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预测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新模型相较于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BISAP)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能否提高预测SAP的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断SAP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5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非SAP组75例和SAP组50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预测因子是否与SAP的诊断相关,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别评价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灵敏度、特异度、AUC。结果125例AP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36.00%,是AP的主要病因,其次分别为特发性(31.20%)、高脂血症性(18.40%)、酒精性(14.40%)。非SAP组与SAP组HR、呼吸(R)、BUN、ALP、ALB、TBIL、Ca、乳酸脱氢酶(LDH)、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CRP、有胸水、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等研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根据OR值大小判定其作用强弱依次为:Ca、R、NEUT、LDH,得到预测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0.667×R(次/min)-4.097×Ca(mmol/L)+0.011×LDH(U/L)+0.105×NEUT(×109/L)。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AUC分别为0.884、0.799、0.735。结论胆源性因素仍是AP的主要病因;Ca、R、NEUT、LDH与SAP的发生独立相关;新模型对SAP的预测价值优于BISAP评分、NLR。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BISAP评分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预测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新模型相较于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BISAP)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能否提高预测SAP的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断SAP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5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非SAP组75例和SAP组50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预测因子是否与SAP的诊断相关,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别评价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灵敏度、特异度、AUC。结果125例AP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36.00%,是AP的主要病因,其次分别为特发性(31.20%)、高脂血症性(18.40%)、酒精性(14.40%)。非SAP组与SAP组HR、呼吸(R)、BUN、ALP、ALB、TBIL、Ca、乳酸脱氢酶(LDH)、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CRP、有胸水、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等研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根据OR值大小判定其作用强弱依次为:Ca、R、NEUT、LDH,得到预测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0.667×R(次/min)-4.097×Ca(mmol/L)+0.011×LDH(U/L)+0.105×NEUT(×109/L)。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AUC分别为0.884、0.799、0.735。结论胆源性因素仍是AP的主要病因;Ca、R、NEUT、LDH与SAP的发生独立相关;新模型对SAP的预测价值优于BISAP评分、NLR。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BISAP评分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