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取决于其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赋存状态和土壤环境,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的评价方法研究,可为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系统综述了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特性、植物种类与根际效应、人为活动及其它因素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机理;阐明了总量预测法、化学形态提取法、自由离子活度法和生物学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土壤-植物系统 重金属 迁移性 生物有效性 评价方法
  • 简介:大型水利工程中,具有潜在碱骨料反应的活性骨料若要应用于工程中必须进行抑制试验。抑制试验表明:随着掺和料粉煤灰的增加,对碱骨料反应的抑制效果逐渐明显。而同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减弱。综合考虑,在粉煤灰掺量为25%~30%时,需研究粉煤灰对活性骨料的抑制作用和混凝土抗冻性能两方面的要求。

  • 标签: 碱骨料 抑制试验 粉煤灰
  • 简介:迷宫堰亦称“折线型堰”是堰顶平面形状为锯齿形的一种特殊堰型.它的溢流前沿宽度比直线形堰长几倍.在较低水头时具有较大的过流能力.加上它的经济、高效、方便布置和便于管理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泄水宽度受限.但又需提高泄流能力的泄水建筑物中。

  • 标签: 迷宫堰 泄水建筑物 过流能力 平面形状 泄流能力 直线形
  • 简介: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突发性涉水事件频发,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在这些灾害不可预测预报且随时可能发生的条件下,如何积极面对和主动防御,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受损失并受影响程度最低,水文应急监测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对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1.突发性水事件的特征对水文应急监测提出新要求涉水突发事件具有随机、突发性、破坏强、监测复杂、危险大、社

  • 标签: 应急监测 主动防御 人民生命安全 应急技术 国家财产 预测预报
  • 简介:滑坡是四川省旺苍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该区滑坡的发生主要受控于地层岩、地形地貌以及降水等因素.以旺苍县90个历史滑坡点作为主要的分析评价对象,通过构建基于信息熵的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滑坡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获取旺苍县滑坡危险区划.结果表明,旺苍县滑坡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中山、坡度范围为15°-60°以及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的松散堆积物分布区.以该区39个不稳定斜坡作为分析评价结果的验证对象,验证结果表明,以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获取的旺苍县滑坡危险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可信的精度.

  • 标签: 滑坡 危险性评价 信息熵 灰色理论 旺苍县
  • 简介:2011年8月和10月分别对滦河水体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滦河浮游植物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99种,物种多样较高。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蓝藻门为主,滦河水体蓝藻门细胞密度较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绿藻门和硅藻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空间分布不均,其数值沿程变化趋势较一致,上游较中下游低,显示上游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低,而中下游富营养化水平较高。从细胞密度和生物量评价,上游富营养化水平较低,而中下游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结合Pielou指数和Simpsen指数评价滦河水体污染状况,表明上游大部分样点为寡污型水体,下游大部分样点为中污型水体。浮游植物指示污染类型分析表明,污染指示种类污染10月较8月多。本研究对滦河水体污染状况及水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滦河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指示生物 污染类型
  • 简介: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地下水脆弱概念的理解,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地下水防污和水量脆弱指标体系。以内蒙古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取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土壤介质类型、含水层厚度和土地利用类型6个指标表征地下水防污性能;选取开采强度、净补给与实际开采模数之差、含水层厚度和单位涌水量4个指标表征水量脆弱。通过ArcGIS对各指标进行空间分析,并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对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进行脆弱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脆弱处于较高水平:地下水防污性能总体较差,中等及较差水平的面积分布占比较大,约占总面积的76.5%;地下水水量脆弱主要介于中等和较高水平,占总面积的72.9%。

  • 标签: 地下水防污性 水量脆弱性 评价指标 权重 通辽市
  • 简介:本文通过矿物掺合料在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来粗略分析矿物掺合料的活性,进一步指导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比实际中的调整更快捷、更容易。本试验研究矿粉和粉煤灰不同掺量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根据3d、7d、28d、56d抗压强度,初步确定矿物掺合料的适宜掺量。

  • 标签: 水泥 龄期 强度 适应性
  • 简介:对掺有石屑砂与石粉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石粉含量每增加4%,需减少0.5%~1%的砂率,混凝土用水量基本不变。石屑砂掺量每增加20%,需增加1%~2%的砂率,同时用水量也相应增加1~2kg/m3。随着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后降,与抗压强度相比,掺石粉后,碾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增长更为明显,石粉的适宜掺量在8%~16%之间。随着石屑砂替代天然砂比例的提高,碾压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程度地降低,在相同的石粉掺量下,石屑砂替代比例20%左右对碾压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小,石屑砂全部替代天然砂时,碾压混凝土强度最低。

  • 标签: 碾压混凝土 石粉 石屑砂 VC值 抗压强度
  • 简介:开展潮流的紊动特性研究,对于了解潮汐水域泥沙及污染物输运机理、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槽试验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潮位正弦变化的往复流紊动特性随潮变化规律,以100Hz的高采样频率连续采集主流区测点三维瞬时流速,根据移动平均法及最小二乘原理计算时均流速过程曲线,据此分析了紊动强度及雷诺切应力随潮变化规律、特征潮时概率密度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差异,以及脉动流速的紊动能谱。研究结果表明,水流纵向流速随潮近似于正弦规律变化;纵向、横向与垂向的相对紊动强度在转潮阶段出现峰值;涨急与落急时段,与纵向脉动流速相关的雷诺切应力相对较大,纵向与垂向脉动流速概率密度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特征潮时的脉动能谱密度均随频率增大而减小,水流能量主要集中在10Hz以内。

  • 标签: 潮流 紊动强度 雷诺应力 概率密度分布 紊动能谱
  • 简介: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径流特征及供水水库调度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供水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模型将下游生态需水过程分为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两个等级,要求枯水期水库放水过程能够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要求,确保下游生态不退化;丰水期放水过程贴近适宜生态需水过程,为下游提供良好生境。基于该模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承德双峰寺水库生态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北方供水水库生态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 标签: 供水水库 生态需水 多目标生态调度 自适应遗传算法
  • 简介:以已投产和已审查的累计100个项目投资数据为样本,运用主要矛盾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现行水电工程费用标准中独立费用费率设定对抽水蓄能电站的适用。通过取费基数比较和实际费率测定分析,得出独立费用取费标准总体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但是工程建设管理费费率相对偏低的结论。

  • 标签: 独立费用 常规水电 抽水蓄能 投资占比
  • 简介:通过大田枸杞滴灌和传统畦灌对照处理试验,研究了覆膜滴灌下枸杞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枸杞覆膜滴灌生育期内耗水量相比传统畦灌平均减少了34%,生育期内灌溉定额相比传统畦灌平均节约了52%。当覆膜滴灌枸杞耗水量为612mm时,枸杞的水分效率和干果产量达到最优组合水平。

  • 标签: 宁夏 枸杞 覆膜滴灌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 简介:近年来,随着雾霾的频繁发生,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在阐述雾霾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与雾霾污染的同步治理。

  • 标签: 水资源 雾霾 治理污染
  • 简介:当前内源污染成为制约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瓶颈因子。受城市化进程加剧的影响,许多城市河湖底泥堆积严重,其中含有的污染物具有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本文针对底泥固化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城市河湖底泥固化效益评估方法。以无锡市为例,对其实施底泥固化工程的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个底泥固化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为167694万元、21712万元和250339万元,可得出总净收益为439745万元,相应的工程成本为22280万元,投资收益比约为1:20,表明实施该项技术效益巨大。

  • 标签: 城市河湖 底泥固化 效益评估
  • 简介:在28±1℃水温下,利用自制鱼类游泳行为试验装置,采用流速递增法,研究了体长5.0~15.0cm草鱼幼鱼的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结果表明:该体长范围内的草鱼幼鱼临界游速在68—100cm/s之间,临界游速基本随鱼类体长增加而线性增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根据鱼类对水流流速的游泳行为响应,鱼类的摆尾频率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整个游泳过程分为4个阶段,每个游泳阶段的最大流速依次为临界游速的45.6%、82.8%、95.9%和100%。本研究成果可为四大家鱼游泳能力进行有益补充,也可为鱼道流速设计提供游泳能力参数。

  • 标签: 游泳能力 游泳行为 草鱼幼鱼 临界游泳速度 鱼道
  • 简介:应用生化工艺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是目前最经济的一条途径,但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可利用碳源不足,从而影响其处理效果。本研究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强化受污染水脱氮性能,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相比,两段进水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有显著提升,CODMn平均去除率从50.6%提升到66.3%;总氮平均去除率从31.4%提升到60.9%。沿程统计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曝气区,数量为5.58×106,反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非曝气区的中后段,数量为6.49×105。同时检测沿程溶解氧和各氮素浓度,溶解氧浓度沿程降低,最后出水仅为0.2mg/L;氨氮在曝气区转化为硝态氮,在非曝气区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膜 分段配水 脱氮
  • 简介:介绍了刚果布英布鲁水电站坝基开挖天然特细砂应用于大坝混凝土试验对比及可行研究,达到了保质增效加速便施工管理,成功运用于工程实践。

  • 标签: 特细砂 掺配 砂率 配合比 英布鲁水电站
  • 简介:以《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为标准,以洪水特征、堤防工程、桥涵工程等实际调查为依据,对沈阳站洪水频率进行计算,对沈阳水文站水情预警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合理性分析。

  • 标签: 水情 预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