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兰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古时南靖以盛产佳而闻名遐迩,故县城有。陵”,“水”之称.近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开发兰花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花农发展兰花产业.目前全县已种植国和热带面积达100多公顷。存圃兰花500多个品种8000多万株,年创产值上亿元。创汇2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兰花产销基地,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于。中国兰花之乡”称号。1999年1月8日,南靖县举行首届兰花节,海内外各届友数千人参加这一盛会.在珍品拍卖会上,七盆参拍名花均有主,最高的一盆下山水晶墨定锤价竞达38万元,轰动一时。2000年初,南坑镇兰花街又有一株国几经转手后在南韩以72万元的高价售出.丰厚的利润促使兰花产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 标签: 兰花资源 南靖县 气候 中国兰花 调控 习性
  • 简介:1出访概况应美国马里大学地球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邀请,2015年2月26日至2016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李贵才副研究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此次赴美旨在就卫星产品检验与应用等问题学习美方的经验与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建立稳定的交流与联系。

  • 标签: 马里兰大学 NOAA 合作 美国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 简介:绞股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七叶胆,山苦瓜,小五爪龙,锣锅底等。试验证明,它含有多种人参皂甙和七十多种绞股皂甙,并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抑制癌细胞等药用功能。陕西省平利县是全国主要产地之一,通过近几年人工栽培技术模拟试验,已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波兰等国家。野生绞股一般生长在背阴潮湿的沟

  • 标签: 绞股兰 人参皂甙 秦巴山区 七叶胆 降胆固醇 气候区划
  • 简介:1概况2018年10月9-19日,国家气候中心陈鲜艳和邹旭恺访问了美国马里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中心(ESSIC:EarthSystemScienceInterdisciplinaryCenter)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气候变化科学所(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ClimateChangeScienceInstitute),与美方科研人员在气候服务、干旱监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 标签: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 气候变化 交叉学科 科研人员
  • 简介:大气边界层中的对流活动,可以在其上部稳定层中激发出重力,并引起垂直动量输送,影响到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的动量平衡过程.从二层模式中大气波动方程的线性解出发,得出了对流云街激发的重力波波阻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大气条件对阻的影响.这些分析可有助于大气环流模式(GCM)中此类重力波波阻参数化表达式的建立和改进.

  • 标签: 对流云街 重力波 解析解 波动阻力 对流层 大气环流模式
  • 简介:基于台水文站2003-2005年观测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参数率定和验证获得了适用干台河流域的HBV水文模型优化参数。应用RegCM3气候模式在IPCCSRESAIB情景下的预估数据,经Delta降尺度方法生成流域未来气候数据,外结合流域冰川退缩情景预估台河流域径流在21世纪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2081L2100年)可能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1龄纪中期和末期,台河流域气温将显著上升,而降水变化不大;21世纪中期冰川3种可能退缩比例为15%、20%和25%,未期分别为20%、30%和40%;无论冰川处于哪一种退缩情景,21世纪径流较基准期(1981-2000年)都呈增加趋势,中期和末期最小增幅将分别为17.3%和18.6%;最大增幅可达45.9%和66.0%;耦合RegCM3气候模式预估增幅为28.9%和41.5%;台河流域未来径流年内分布与基准期大体相同,但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21世纪中期5月份径流增加很快,径流峰值出现在7月份,而到21世纪末期径流峰值出现征8月份。

  • 标签: 径流预估 HBV模型 气候变暖 冰川退缩 台兰河流域
  • 简介: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极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产生的唯一因素.

  • 标签: 南极绕极波 年代际变化 南极气候 南极涛动
  • 简介:利用了Morlet连续小变换分析了景德镇市1953~2002年共50a年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利用Yamamoto检验法对突变点进行了真假性检验.结果显示,景德镇市年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年降水包含了17a、5a、7a、9a和4a的周期振荡;涝年或旱年主要取决于年际尺度(7a及7a以下)的周期变化;目前及今后2~3a景德镇市的年降水呈偏少的趋势;小变换系数的零点不一定就是突变点,景德镇市年降水小变化17a时间尺度的突变点发生在1958年和1992年.

  • 标签: 降水 小波分析 Yamamoto检验法
  • 简介:利用小变换法反演边界层高度时,不同小母函数的选取可能得到不同的边界层高度。因此,对构造的白天及夜间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理想廓线进行Haar小协方差变换,并对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廓线进行Morlet与MexicanHat小变换反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宜采用Haar函数与MexicanHat函数作为小母函数,其中Haar函数准确性优于MexicanHat函数,而MexicanHat函数更易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3种小变换法的反演结果对小振幅的敏感性,通过改变小母函数的小振幅,发现无论是理想廓线还是叠加扰动的廓线,较大的小振幅易得到比较稳定准确的白天边界层高度与夜间混合层高度。

  • 标签: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度 小波变换法 Haar函数 Morlet函数 MEXICAN
  • 简介:研究海洋的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高、向、周期,分析该海区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高平均下降0.3cm/a,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波候 有效波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
  • 简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理想开阔海域中的台风暴潮模型,讨论了开阔海域中移行台风下的海洋响应。分析表明,在开阔的浅海域,台风下的海洋运动以地转流为主,同时又激发出振幅较小的重力惯性流。重力惯性是由于台风强度或移速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其波速通常大于台风移速。台风气压场造成海面升高且基本符合“静压效应”,但产生的正压流场非常微弱。伴随强风的气旋性风场造成的海面下降在台风经过之后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从而在台风后面形成一个长达几百公里的尾迹。而台风风应力和气压梯度力的总效果是在台风正前方造成海面上升,正后方造成海面下降。

  • 标签: 风暴潮 地转流 重力惯性波 先兆波
  • 简介: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和诊断是检验区域气候模式性能、研究其发生机制的重要途径。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对1995年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春季极端干旱事件进行数值模拟,并基于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和西北地区137个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对模拟效果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流理论对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能够较好模拟出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干旱等级空间分布特征,但不同区域的模拟误差有差异;对造成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主要天气气候影响系统模拟非常准确,表明该模式对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发生过程具有很好的再现能力。由于1995年春季乌拉尔山高压、蒙古低压偏强,使得我国西北地区辐散下沉气流增强,加之低层强西风气流阻碍水汽的输送,从而使得西北地区水汽通量较常年显著偏小。—流理论分析表明,300hPa存在自西向东传的列,且4月瞬变能量在乌拉尔山区域达到最大,中层乌拉尔山高压脊以北区域辐散的E-P通量导致该区域西风急流增强,是乌拉尔山高压得以发展和维持的原因,从而造成了此次极端干旱事件。

  • 标签: 极端干旱事件 数值模拟 波—流作用
  • 简介:基于1990—2015年世界前20个排放大国碳排放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格杰因果检验,对主要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得出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量和GDP的格杰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世界排放大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格杰原因,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表现为碳排放是经济增长的格杰原因。研究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问题上的阶段性特征,碳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发达国家。基于格杰因果分析结果,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关于要求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提出大幅减排目标的诉求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特征,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和规律。发达国家基于历史排放责任、发展阶段和能力,都应该带头开展减排行动,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国际气候治理需要根据并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特征,形成国际合作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协同。

  • 标签: 排放大国 CO2 GDP 格兰杰检验 气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