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欧洲EC、美国GFS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14年1月30日至2月2日(春节期间)江苏淮北地区日最高气温预报明显高于实况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014年江苏淮北地区春节期间对流层中低层强暖平流有利于大幅升温,期间低云较多、雾较浓且空气污染较重,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气温较低,吸收大气热量,对暖平流的升温有明显的抵消作用,不利于淮北地区的大幅升温,甚至造成局地降温,垂直方向的温度层结上易出现逆温。当逆温层维持时,层结较稳定,地面风力较小,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和水汽的扩散,雾霾加重,形成一个降温正反馈机制。低云和雾霾及逆温层对地面气温的变化有重要影响。造成此次最高气温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为,模式预报的形势场与实况存在较大差异,未充分考虑近地层的相对湿度条件,预报的云量少于实况;对白天雾霾的降温效应估算过低;强暖平流增强850hPa气温时,当地面气温较低时,地面吸收大气热量,升温不明显,850hPa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的对应关系减弱,过高估算了强暖平流的升温作用;对EC和GFS等模式2m气温数值预报产品过度依赖,未对形势和要素的数值模式预报结果进行检验。

  • 标签: 预报误差 温度平流 低云 雾霾 逆温层
  • 简介:1概况为了学习美国在天气雷达数据分析和资料同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安徽省气象台邱学兴于2014年9月17日至2015年3月17日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交流学习,在气象系资料同化专家张福青教授指导下,学习了由其研究团队开发的WRF-EnKF系统,重点学习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同化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方法。2张福青研究小组简介该研究小组带头人张福青教授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于2000年获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是PSU气象系教授、PSU高级资料同化和可预报性研究中心(A-DAPT:ThePennStateCenterforAdvancedDataAssimilationandPre-dictabilityTechniques)主任,同时也是PSU统计系教授,2015年荣获美国气象学会Fellow荣誉。

  • 标签: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气象台 学习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资料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