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榄香烯联合治疗一线应用后缓慢进展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命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榄香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治疗。治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免疫功能。并随访从疾病缓慢进展至疾病出现快速进展的时间(PFS2)。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为30例和3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3%(25/30)和58.1%(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P=0.031),试验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23,P=0.009)。试验组中位PFS2为4.20个月(95%CI为3.94~4.46),对照组中位PFS2为4.00个月(95%CI为2.94~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8,P=0.026)。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命质量方面,试验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7(-6.66,20.00) vs. 0(-6.66,6.66),Z=-2.429,P=0.015;29.17(2.08,56.26) vs. 12.49(-14.59,39.57),Z=-2.263,P=0.024;16.67(-33.33,56.67) vs. 8.34(-18.74,35.42),Z=-2.249,P=0.025]。免疫功能方面,试验组治疗后CD4+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升高(44.27%±6.78% vs. 41.17%±3.73%,t=-2.426,P=0.022),CD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1.47%±3.18% vs. 23.50%±2.37%,t=2.532,P=0.017)。治疗后试验组CD4+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4.27%±6.78% vs. 39.63%±5.80%,t=2.725,P=0.011)。结论β-榄香烯联合治疗一线治疗后缓慢进展晚期肺腺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生命质量和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抗药性,肿瘤 榄香烯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煤矿山行业尘肺病发病情况,为煤矿山行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江苏省尘肺病随访网报系统收集1956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新诊断的煤矿山行业的7 019例尘肺病患者资料,包括尘肺病患者的性别、用人单位名称及其所在地、用人单位所属行业分类、接尘工龄、职业性尘肺病病种名称、尘肺病诊断日期等信息。将收集到的尘肺病患者个案资料录入统计软件,对患者的确诊时间、地区和行业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煤矿山行业尘肺病患者确诊数以2007年(395例)居多,所在地区主要为无锡市(40.96%,2 875/7 019)和苏州市(27.72%,1 946/7 019);患者所属行业以非金属矿采选业(60.95%,4 278/7 019)为主,尘肺病病种以矽肺(96.40%,6 766/7 019)居多;患者主要为尘肺壹期(61.33%,4 305/7 019),不同尘肺病期别的患者平均确诊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尘肺病病种患者的平均确诊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焊工尘肺患者的平均确诊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均为最小,分别为(44.92±7.74)岁和(17.38±10.15)年。结论江苏省煤矿山行业尘肺病患者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特征明显,应重点关注确诊年龄小、接尘工龄短的尘肺病患者的救治,以及电焊工等短时间大量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一线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保障。

  • 标签: 尘肺 职业病 江苏省 非煤矿山 确诊年龄 接尘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