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结构性的意义上,行政责任体现为政府行动者的角色或功能。功能界定了公共行政的限度和范围,角色表明了政府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行政责任问题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解决有关以行政权力为轴心的紧张关系的问题。将这种基于不同角色、不同地位、不同利益、不同权力和义务的紧张关系纳入到责任问题的范畴中,就为分析各种利益诉求之间的复杂博弈关系提供了切入性的方法。

  • 标签: 行政责任 概念 性质 视阈
  • 简介:公共利益的概念见仁见智,缺乏共识。公共利益提供了一个关于公共行政责任的指导性概念。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公共行政将实现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全面的根本的责任,并为此而努力创造公共价值。这样,公共利益作为一个统领性的概念,不仅对于选择集体行动的适当手段具有重要的启示.同时也为公共行政人员所面临的利益冲突和伦理选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规范价值和行动准则。

  • 标签: 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 责任
  • 简介:在现代社会,政府及其官员不仅要为其在行使权力中发生的过错行为承担惩戒性责任,而且要履行“解辩性责任”。“解辩性责任”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是维护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也是由政府及其官员特殊的身份、地位、职权及行动方式等决定的。“解辩性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原因,也与现代政治制度及政府官员的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履行“解辩性责任”,需要树立“解辩性责任”的观念,尊重和回应民意,推进信息公开和透明,表明立场和态度,加强互动与沟通。

  • 标签: “解辩性责任” 理论逻辑 途径
  • 简介:政府机关中的街头官僚是指处于基层或一线,直接与公民打交道的政府公务员。他们处于政策执行的末梢环节,掌握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够对公民实施赏罚决断。街头官僚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行动逻辑。街头官僚一般的行动逻辑可以归纳为四个典型的方面:激励不足,职务晋升机会的缺乏导致激励不足;规则依赖,安全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促使他们在照章办事的逻辑中寻求免责;选择执行,即在约束条件下选择理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最有利可图的政策执行;一线弃权,即刻意规避某些麻烦的、危险的、需要更多付出但难以见成效的工作,并日益远离一线或现场。对街头官僚的责任控制,必须从管理的、法律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四个方面入手,并运用相应的控制工具。

  • 标签: 街头官僚 行动逻辑 责任控制
  • 简介:【摘要】张康之教授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合作治理的思想主张。在具体的分析和论证中,该书的空间分析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法论转向,对理解公共治理的状况和行政伦理的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从空间的维度对政府演变的理想类型进行解读,可以建构一套清晰而连贯的分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合作治理的主张是方向性的和原则性的,还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这也应当成为推动治理变革的思想工具,促进合作治理的普遍实现。

  • 标签: 伦理观念 化构想 合作治理
  • 简介:张康之教授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合作治理的思想主张。在具体的分析和论证中,该书的空间分析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法论转向,对理解公共治理的状况和行政伦理的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从空间的维度对政府演变的理想类型进行解读,可以建构一套清晰而连贯的分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合作治理的主张是方向性的和原则性的,还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这也应当成为推动治理变革的思想工具,促进合作治理的普遍实现。

  • 标签: 后工业社会 合作治理 空间 行政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