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截止4月25日,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90%的居民房屋倒塌。调查表明。玉树县、称多县的部分地区灾害严重,涉及人口约10万人。灾区烈度达到9度。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急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几乎全部倒塌或者严重破坏。砖混结构80%以上倒塌。框架结构的房屋约20%倒塌。教育、卫生、电力、通信、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标签: 玉树藏族自治州 房屋倒塌 新闻 图片 震源深度 房屋破坏
  • 简介:气象新闻作为近年出现的一个新闻品种,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却也由于丰富性差、专业性强等原因常常遭公众“吐槽”。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气象新闻常见“槽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去除“槽点”,进一步增强气象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标签: 气象新闻 媒体需求 槽点
  • 简介:气象新闻热点是指具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受众感兴趣的气象新闻事件,作为一名气象新闻工作者,如何捕捉到天气中的新闻热点,通过媒体架起气象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公众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有效预防气象灾害,一直是我们努力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课题。

  • 标签: 气象新闻 捕捉 新闻工作者 气象信息 气象灾害 价值
  • 简介:3月18日,接近中午.省气象局南湖家属大院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班上.与家属院隔墙相望的省气校正在上午前最后一节课.谁也没有想到,此时,家属院小红楼里女教师明朗的父母家由于扔烟头引起了火灾.火越着越大,一股股黑烟破窗而出.

  • 标签: 电话铃声 总务科 杨长富 南窗 校长室 副校长
  • 简介: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媒体凭借其多媒体、互动性、易于检索、海量信息、迅速传播等特性,已迅速成为新的主流媒体。传播介质的不同使网络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更为特殊的要求。认真研究网络气象新闻采写的特殊性,掌握其采写的特点、技巧及方法,对于提高气象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其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气象新闻 网络媒体 写作 传播介质 海量信息 网络新闻
  • 简介:本文着重就如何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行分析,认为成功的灾难报道应从对受众、受难者和人性的关注这三个方面让人们感受到灾难事件中的人性美,从而鼓舞人们直面悲剧事件、增强抗灾信心,以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 标签: 灾难性事件 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 灾难事件 社会稳定 人性
  • 简介:11月4日,在华阴市召开的“92·8”抗拱、抢险、救灾表彰会上,气象局荣获“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奖牌,有人问气象局怎么能得上奖呢?这还得从8月中旬说起。8月10日,华阴市气象局根据天气图分析,并及时与省、地气象台联系,下午预报员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今晚渭北地区有大到暴雨,预计洛河水位将超过警戒线,请沿库区乡镇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

  • 标签: 天气图分析 华阴市 防汛指挥部 河水位 渭北地区 洪水灾害
  • 简介:公元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地震使得玉树这片美丽的草原变得满目疮痍,温馨的家园化为废墟,天真可爱的孩童失去了双亲,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了儿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凋零陨落……。地震中,玉树州气象局1名退休职工、

  • 标签: 玉树县 青海省 抗震救灾 气象系统 草原 玉树藏族自治州
  • 简介:在福鼎市区福全山上,有一座园林式的建筑,它是伸向天空的一只手臂,观测气象的一双慧眼。它摸准大气的脉象,及时预报气象信息,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它就是福鼎市气象局,一处容易被人遗忘的,然而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所在。

  • 标签: 气象局 福鼎市 文明建设 脉象 大气 气象信息
  • 简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天气类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研究天气类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和关注情况,可以更好地引导受众和促使气象部门提供具有更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媒介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的特别关注和受众自身的价值追求等原因,造成了受众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的期待,这些期待意识是不可小觑的。气象部门应该发挥好党的“喉舌”的作用,引导受众对天气类新闻报道的期待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气象部门的宣传机制不断完善。

  • 标签: 天气类 新闻报道 新闻媒介 受众 期待意识 机制
  • 简介:近年来,玛多县气象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省、州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玛多县气象局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文明创建活动呈全面发展的良好势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先后被县、州、省评为“文明单位”。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县气象局 人的全面发展 纪实 创建工作 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