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我站在冬季有冻土项目的观测任务。2004年12月31日,最低气温-4.8℃,土壤有冻结,浅层5cm地温低于0.0℃,却测不到冻土。认真查看冻土器管内水量足,无缺水,内管、外管的零线与地面齐平,再看冻土器周边地段的土壤情况,发现冻土器外管周边土壤被马尼拉草根盖住,严重影响土壤温度下降。把草根清除干净,土壤适当松动,次日低温正常测到冻土。

  • 标签: 冻土器 土壤温度 原因 最低气温 马尼拉 外管
  • 简介:Ajax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web页面不用打断交互流程进行重新加裁,就可以动态地更新。使用Ajax,用户可以创建接近本地桌面应用的直接、高可用、更丰富、更动态的Web用户界面;在“陕西气象网”改版过程中,在首页中大量使用了Ajax技术,如:新闻版块,分“本站要闻”、

  • 标签: 技术实现 气象信息 AJAX 陕西 WEB服务器 刷新
  • 简介:在具备了基本的维修方法(见文献[1]),明白了检修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后,系统维修功效就取决于系统维修思路.极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维修流程图(简称流程图),是根据作者从业30余年,所接触过的上海1050研究所、南京大桥机器厂、中国科学院远望公司、国家气象局风云公司和星地通公司等推出的极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依据系统原理,结合自身实践归纳整理的.借鉴流程图,灵活应用文献[1]介绍的方法,能很快将系统故障范围缩小到或划定在某一个框内.

  • 标签: 接收 极轨卫星 维修流程 维修方法 检修 图纸
  • 简介:基于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过程模型(VIP模型)和NOAA-AVHRR遥感信息,模拟了1981~2001年黄土高原无定河区域(36-40°N,108-111°E)植被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和水量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1981-2001年间气候有明显变暖趋势,斜率为0.08℃·a^-1降水量下降,斜率为-3.2mm·a^-1.GPP年总量1998年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平均值为289g·m^-2·a^-1(C),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77g·m^-2·a^-1。(C)(1994年)和143g·m^-2·a^-1。(C)(2001年)。年降水量、蒸散量和径流量随时间都呈下降趋势,且其空间分布有明显的由南向北梯度递减特征。

  • 标签: 总第一性生产力 水量平衡 气候变化 VIP模型
  • 简介:1980年和1981年夏季及其前期冬春季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均未出现显著异常。然而,这两年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内变化却呈现显著异常,且截然不同,具体表征为:198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第一次北跳异常偏早,第二次北跳异常偏晚,而1981年则相反,第一次北跳接近气候态,第二次北跳却异常偏早。就副高两次北跳过程而言,其直接原因也有显著差异:1980年副高两次北跳主要受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增强的影响,而1981年两次北跳则是由于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增强后所激发的极向传播的Rossby波列与中高纬度东传的Rossby波的锁相作用造成的。与北跳过程相比,副高北跳前后环流稳定维持的时间长短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1980年夏季副高异常程度之所以堪比1983年和1998年强ElNi?o衰减年,主要是由于不同阶段南半球环流和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的相互配合与接力,其中,6月和8月副高异常偏强对夏季平均副高异常偏强起到主要贡献,但二者的影响因子不同:6月主要受马斯克林高压(马高)偏强的影响,而8月则与澳大利亚高压(澳高)异常偏强有关。此外,7月和8月副高异常偏南是因为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长期维持。与1980年相比,1981年夏季马高和澳高均异常偏弱,因而南半球环流对副高异常的影响有限。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的季节内变化对该年夏季副高的快速北进和南退起主导作用,特别是8月中高纬度盛行强烈的经向环流,使得副高异常偏东偏弱,从而导致夏季平均副高异常偏东偏弱。本文的个例分析表明,在显著海温异常强迫的年份需要特别关注南半球环流和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对副高及与之相关的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内演变的影响,但是这些环流因子持续性较差,难以用于跨季度预测。

  • 标签: 副高北跳 东亚夏季风 热带对流 中高纬度环流 南半球环流
  • 简介: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接入业务不断出现,在给我们提供多个选择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新问题:如何选择电信接入业务,更好地为气象通信现代化服务。本文力求能从接入网技术方面提供选择参考。

  • 标签: 计算机通信技术 接人网技术 有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 气象通信
  • 简介:为了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浙江省气象台站陆续开展酸雨项目观测.为了规范台站酸雨观测,2002年11月省局下发了供台站执行.我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明确、补充和完善,本文针对台站酸雨观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酸雨观测 技术 气象业务 PH值 K值 温度测量
  • 简介: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省各地雪桃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运输以及深加工等适用技术和经验。可供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 标签: 雪桃 栽培 病虫害 贮藏 加工
  • 简介:通过对WebGIS前景分析得出建立ArcGISServer必要性,并介绍了ArcGISServer的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特点和技术实现。结合台风检索系统,详细描述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的实际应用步骤,展示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在Silverlight中的应用。

  • 标签: 地图缓存 REST ARCGIS SERVER
  • 简介: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干旱 卫星 遥感 干旱指数 进展
  • 简介:经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我认为要获得玉米高产,应抓住下列关键环节:1耕作制度根据我省全年气候变化规律,以种植春玉米为宜.春玉米全生育期100—110天,需大于10度活动积温2600度,整个生育期间气候条件都较适宜,产量较高较稳,而且7月中旬收获后再载二晚杂优,可获全年两季高产丰收.2品种选择就春玉米来说,以采用中早熟品种为好,如紧凑型的掖单2号、4号、10号,松散型的丹玉13号、中单14号,这些品种产量高且稳定,耐湿早熟,抗病能力强,综合性状较好.3播种、移栽

  • 标签: 玉米高产 关键技术 春玉米 耕作制度 甲胺磷 中早熟品种
  • 简介:1前言草菇,属光柄菌科(Pluteaceac)的一种真菌,又名兰花菇,是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的菌类品种之一。草菇含有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草菇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一般在夏季上市,正是其他菇类和蔬菜的淡季,既可满足市场对鲜品的需求,

  • 标签: 草菇栽培 气象技术 营养丰富 生产周期 氨基酸 维生素
  • 简介:引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nternet正已势不可当的速度进入平常大众的生活,网络也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改善,而是一种生活理念的革新.把握因特网的内涵,就等于把握了未来.Internet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包含的信息从科研、教育、政策、法规到商业、娱乐等无所不有.近年来,电子商务在IT界的炒作下也轰轰烈烈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您可以享受足不出户购物的超级待遇,只要您愿意,公司就会送货上门.

  • 标签: 制作技术 开发制作 网页开发
  • 简介:l概况为了解和学习国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改装和设备集成等技术,促进国内相关工作的发展,中国气象局人T影响天气中心陈跃和卢广献等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团,于2013年3月3lFt至4月6日赴泰国执行增雨机技术及人丁影响天气技术考察任务。

  • 标签: 技术考察报告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 泰国 中国气象局 设备集成
  • 简介:静电是人类生活中基本而普遍的一种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到它的存在,如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附碎纸屑、羽毛等物;脱毛料、化纤衣物时,常听到霹啪的声响;大气中的电闪雷鸣是最壮观的静电放电现象。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塑料、合...

  • 标签: 静电灾害 安全检测技术 带电体 静电的产生 静电放电火花 爆炸性混合物
  • 简介:开发和发布准确、可靠和有用的中尺度(例如,高影响天气系统)天气预报的能力,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提高,这是缘于计算能力和模拟能力的改进,然而这些能力提高的益处还没有在实际应用中被完全认识到。在观测、模拟和预报界大家的看法在趋于一致,

  • 标签: 技术进展 模拟能力 天气预报 天气系统 计算能力 中尺度
  • 简介:依据陕西省人工防雹业务工作的特点,通过对高炮射击特征的分析,利用雹云催化人工引晶数值模拟、陕西省积云的云水含量探测和37mm防雹弹爆炸的实验结果,寻找一种适合陕西高炮防雹定量化作业的技术方法。提出的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符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的要求,同时贯彻了防雹支撑理论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定量化的参数指标为规范化业务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高炮人工防雹 射击组合方式 操作步骤
  • 简介:1外场试验情况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与青海省气象局共同主持研究的“人工增雨成套技术预研究”在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的通力合作及空军某部机组、民航有关飞行保障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于今年5月开展实施两架飞机(运-8,安-26)组成的飞机人工增雨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试验,对黄河上游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进行了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

  • 标签: 人工增雨 催化作业 飞机 监测飞机 作业时间 作业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