立三年半来工作做了回顾,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围绕运输生产开展学术活动,成效显著减速顶技术新、专业性强,同时,二届减速预委员会学术活动也很活跃,成效显著。

  • 标签: 减速顶调速系统 发展 中国 铁路 编组站 现代化
  • 简介: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您们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减速顶调速技术学术会议,并隆重、热烈庆祝我国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发展三十周年.大会现在开始.参加本次大会有:铁道部、中国铁道学会、铁路局、铁科院、设计院、通号公司、大专院校以及铁路分局、编组站等路内外单位领导莅临了今天大会,表达了部、局领导对减速顶事业发展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向到会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 标签: 十周年 铁路跨越式发展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开幕词 大会
  • 简介:对TMIS系统运报、电子运报数据来源及形成进行简要论述,对造成分界站两个系统运报数据不致问题涉及TMIS系统确报、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分界站复示系统电子确报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快速有效检查方法和对策。

  • 标签: 分界站 运报一 数据 对策
  • 简介:介绍种新对减速顶壳体内衬套进行润滑方式,它不需将减速顶壳体底部开口销和止冲销拔出,也不需取出滑动油缸,就能往壳体衬套沟槽内注入润滑脂,不但省工、省时、效率高、节省材料,而且润滑效果好.

  • 标签: 减速顶 可控顶 维修 润滑
  • 简介:某站曾发生起溜放车辆脱线事件,现场人员时找不到脱线具体原因,本文对该车辆脱线原因及类似问题预防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标签: 溜放车辆 脱线 减速顶 分析 对策
  • 简介:由中国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TDJ)参与俄罗斯后贝加尔站减速顶调速系统工程于2005年11月6日完工,12月5日TDJ主任吕佰铨、副主任张兵兵等与俄铁股份公司第一副总裁莫罗佐夫、赤塔州州长季尼阿都林、后贝加尔铁路局长季莫非耶夫等参加了竣工典礼。

  • 标签: 哈尔滨铁路局 减速顶调速系统 合作 贸易 科技 系统工程
  • 简介:鉴于南方些铁路站场近年来时常发生雷患,本文简单介绍了防雷及避雷知识,并推荐了适合微机可控顶站场防雷系统及防雷装置。

  • 标签: 微机 可控顶 防雷 系统
  • 简介:利用自动变频技术对空压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提出了改造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该系统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并能降低能耗。

  • 标签: 自动变频 AVR单片机 空压机 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