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反馈型教学设计在地理课中的运用李文(福州市第二中学)反馈型教学设计是按照系统教学的观点,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由教师、学科内容、教学媒体和学生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开放系统;并以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

  • 标签: 教学设计 反馈型 反气旋 教学过程 地理课 天气特点
  • 简介:本研究在彰化滨海工业区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林下有客土处、无客土处及邻近非造林地进行土壤取样分析,以评估滨海环境通过客土及植栽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成效.将土壤分成0~10cm、11—20cm、21~30cm、31~40cm分层取样,结果表明:3种土壤均以砂粒含量最高(80%以上);pH值以有客土的林地最低(pH4.80~6.71),显示植物作用明显降低土壤pH值;有机碳含量以林地有客土的土壤最高(0.41%~2.15%),但仍属于极低(〈2%)的等级;土壤全氮方面,同样以林地有客土最高(0.011%-0.075%),但不论林地、非造林地或有无客土之处,土壤全氮含量均低于0.1%;有效磷方面,林地含量明显高出非造林地,应与土壤有机质与pH值等的差异有关;阳离子交换量(CEC)方面,林地有客土的含量为2.06~3.92cmol(+)·kg^-1,林地无客土的含量为1.96~3.14cmol(+)·kg^-1,非造林地的含量为1.56~5.20cmol(+)·k^-1,三者具显著差异但均属极低(〈5)的等级;pH值随土深而增加,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有效磷以及交换性钙离子皆有随土深而下降的趋势;其余性质则无显著深度差异.综合而言,彰滨林地土壤性质受生物作用影响,在pH、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含量方面有显著改善,但离适合一般植物生长的土壤性质仍远.

  • 标签: 木麻黄 土壤性质 客土 彰滨工业区
  • 简介: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现,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在气候和环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已在进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项目,将使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还对历史地理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发表了看法。

  • 标签: 中国历史地理学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景现 气候 环境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9月6日下午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韩正指出,国土是生产之要、生存之本、生态之源、自然之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 标签: 国土调查 资源基础 自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务院副总理 科学
  • 简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运用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各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有所下降,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地方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仍是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产业,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3)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下降,表明这些行业在空间内呈现快速扩散的状态,木材加工等部分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上升,呈现出进一步集聚的态势。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集聚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 标签: 地区专业化 地理集中 吉林省中部地区
  • 简介:城市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前提,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春市与吉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节点分析、可达性分析、联系强度分析与地域系统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长-吉地区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城市等级差异明显,且空间分布不均,长春市中心性职能最强。时间特征上,1995--2012年长-吉地区经济联系总量不断增加;空间格局上,经济联系强度呈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双核的“中心-外围”式圈层结构。从提升中心城市职能、完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产业关联互动与建立合理城镇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长一吉地区经济联系的对策。

  • 标签: 经济联系强度 时空格局 长-吉地区
  • 简介:从人工湿地的组成——基质、植物、水流方式,阐述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并综合国内外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对其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人工湿地结构组成因素的选择及确定方法。综述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的出现和发展为净化污水提供了一种生态思路,是未来水处理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目前人工湿地的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如何进一步改进人工湿地结构组成成分、优化设计方案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人工湿地设计 基质 植物 水流方式
  • 简介:自然资发(2018)49号内蒙古、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2018年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钨矿开采 总量控制 稀土矿 信息化 工业
  • 简介:浅谈地理兴趣教学俞晖(福州第三十八中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地理似乎可有可无,学好学坏无所谓。因此,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达到“我爱学”的境界,是值得地理教师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地理兴趣 地理教学语言 教学地图 直观性 地理教师 学生学习
  • 简介:位于青秀山风景区的蜡烛湖是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论证蜡烛湖形态及相关设计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入水口流速、出水口数量、位置和湖泊形态设置了5组实验,运用二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蜡烛湖入水口的流速对于改善蜡烛湖整体流场影响不大,无法解决蜡烛湖大面积水体的"死水"问题;不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对蜡烛湖流场和流速影响较大,其中出水口2、出水口4和出水口5对蜡烛湖流场流速影响最大,能够较好解决蜡烛湖整体流场流速;蜡烛湖的岸线形状对于整个湖泊的流场有较大影响,优化的呈祥岛岸线形态能够改善附近区域静水流场,加快蜡烛湖水流流动;在优化了呈祥岛岸线形态的基础上,增设出水口4和出水口5,能够有效解决蜡烛湖原有的大面积流场流速过慢问题,促进了蜡烛湖水流循环。

  • 标签: 景观水体 湿地工程 水动力 数值模拟 蜡烛湖
  • 简介:高中地理课堂目标教学的尝试吴爱琼(福州市第十八中学)国家教委《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中指出:“从一九九○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有计划地在全国逐步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这是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我省把地理学科列为高中会...

  • 标签: 高中地理 普通高中教育 地理学科 课堂目标 毕业会考 教学效果
  • 简介:谈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结尾郑其强(长乐市第一中学)一节完整的地理课应当包括导入、讲授新课、结尾三大过程。精心设计的导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步入激烈的求知欲状态;精辟生动的讲解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新概念和新原理,明确结论的...

  • 标签: 地理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中 地理教学 副热带高压带 正午太阳高度
  • 简介:遵循规律,改革创新,构建地理教学特色蔡文现(福州市第十八中学)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在向纵深发展,福州市许多中学正在开展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学科教学体系的研讨。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地理教学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困难与希望...

  • 标签: 中学地理教学 改革创新 遵循规律 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教学方法 乡土地理教学
  • 简介:针对北京市农村地区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状况,在北京市杨镇一中,建立了经济且简便易行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由地埋式一体化预处理、多级复合式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湿地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单元实验,对人工湿地的填料结构、植物选择、布水设计、水位调节、湿地防堵系统设计、预处理系统设计进行了创新,研究了1d、2d和3d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中有机物处理效应的影响,并开展了人工湿地基质堵塞实验、冬季保温措施研究以及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比较而言,1d和3d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利于有机物的去除,2d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人工湿地0~10m的水平距离内,0~5cm、30~35cm、60~65cm深度的基质的堵塞差异显著(n=10,p〈0.05),从水平上看,在0m、2m、4m处基质的堵塞最为明显,因此,在更换人工湿地基质时,只需更换0~4m内的基质;棚膜+蒲席覆盖系统去除污水中总氮的效果要优于结冰盖系统,更适宜于北方使用;预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景观湿地系统三部分共同处理污水,优势互补,能使处理后的出水符合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标准一级B限值。

  • 标签: 农村生活污水 地埋式预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 景观湿地 污水处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