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80年代石油工业的形势有过繁荣也出现过萧条。虽然中后期勘探工作明显萎缩,但大油气田的发现率却比较稳定。部分情况简介于下:一、挪威海上的重大油气发现挪威海上勘探始于1965年。1969年首次发现油田(Ekofisk)。到1989年6月,有19个油气田投产。挪威大陆架已发现探明可采储量52亿吨油

  • 标签: 80年代 世界 油气勘探 重大油气发现 海上油气田
  • 简介:本项成果是为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I区VLA-8断块C6-U/M油藏改善注水方案所做的数值模拟工作。该油藏经过10年枯竭式开采和25年注水开采,产气量和注水量存在严重矛盾。本文着重介绍该油藏数据检查,评估和处理,以及相应的模拟策略。对于历史拟合和方案预测的主要结果也做了介绍。历史拟合得到的注水量和产液量的分配与仅有的实测资料是一致的。因而历史拟合给出的开采现状和饱和度分布是可信的。以此为基础设计六个注水方案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油藏还具有一定生产潜力。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经济分析和委方国家政策。

  • 标签: C6-U/M油藏 数值模拟 委内瑞拉 数据评估 模拟策略
  • 简介:用TSQ-70GC/MS/MS色质仪分析了珠江口盆地100余个原油和生油岩样品,发现部分原油样品具有异常丰富的ααα-C29甾烷(20S)异构体。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甾烷ααα-C2920S/(20S+20R)值是最有效的成熟度指标,只与成熟度有关,其热成熟平衡值为0.50-0.55。珠江口盆地有部分油样甾烷ααα-C2920S/(20S+20R)值异常之高,最高达0.67,已超过其热平衡值,已超过了当地成熟、过成熟生油岩样品值。确认油源之后,发现离生油凹陷越远,运移距离越大的原油,其甾烷ααα-C2920S/(20S+20R)值越大。因此,ααα-C2920S(20S+20R)不仅与成熟度有关,还与运移距离有关。

  • 标签: 原油 ααα-C29甾烷 20S 运移效应 珠江口盆地
  • 简介:1引言世界上许多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均发现丰富的CO2气藏(体积含量大于20%),如松辽盆地[1,2,3]、渤海湾盆地[4]、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和莺歌海盆地[5,6,7]、Pannonian盆地[8,9]、Cooper-Eromanga盆地、北海维京地堑南部[10]、台西南坳陷和日本中新世火山碎屑"绿色凝灰岩"地层[11]及ValVerde前陆盆地[12,13]等,且主要沿环太平洋和欧亚交界、阿尔卑斯和大西洋等构造带分布14,15].研究这些CO2的成因和分布,不仅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有着显著的经济意义,而且对地震预测[14]、壳幔脱气与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灾害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16].

  • 标签: 沉积盆地 C—He 天然气系统 研究进展 新生代
  • 简介:用GC/MS分析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烃源岩及原油样品,检测出丰富的C30甲藻甾烷和C28-304-甲基甾烷。根据色谱保留时间、质谱特征及与文献对比,确认出4α、23,24(R)-三甲基胆甾烷(20R)与4β,23,24(R)-三甲基胆甾烷(20R)结构及6个相应的C30甲藻甾烷异构件。研究表明,甲藻甾烷不仅是海相环境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湖相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物,在研究有机质的生源、沉积环境及油源对比中有特殊意义。

  • 标签: 地质意义 辽东湾地区 生油岩 下第三系 甲藻甾烷 半咸水湖相沉积
  • 简介:根据大量岩心资料,通过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将影响砂岩储层的地质因素,包括沉积相,骨架颗粒成分,成岩作用及埋藏史等量化为沉积参数,并研究这些参数与孔隙度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公式,用该公式对辽东湾及埕岛地区深部地层孔隙度进行了预测,误差一般小于2%。

  • 标签: 预测 砂岩 孔隙度 砂岩储层 沉积学参数 数据库
  • 简介:本文根据碳酸盐岩中分散有机质的具体特点,从有机岩石角度,阐述海相碳酸盐岩有机岩石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有机质成熟度,生源研究,有机质赋存状态研究,有机质丰度评价,揭示碳酸盐岩有机质差异演化以及对有机质类型的研究等。

  • 标签: 海相碳酸盐岩 有机岩石学 研究进展 成熟度 有机质 演化
  • 简介:琼东南盆地上第三系一第四系下部可划分出11个层序界面,用生物基准面确定的年代分别是1.2Ma,1.6Ma,2.0Ma,2.3Ma,2.8Ma,3.2Ma,5.2Ma,9Ma,15Ma,18Ma,21Ma。研究了各层序的沉积相,发现了一批砂岩储集体,它们与具较好生烃潜力的半深海相泥岩相匹配,可成为该区新的勘探目标,本区的古海流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它对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晚新生代 层序地层学 研究 生物基准面 砂岩储集体
  • 简介:自从PROSPECTOR(Duda,Gaschnig,Hart1979)勘探者专家系统在美国研制成功并找到钼矿后,专家系统技术在地质领域愈来愈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列出一些典型系统,希望对从事专家系统(ES)的研制者有所启发。用地质知识库进行井-井地层对比(SAITO,KATSUEI等,日本)系统在输入了倾角测井数据、地震勘探数据和岩相分析资料后,使用地层数据库中的地层知识进行辅助地层对比。系统可以首先确定标志层,然后进行砂岩对比,预测砂体几

  • 标签: 地质学专家系统 技术进展 地质知识库 沉积盆地分类专家系统
  • 简介:1正常海退与强制海退在VanWagoner等(1987)的早期层序地层概念中,体系域被定义为一连串同期的沉积体系。他们将层序划分为Ⅰ型层序(包括低水位、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和Ⅱ型层序(包括陆架边缘、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但随着层序地层的应用推广到被动边缘以外的地区,这些概念、术语和地层模式都有了变化,如Ⅱ型层序的概念已基本被废弃,而强制海退的沉积模式被提出来了。根据以往的概念及对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的研究,可识别出2种海退,即正常海退和强制海退。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受到容存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影响,故海退发生于2种特定条件下:(1)输入海岸的沉积量超过容存空间的增加量,即(△Vs/△t)>(△Va/△t)式中Vs代表供给海岸的沉积物体积,Va代表沉积物作用的现有空间,t为时间;(2)相对海平面下降。这2种情况下海岸线均向海迁移(图1)。

  • 标签: 强制海退 概念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正常海退
  • 简介:应用层序地层对崖13-1气田主要产层陵水组三段进行了亚段细分,以此为基础,在地震阻抗剖面上得到不同亚段的阻抗体,利用层拉平技术将各亚段阻抗体抗平,并应用地质统计方法求出各亚段阻抗体12个水平方向的变差函数,拟合其非均质性变程椭圆,通过对不同亚段变程椭圆的比较,结合沉积特征,分析了陵三段各亚段的沉积体系及物源方向。

  • 标签: 地质统计学 地震资料 研究 崖13-1气田 陵三段 沉积体系
  • 简介: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相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相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相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陆相沉积凹陷 应用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