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有机肯循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余热驱动,是回收余热、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途径。有机肯循环可与喷射制冷循环结合,可同时提供电能和冷量。喷射器内部流体的不可逆混合引起的能量损失,是该系统最大部分的能量损失。着眼喷射器内部流场分布和机理,分析工作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喷射器设计,减小系统能量损失,提高带有喷射器的有机肯循环复合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潜力。结果显示,提高引射压力和出口压力会导致喷射器内部更多能量损失,制约整体系统的性能;在给定工况下,可通过钝化喷嘴内壁面、喷嘴处于最佳位置使喷射器达到最大喷射系数、最优性能,和最小的能量损失。

  • 标签: 有机朗肯循环 喷射制冷 冷电联产 喷射器
  • 简介:为太阳能有机肯循环系统(organicRankinecycle,ORC)合理选择工质需要综合考虑太阳能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将我国分为了11个太阳能利用区。利用太阳能ORC热力学能量流通数学模型,以太阳能ORC系统典型月平均热发电效率最高为原则,为太阳能ORC系统绘制出推荐的工质地图。

  • 标签: 太阳能 有机朗肯循环 辐射强度 环境温度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 简介:以系统发电成本(electricityproductioncost,EPC)为评价指标,对用于回收工业锅炉烟气余热的有机肯循环(ORC)系统进行了热经济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器和冷凝器节点温差的增大,系统发电成本先减小、再增大,即存在一组最优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节点温差使发电成本最小。分别以纯工质R245fa和R236ea、非共沸混合工质R141b/RC318和乙烷/丁烷为循环工质,得到了最小发电成本时有机肯循环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以及对应的系统净输出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

  • 标签: 有机朗肯循环 换热器节点温差 热经济 优化
  • 简介:空冷机组汽机排汽热损失巨大,而有机肯循环是利用中低温热源的重要技术之一。提出采用有机肯循环回收空冷机组汽轮机排汽余热的技术方案,建立空冷机组和有机肯循环的物理模型,编制有机肯循环回收空冷机组汽轮机排汽余热技术的模拟程序,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厂家提供的某型号有机肯循环机组的性能数据进行对比。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典型600MW机组为对象,探究汽机乏汽温度、环境温度、ORC机组过热度等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ORC机组净出功和ORC机组热效率随着汽机乏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环境温度和ORC机组过热度的增大而减小。

  • 标签: 空冷机组 有机朗肯循环 热力性能分析
  • 简介: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建立了带喷射回热器的超临界有机肯循环系统(regenerativesupercriticalor-ganicRankinecycle,RORC)和超临界有机肯循环系统(supercriticalorganicRankinecycle,SORC)的热力循环模型。在膨胀机入口温度为340~550K时,对8种工质在两个系统下的净输出功、泵功和热效率等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喷射器后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净功和热效率并减少总炯损。此外,研究还发现湿工质在RORC中能有效提高净输出功和热效率,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超临界 有机朗肯循环 喷射器
  • 简介:对于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资源,有机肯循环技术(organicRankinecycle,ORC)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其中R245fa因为其自身良好的环保性以及热力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ORC工质。对于ORC系统来说,工质的材料相容性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ORC系统实际工况,确定部件、温度、材料等因素的对应关系,提出一套适用于ORC工质材料相容性研究的实验方法,并以R245fa为例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304不锈钢与R245fa的相容性要优于铜材料;同时在橡胶密封材料的选择上,不建议使用氟橡胶,且三元乙丙橡胶的相容性要优于聚氟乙烯。

  • 标签: 有机朗肯循环 五氟丙烷 材料相容性
  • 简介:本文简介了火力发电厂SCR烟气脱硝法,结合邹县期工程分析了同步装设与预留脱硝装置的方案并作了技术经济比较。

  • 标签: 烟气脱硝 SCR 预留方案
  • 简介:国家原子能机构23日在上海举行“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提出,中国要积极推进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努力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核电技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媒体提供资料,详细介绍目前已知的一、二、三、代核电概念。

  • 标签: 核电技术 原子能机构 知识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报告会
  • 简介:应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对具有两个进气道的JL475发动机气道内三维可压缩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气阀在不同升程下的进气流量系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和计算方法正确,说明了可以利用数值模拟计算代替试验测试得到进气门流量系数.

  • 标签: 四气门发动机 进气道 数值模拟 流量系数 可压缩湍流
  • 简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近日透露,由于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国务院批准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对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4个领域给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公布这一《规划》。

  • 标签: 可再生能源 能源研究所 发展潜力 生物质能 中长期 国务院
  • 简介:介绍了国产1000MW、6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参数,大管道设计的压力、温度。介绍了日本、欧洲一些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采用的管材。对几种耐热钢材进行了比较,对超超临界机组大管道选材提出了建议。对主蒸汽管道材质多采用P92,对再热汽热段管道宜采用P91,对再热汽冷段管道宜采用A672870CL32,对高压给水管道宜采用WB36。给出了日本最新的P122和P91许用应力值,供计算壁厚参考。

  • 标签: 超超临界机组 管道 选材
  • 简介:在发动机试验台上,用CB-466燃烧分析仪对气门汽油机低速低负荷燃烧压力循环变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转速不变时,随着负荷的增加,指示热效率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最高燃烧压力及其标准偏差和平均指示压力逐渐增加,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则随之减小;中等负荷与小负荷相比,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减少了28.3%,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减少了47.6%。在负荷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转速的增加,指示热效率逐渐增加,低转速时的指示热效率仅为中等转速时的指示热效率的57.4%,最高燃烧压力随之减小,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平均指示压力及其标准偏差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逐渐增加。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与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相比较小,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仅为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的37.1%。

  • 标签: 四气门汽油机 燃烧过程 燃烧压力循环变动 指示热效率
  • 简介:该文介绍了陕西蒲城电厂二期工程大管道材质选择,只有再热冷段沿用了九五管材推荐的A106B和A672B70CI532,主蒸汽同是在比较了P22,P91,X20CrMoV121(F12)各方面因素,选择了P91作为高温高压管道材质,高压给水择优选用了15NiCuMoNb5.

  • 标签: 管道 管材优化 火力发电厂 汽轮机
  • 简介:针对通道煤粉燃烧器存在着风量匹配不合理、燃烧温度低、煤耗高以及火焰形状不合理等问题,根据热工测试结果,提出了一种计算回转窑内热量的经验计算方法,得出回转窑内烟气、物料与窑壁沿轴向一维的温度分布。研究表明:对现场使用的燃料,过量空气系数为1.10是通道煤粉燃烧器一个较好的操作状态,有利于产生较大的内、外回流区,保证较长的高温带分布,满足煤粉及时、完全燃烧,同时避免形成局部高温。

  • 标签: 水泥回转窑 四通道煤粉燃烧器 煤粉燃烧
  • 简介:2008年3月31日-4月1日,第届诺盖斯国际太阳能光伏(上海)展览会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会长赵玉文等行业协会领导为此次会展剪彩。展会规模相比上届扩大了30%,有7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1900平方米。

  • 标签: 国际展览中心 太阳能光伏 展览会 上海 可再生能源 副理事长
  • 简介:我国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产品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将会取代传统光源在照明行业中得到普及,这将给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照明行业 新光源 新能源 展览会 论坛 国际
  • 简介:1月20~22日,由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新能源博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能源局、人大环资委、住建部等政府部门领导、中外工商巨擘、著名专家学者、国内外科研机构以及权威媒体等共600余人,云集国家会议中心参加这一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等出席会议。

  • 标签: 高峰论坛 新能源 博览会 中国 北京 国际
  • 简介:2009年3月30日至4月1日,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分会联合主办的“AsiaSolar2009(第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展览会”在上海世贸商城成功举行。

  • 标签: 太阳能光伏 工业展览会 光伏产业 补贴政策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亚洲
  • 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理事会第次会议于2010年5月20日至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0余所高等学校的190位代表和理事。副理事长刘志刚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理事长王补宣院士致开幕词。中南大学黄健柏常务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三处刘涛处长和纪军主任到会指导并发表讲话。学会副理事长刘志刚教授、苏万华教授、沈胜强教授、名誉理事庄逢辰院士等出席了开幕式和学术会议。

  • 标签: 第十一届理事会 专业委员会 工程热物理 学术会议 高等教育 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