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 4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 ,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 ,并对证据的真实、可靠和应用作出评分 ,确定结论 ,制定防治对策 ,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均 P<0.01)。结论:循证护理不但为临床护理实践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提高护理质量 , 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安全、舒适、满意 , 对患者有益 , 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和技术。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透析充分;循证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lysis adequacy nursing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dialysis sufficiency in 4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Relevant documents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authenticity, reliabilit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idence were scored, conclusions were determin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the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alysis adequacy (P < 0.01).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not only provide reliabl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ensure the safety,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dialysis process, but als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technicality of hemodialysis nurse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维持血液透析且均存在失眠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中医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前后入睡与睡眠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血液透析且失眠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能够充分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失眠 影响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透析器凝血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为本月接受透析治疗,将其中存在透析器残血的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他们的资料,分析透析器凝血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处理。结果: 76例透析器残血 +有 48例、透析器残血 ++28例,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处理后,并无Ⅱ级、Ⅲ级凝血发生。结论:血液透析透析器残血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积极做好原因分析,并针对护理干预,可以避免透析器凝血,减少不良事件,提高透析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器凝血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常规血液透析90d以上、初次透析年龄>18周岁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协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进行对比。结果自我概念、信息索求量表得分及总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透析方案依从及饮水依从对照组患者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传统护理模式弊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效果显著。

  • 标签: 协同护理 血液透析 自护能力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在血液透析中接受舒适护理的7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舒适护理减少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血液透析中运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 作者: 陈颖 周弘璐 赵玉良 汪萱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研究所,石家庄05002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疫苗的免疫持久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间接评价以及模型预测、Meta分析等方法。直接评价通过评价疫苗对所预防疾病发病和(或)感染的保护作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是疫苗的免疫持久评价的金标准。通过免疫学替代指标间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数学模型、Meta分析等方法也可用于疫苗的免疫持久评价。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分析疫苗的免疫持久,对完善疫苗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评价研究 免疫持久性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标准不断提升,但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开展房屋建筑的过程中,还没有将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和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因而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房屋建筑过程中结构的耐久以及安全的有效控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房屋建筑 结构 耐久性 安全性 施工质量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脑间歇θ短阵脉冲刺激(iTBS)对双侧大脑运动皮质M1区兴奋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方法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20例青年健康受试者分为左侧小脑iTBS组和右侧小脑iTBS组,每组10例。所有受试者在进行所属组别的刺激模式干预前,先测量双侧大脑M1区静息运动阈值(RM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于刺激后40 min内的8个时间点(5、10、15、20、25、30、35、40 min)分别测量双侧大脑M1区MEP,并分析MEP波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①iTBS作用于左侧小脑可引起右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增高,该作用在刺激结束5~15 min内开始出现,至少可以持续到刺激后25 min(P<0.05)。刺激后35 min的MEP较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TBS作用于左侧小脑后,左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下降趋势,但各时间点ΔME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TBS作用于右侧小脑后,左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上升趋势,但各时间点ΔME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iTBS作用于右侧小脑后右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下降趋势,仅刺激后30 min时的ΔMEPN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ΔME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S作用于小脑可引起对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增高,效果可维持至刺激后25 min;可使同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下降,且其效果可持续至少30 min。

  • 标签: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 小脑 大脑运动皮质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需要将的小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教学主体,所有教学活动需要参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状态,使得可以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可以从体验式学习中获得学习乐趣,从而可以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刍议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小学数学 课堂 体验性教学
  • 简介:摘要:癌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且控制率非常低,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近几年我国医疗科技发展迅速,在癌症方面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癌疼痛的控制却一直没有突破进展。随着药物治疗管理理念的深化,药物治疗管理模式也逐渐被应用到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主要根据药物治疗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癌疼痛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我国优化癌疼痛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癌疼痛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癌性疼痛 药物治疗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增强中职会计教学的实效,教师必须认真准备课堂教学每一环节。首先,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出发,在讲好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会计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第三,教师应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第四,为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必须努力拓展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

  • 标签: 中职 会计教学 实效性
  • 简介:选择教师认证项目是美国重要的教育改革运动,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传统路径,是州认证机构在传统的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计划之外建立的另一种颁发教师证书的可供选择的方法。解决教师短缺是选择认证项目产生的最直接的动因,除此之外,美国社会对教师质量的关注,对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要求以及对于现行教师教育的不满,均是促使选择教师认证项目开展实施的催化剂。

  • 标签: 美国 教师教育 选择性教师认证项目 教师短缺 教师质量
  • 作者: 谭成 易秀英 陈颖 王双双 王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儿科 4120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心血管专科,长沙 41001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儿科 4120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心血管专科,长沙 410011
  • 简介:摘要儿童心脏猝死少见但危害极大。儿童心脏猝死多发生在院外,突发性强,抢救成功率低,对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后果。与儿童其他致命事件相比(如车祸、溺水等),儿童心脏猝死更受关注。儿童心脏猝死一直被视为临床心脏病学、急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降低儿童心脏猝死发生率,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随着检查技术领域的不断进展,对心电图T波的认识越来越深入,T波已成为预测儿童心脏猝死的重要指标。该文将综述T波及儿童心脏猝死研究进展。

  • 标签: 儿童 心脏性猝死 心电描记术 T波
  • 简介: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 +”思维的深入渗透,电子商务实现了从诞生、兴起到广泛应用的飞跃。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一种炙手可热的经济形态,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推动着经济的转变。电子商务依托于互联网,以数据、图片等形式传达产品信息,促进店铺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获得经济效益。基于电子商务的特性,视觉营销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围绕视觉营销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展开论述,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视觉营销中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善视觉营销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

  • 标签: 视觉营销 电子商务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对存在睡眠障碍的职业病中毒住院患者进行访谈式调查,分析睡眠障碍的原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临床观察与护理实践,总结出心理干预对职业中毒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的疗效,达到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 标签: 睡眠障碍 职业性中毒患者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食品安全受到了多种挑战,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需从根源入手,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履行好监管的职责,规范食品生产企业行为,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全面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食品安全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曲线型仰卧护理方式在老年患者压力损伤的预防中所具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01-2022.03病例系统中选出的117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置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58例,对照组老年慢阻肺患者59例,前者采取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后者采取一般护理,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住院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 Braden 评分更高。结论:当老年患者接受曲线型仰卧护理后,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可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曲线型仰卧护理模式 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选择教师证书计划作为当代美国重要的教育改革运动,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传统路径。选择教师证书计划的实施主体多样,服务对象广泛,实施过程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招募与筛选;提供培训;安排实习;评估与认证。选择教师证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其成效也存在争议,这体现了专业派和解制派的对峙立场。作为传统教师培养及认证模式的重大背离,选择教师证书计划仍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

  • 标签: 美国教师教育 教师资格认证 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