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探讨了三维管网信息系统后台的时空数据库设计原理,在保留现有时空数据库设计大部分特性的基础上,内部采用全关系化的设计模式,协同管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问的三维模型数据,应用到数字城市的三维管网系统建设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三维管网 时空数据库 TGIS
  • 简介:为了探讨宿迁城市化进程中热岛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采用1992年、2003年和2014年3期6景Landsat遥感数据,使用单窗算法基于热红外波段反演地表温度,并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宿迁城市热岛景观格局随城市化进程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近23a来宿迁城市热岛效应持续增强,宿迁经济开发区北区、洋河新区等地形成新的高温区域;在类型水平上,城市化高速发展的2003年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最为破碎;在景观水平上,热力景观越来越集聚化,异质性增加.

  • 标签: LANDSAT 城市热岛 热力景观 单窗算法 景观格局
  • 简介:将SRT项目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网页将SRT项目的研究区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数据成果进行动态展示,将展示系统上传到网端服务器,可让更多的人参与交流和学习,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是传统展板和PPT无法比拟的,

  • 标签: 网页制作 超文本标记语言 展示系统
  • 简介:以武汉市2013-01-01~2013-06-30期间的10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AQI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获得武汉市各月AQI空间分布图。并将AQI监测数据与监测站其他6项空气污染物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上半年武汉市AQI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1~6月AQI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中心城区AQI高值面积逐渐缩小,北部AQI高于南部地区。各项污染指标对于AQI的相关程度依次是PM2.5、CO、SO2、NO2、PM10、O3。

  • 标签: AQI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 简介: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GIS开发技术,结合RS、GIS和GPS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可实时采集、操作简便、性能高效的时空信息调查智能移动终端系统,为智慧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准确及时的时空信息支撑.

  • 标签: 时空信息调查 智能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网
  • 简介:构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地理市情监测的关键。从三个层面构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空变化对比分析方法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为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 标签: 地理市情监测 环境空气质量 时空变化
  • 简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支持下,以贵州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日降雨数据、DEM数据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根据修正土壤流失方程式(RUSLE)计算分析了贵州省近10a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间,现实侵蚀模数分别为1320.34t·km^-2·a^-1、1255.76·km^-2·a^-1和854.23t·km^-2·a^-1,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89·10^8t·a^-1,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2.82·10^8t·a^-1,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28·108·a^-1,果园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04·10^8t·a^-1,湿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降低了0.09·10^8t·a^-1。

  • 标签: 贵州省 生态系统 土壤保持功能 GIS RS
  • 简介: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方法相结合,借助OpenGeoda1.0和ArcGIS9.3,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和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持续增强的趋势;区域经济初步表现出“二元结构”发展特征,以武汉市为中心的经济高值区辐射效应较弱,极化作用显著;“俱乐部趋同”现象在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中初步显现。着重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作用。

  • 标签: 县域经济 时空差异 ESDA 武汉城市圈
  • 简介:选取栖霞小流域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平台,对近10a来冲沟发育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近10a来冲沟面积增加了13.3%,冲沟数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冲沟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的分异特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空变化下,冲沟受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对冲沟的影响要大于自然过程,因此要特别注意采用合适的耕作方式并采取工程措施保持水土。

  • 标签: 高分辨率影像 冲沟 分异特征 时空变化
  • 简介:在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1:10000、1:5000DLG标准分幅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2000)数据的实践基础上,分析、总结数据在坐标系转换后产生的数据缝隙、图幅接边以及线面套合等问题,针对每一类具体拓扑关系处理提出解决方法。

  • 标签: DLG 坐标系转换 CGCS2000 拓扑关系处理
  • 简介:选取广西喀斯特地区代表之一巴马县,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从中提取出研究区的高程、坡度、坡向数据。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对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在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对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因子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基础逻辑关系 应然 实然
  • 简介:面向图层处理单元的GIS数据模型、数据处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大规模海量空间数据组织、处理以及网络分发的需要.文章提出以空间要素基元处理取代传统的面向图层处理的模式,并在对象-关系数据库(ORDBMS)统一框架下构筑、组织、存储、处理空间数据,最终形成基于ORDBMS的GIS应用.

  • 标签: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空间要素基元 海量数据
  • 简介:测定地球表面上各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大地测量学基本的任务之一。本文就我国关于1965年黄海平均海水面的确定,作为全国统一高程系统问题、以及与旧有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述,以便纠正某些部门、单位在利用联测黄海高程系统时产生的混乱现象.

  • 标签: 黄海高程系统 水面 平均 大地测量学 平面位置 地球表面
  • 简介:一、居民地与其它要素的关系1.居民地与道路(1)街区式居民地的主街区必须有道路相通,并且道路进入街区式居民地内也须绘有街区,道路对准街区口。(2)半街区式居民地,应补齐街区线。(3)当街区线与房屋或围墙的间距很小,无法绘出时,房屋和围墙边线可代替街区线。

  • 标签: 地物要素 地形图 居民地 街区 道路 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