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水体地名之命名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即依据水体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物产资源等诸方面特点命名之描述性地名占了全部水体地名总数中的绝大多数,而依据文化景观、史实传说、人物族姓、寓托意愿等方面特点命名之记述性地名,则远不及描述性地名数量之丰。这种相差悬殊的着眼于类型上量的分析比较所显示出的描述

  • 标签: 大清一统志 瞻河 族姓 混同江 吉林府 宁古塔
  • 简介: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及其祖先的发详地。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满族先民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缔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东北满族先民的广大活动区域内,曾经命名了数量极其丰富的古老满语地名。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地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转化成汉语及其他民族语,或被废弃而消失了,但传流至今的仍有数万条之多。它们是满族先民开发东北边疆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满语语音发展变化的重要资料。

  • 标签: 东北边疆 保卫祖国 萨里 黑顶子 历史见证 黑龙江舆地图说
  • 简介:清朝末年,由当时镇守吉林等处将军兼理打牲乌拉拣选官员等事长顺吉林分巡道讷钦主修,翰林院编修李桂林、顾云纂辑,调集大小各类官员五十余人,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伊始,“岁月几更”,厥告成功“为卷百二十有二,共三千六百八十九叶,总百有余万言”.(见书前长顺《吉林通志序》语)的洋洋巨制《吉林通志》,囊括了有关吉林地方的“圣训”、“天章”、“大事”、“沿革”、“舆地”、“食货”、“经制”、“学校”,“武备”、“职官”、“人物”、“金石”、“志余”等计13大目,41子目之诸多内容,从而保存了今吉林省大部,黑龙江省部分及辽宁省局部地区,并今

  • 标签: 乌吉密河 光绪十七年 翰林院编修 大清一统志 分巡道 马鹿沟
  • 简介:人类对于自然地理实体之命名,多着眼于该实体本身的自然地理特征,譬如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如方位、相对距离;自然景观有关的如地形地貌、色彩、土壤、水文、气候、声响;自然资源有关的如植物、动物、矿藏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表征诸实体本身是如此的密切相关,以至于在给这些实体命名时,已经很难将它们分割开来。这即是为什么一般的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以描述性地名为最常见,在数量上也占最多数的原因。由此扩而广之,于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中,亦有相当数量之描述性地名存在。无论从古代文献里还是现代地名中,不分是中国地名亦或是外国地名率皆如此,其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在诸自然地理实体中,水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 标签: 地理实体 地理方位 阿当 变音 图勒 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