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中评估范围一般依据建设工程影响范围确定,与评估区影响或压覆的矿产种类有关,压覆范围根据实际压覆或影响确定。对评估范围内的地质概况调查及评价评估范围内的地质概况调查及评价,压覆部份一般采用留设保护矿柱的方法进行分割确定,本文对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矿产资源 压覆 评估 资源储量
  • 简介:2014年4月25日,数字焦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验收和成果发布推广会在焦作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张义,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贾志伟、副局长禄丰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小平出席会议。大会启动了数字焦作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甲台。

  • 标签: 地理信息 项目验收 空间框架 焦作市 数字城市建设 人民政府
  • 简介:据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统计,我国塌陷坑总数超过4万个,岩溶塌陷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高危险区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岩溶塌陷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特点,其防治研究工作一直比较薄弱。“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项目初步掌握了我国岩溶塌陷的现状及发育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强烈的覆盖型岩溶区,以土层塌陷为主,基岩塌陷较为少见;已有岩溶塌陷约70%为人类工程活动所诱发,包括矿山疏水、基础工程勘探施工、地下工程施工等。

  • 标签: 岩溶塌陷 地下工程施工 覆盖型岩溶区 人类工程活动 集中分布 华北地区
  • 简介:在2014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重点要进行调整,在紧紧围绕“358”目标加强矿产调查的同时,基础地质调查向森林、沼泽、湿地、海岛、海岸带等特殊地质地貌区拓展,同时调查内容更加综合,方式更加先进。

  • 标签: 调整 地质调查工作 基础地质调查 矿产调查 地质地貌 海岸带
  • 简介:近日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5个地裂缝研究团队聚集南京,共同研讨开放课题阶段性进展。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军、江苏地调院环境所副所长龚绪龙携实验室各分室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地裂缝 重点实验室 专家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 简介:国家海洋局印发的《2014年海洋科技工作要点》从10方面明确了我国海洋科技重点工作。在做好海洋科技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国家海洋局将以《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编制和海洋强国建设有关专题研究为“龙头”,凝练确定海洋科技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 标签: 国家海洋局 海洋科技 科技创新能力 海洋强国 科技工作 顶层设计
  • 简介:“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研究与指南”由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立项,河北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承担完成,期间得到了河北保衡土地开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协助,并荣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优秀成果二等奖,取得成果如下:

  • 标签: 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实施 河北省 指南 管理 国土资源厅
  • 简介: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国务院做出的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三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支持下,在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共同努力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展顺利,第一阶段成效显著,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勘查开发 矿产 保障能力 能源资源 政府支持
  • 简介: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在网络运行环境下,实现测绘对经济社会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的地空天一体化和实时化、信息处理的快速化和自动化、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包括:①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②实时化的数据获取体系;③自动化的数据处理体系;④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⑤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 标签: 信息化测绘 信息综合服务 信息服务体系 地理空间 信息获取 地理信息
  • 简介:随着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创建“数字城市”,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提高城市基础数据质量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和城市工程规划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是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数字城市建设 质量控制方法 基础数据 信息化测绘 “数字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
  • 简介:以平顶山市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在GIS和RS技术支撑下定量分析土地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因素层12个因子层构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在ENVI4.5支持下对平顶山市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林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多因子图层,在ArcGIS10.0支持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度等地形因子。最后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对相关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为:平顶山市最适宜用地占29.01%,较适宜用地占13.53%,基本适宜用地占14.71%,不适宜用地占16.05%,不可用地占26.70%。最后,结合评价结果,针对平顶山建设用地的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 指标评价体系
  • 简介:2014年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三门峡拉开帷幕。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将三门峡数字三维城市项目成果配合本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的宣传要求制作完成的“3D三门峡”,应用了航空遥感、二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了三门峡主城区40余平方公里的真实三维城市,再现了城市立体的面貌,为三门峡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各类信息提供了统一的地理空间载体,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了三维可视化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对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具有很大意义。

  • 标签: 城市建设 黄河文化 三门峡 旅游节 三维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